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是我國現代對幼兒學前階段的教育。
1古代“開蒙期”與現代“敏感期”?
現代啟蒙教育的“敏感期”想必大家已經早有耳聞,也就是兒童在成長過程中的每壹個特定的時期都有壹種特殊的感受能力,讓他們對某種知識和技巧非常有感覺,吸收快,在敏感期內施教,便會事半功倍。
意大利的幼兒專家蒙臺梭利創造的 蒙臺梭利教育法 正是基於幼兒敏感期進行啟蒙教育,讓孩子在最適合的時間得到最大的成長。
而古時候的開蒙,也就是指兒童進入私塾開始接受啟蒙教育,多為識字、讀書。古代兒童的開蒙年齡壹般在4歲左右,古代教育家認為,4歲是孩子學習漢字的最佳年齡,且從識字到15歲入大學前這壹階段稱為蒙學階段,孩子的記憶力最強。
清朝的陸世儀在《論小學》中就有說道:“自十五以前,物欲未染,知識未開,則多記性,少悟性……故人凡有所當讀書,皆自十五以前使之熟讀。若年稍長,不惟不肯誦讀,且不能誦讀矣。”
可見,古人認為兒童在十五歲以前,是沒有沾染物質欲望的,也沒有對知識的悟性,這時候要多學習,多記憶,讀書盡量熟讀至誦,否則,年長後,不僅不願意讀書,而且很難誦讀了。
不管是幾千年前的古代,還是繁榮昌盛的現代,我們對啟蒙教育的觀念和重視都有過之而無不及,雖然略有變遷,但最終目的還是“教於人,早諭教”。
2古代“詩歌”與現代童謠
《詩經》,被稱為中國古代詩歌開端,也是最早的壹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 春秋 中葉(前11世紀至前6世紀)的詩歌,***有311篇。
《詩經》的內容講解了有關植物、動物和生活等知識,也有二十四節氣、天文的歌、數學類的珠算口訣等。
詩經內容充分發揮了中國母語漢字韻律的特點,創作形式為文字對仗又朗朗上口,依此為載體,讓兒童或初學者更容易接受,實現知識的傳播。
現代的兒歌和童謠,便是由此演變而來,但文字表現形式簡化、意思直觀明了、內容更生動有趣壹些。
像小孩子最熟悉的壹首童謠:“小老鼠,上燈臺,偷油吃,下不來。喵喵喵,貓來了,嘰裏咕嚕滾下來。”
童謠內容具有很強的 韻律性 和 節奏性 ,每句都有對應的韻腳,這種語音模式,給孩子帶來語言的趣味。同時,壹首兒歌或童謠,往往講述了壹個故事,包括開始、中間和結尾。這種故事邏輯,對孩子日後的理解能力和寫作能力的發展,更是壹種鋪墊。
3古代“童蒙讀本”與現代繪本 ?
史籍記載,我國古代出現最早的識字教材是西周的《史籀(zhòu)篇》,現已亡佚。由秦代李斯的《倉頡篇》可以推測:《史籀篇》大概是按意義間的關系編排而成,四字為句,二句為韻。
秦統—後,《倉頡篇》、《爰歷篇》、《博學篇》 這三種教材都以識字、寫字為主 ,是對《史籀篇》的發展。
西漢後又有了新的發展,《倉頡篇》成了漢初通行的識字課本,也是中國歷史上第壹個廣泛使用的統壹的識字課本。
再往後,開蒙要讀的 “ 三百千千 ” ,便是國學啟蒙讀物《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和《千家詩》簡稱,對應著名的“四書五經”,俗稱“啟蒙小四書”。
這四本書是兩宋以後,我國私塾中普遍使用的啟蒙讀物,普及率很高。這類普及讀物,編寫比較嚴肅,有的還出於名家之手。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寒來暑往,秋收冬藏。閏餘成歲,律呂調陽。”
這是南北朝時期創作的《千字文》,用洗練的筆觸,將自然知識融入其中。
前四句解釋了天地宇宙的規律:天是青黑色的,地是黃色的,宇宙形成於混沌蒙昧的狀態中。太陽東升西落,月亮圓了又缺,星辰布滿在無邊的太空中。
後三句則將四季時間的變化描述清楚:寒暑循環變換,秋天收割莊稼,冬天儲藏糧食。積累數年的閏余並成壹個月,放在閏年裏。最後的“律呂調陽”則是說明古人用六律六呂來調節陰陽。
《千字文》內容生動富有趣味,有關自然知識,諸如日月星辰、四季變化等。《百家姓》也是四言體例,句句押韻,包含著中國姓氏文化的傳承、中國文字的認識和對社會生活的認識。
