意思如下:
我想暮年可以看透生命所有的風景、而且、到了暮年可以更好的省視自己
這裏的碎片指的是回憶裏面美好的東西、或者是不美好的東西、都希望經歷壹遍、再去感受壹下年少的不懂的感覺
現在的自己對生活有了經驗、再也不會對未知的事情橫沖直撞、或者是猶豫不決、因為實在看了太多的風景、對很多現象都已經爛熟於心、卻喑啞無言
就以我自己來說、還是少年嗎?
《借我》詩歌,是樊小純寫來紀念木心的壹首小詩。
詩歌內容
借我壹個暮年,
借我碎片,
借我瞻前與顧後,
借我執拗如少年。
借我後天長成的先天,
借我變如不曾改變。
借我素淡的世故和明白的愚,
借我可預知的險。
借我悲愴的磊落,
借我溫軟的魯莽和玩笑的莊嚴。
借我最初與最終的不敢,借我不言而喻的不見。
借我壹場秋啊,可妳說這已是冬天。
擴展資料
全詩鑒賞
全詩透著莫名的古樸和蒼涼,品讀下來,既覺得欲罷不能,又讓人掩卷長思。
借我壹個暮年,
借我碎片,
借我瞻前與顧後,
借我執拗如少年。
借我後天長成的先天,
借我變如不曾改變。
既然是先天,怎麽會是後天成長的呢?既然是改變了,怎麽又會是不曾改變?這都是不可能的事,好在詩人已經告訴妳,這是“借我”的。妳不必太較真了。
借我素淡的世故和明白的愚,
借我可預知的險。
借我悲愴的磊落,
借我溫軟的魯莽和玩笑的莊嚴。
借我最初與最終的不敢,
借我不言而喻的不見。
最初與最終的不敢,壹樣的不敢,卻有完全不同的感悟。最初的不敢,是青澀,是膽怯,是不成熟,是沒有把握;最終的不敢,卻是看透世情,是明析事理,是老成持重,也是壹種為他人著想的周到。同是不敢,時過境遷。所以,不見,就是不言而喻的了。
借我壹場秋啊,
可妳說這已是冬天。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借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