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不討論國事詩

不討論國事詩

因為他當時的官職很低,無法用實際行動改變國家大事,所以改以寫詩諷刺朝廷,而皇帝的寬容使他能夠真正的寫詩。晚唐詩人曹野壹直想在科舉考試中做官。為了博取功名,他在長安待了十幾年,最後考上了進士。他的毅力令人欽佩。然而,即使當了官,他的官位依然無法改變搖搖欲墜的晚唐,也無法給平民百姓帶來慰藉。因此,曹野不斷地把自己的挫折寫進詩歌裏。

曹野直言不諱,他不怕皇帝指責,寫下了官場中的腐敗、天子的野心和人民的疾苦。他的詩犀利無比,極具攻擊性,壹改唐代奢靡的詩風。令人欽佩的是,他不僅寫人民,也寫皇帝。這樣的詩人筆鋒犀利,不畏強權。如果官位不是太小,他本可以給唐朝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盡管曹野在政治上毫無建樹,但他卻成為了晚唐時期的壹位偉大詩人。他是廣西人,因為曹野,他創造了廣西的詩風。

後人對曹野評價很高。從他的詩中,我們也可以看出他是壹個鋼鐵般的人。幸運的是,唐玄宗沒有責怪他直言不諱。如果換成唐朝歷史上的其他皇帝,曹野能否保命也是個問題。在唐玄宗時期,唐朝似乎有了壹點進步。盡管附庸國地區是獨立的,他們享受了壹段時間的和平。另壹個時期呢?大眾之治?。

總而言之,曹野敢於諷刺朝廷。第壹,作為壹個小官,他無法改變現狀,只能以詩傾訴。第二,唐玄宗很寬容,沒有責怪他。不過,直言不諱也是無奈之舉。如果可以用手改變,曹野就不會用詩來控訴世界的蒼涼和艱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