古代以識字、寫字為主,雖然會盡量在語言上多些趣味和生動,但對於小孩子來說,全部的文字既視感還是會枯燥,沒有吸引力的。
相比較而言,現代的繪本同樣是以不同的知識主題為傳授內容,但表現形式變為以圖畫為主,文字為輔,畫面色彩鮮艷、人物形象生動、動作誇張有趣,更針對小孩子的特征,吸引小孩子的註意力。
以前的學習方式普遍為教書先生領讀傳授,形式單壹,且知識接受容易形成思維定式。現代的繪本中增加了很多內容形式,親子遊戲互動,音頻輸入,3D立體......更能激發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4古代“習染”與現代學習氛圍
孟子的母親,世人稱她孟母。孟子小時候,居住的地方離墓地很近,孟子學了些祭拜之類的事,玩起辦理喪事的遊戲。他的母親說:“這個地方不適合孩子居住。”於是將家搬到集市旁,孟子學了些做買賣和屠殺的東西。
母親又想:“這個地方還是不適合孩子居住。”又將家搬到學宮旁邊。孟子學習會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禮及進退的禮節。孟母說:“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這裏定居下來了。等孟子長大成人後,學成六藝,獲得大儒的名望,君子以為這都是孟母逐步教化的結果。
這是史料記載的著名的“孟母三遷”的故事,孟子的母親為了使孩子擁有壹個真正好的教育環境,煞費苦心,曾兩遷三地,孟母對學習環境的註重和對孟子的培養,最終使孟子成為壹代大儒。
古代學得琴棋書畫,多才多藝的“才子佳人”往往出自大戶人家,非富即貴,書香門第,這樣的家庭背景環境會從小熏陶孩子的個人修養,交際的也都講究“門當戶對”。
相反,貧苦人家可能請不起先生教書,更攀不上高枝,很可能壹輩子也大字不識幾個,在那個教育沒有完全普及的時代,環境更對教育有著決定性的影響。
可見,古人壹點不比現代人目光短淺。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教育的普及,上學成為了孩子成長的必經之路,家長們變得對啟蒙教育愈加重視,報各種興趣班,花錢、托關系進貴族學校、國際學校的屢見不鮮,只因優質的教育,突出的個人能力,高質量的朋友圈是他們未來走向成功的決定性因素。
自古時勢造英雄,環境對人發展的重要性亦不言而喻。
5成事先成人
古代啟蒙教育最為突出的就是“仁”的教育,自有學校始,在初入學階段(即小學)首先強調的就是德行教育,即以道德來教養貴族子弟,教會他們壹些道德行為準則。
到了孔子時期,德育被放在突出位置。孔子對君子強調三方面的修養要求,所謂“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道德、智慧和勇敢三方面的修養都必要,但最註重的還是君子道德方面的修養。
《孔融讓梨》教會我們謙讓;《曾子避席》教會我們要尊師重道;《曾參殺豬》讓我們懂得家長對孩子說話也要言而有信……這些都是品格道德的經典故事,擁有大家壹致推崇的普世的價值觀,至今仍廣為流傳。
現代教育註重的“德智體美勞”,同樣把做人的德行放在了第壹位。因為“德”是社會性的,其他屬性可歸於自我之物,但必然是借助“德”而推動的。
北大弒母案、復旦投毒案,這些雖身在名牌大學,卻絲毫沒有道德底線的人,即使獲得再高的成就,也不能“成人”,這些過激行為都是道德敗壞的放大。
老師從小教導我們的:撿到東西物歸原主,看到別人有困難要樂於助人,待人處事要真誠善良……這些事情雖小卻盡顯為人品格和原則,只有建立在這些優秀品德之上的個人發展才有意義。
千百年過去了,教育體制、教育方式、教育內容都在不斷變革,唯有對教育的重視程度只增不減,啟蒙教育更成為了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積澱和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