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下來久,
各已閉柴門。
風月自清夜,
江山非故園。
石泉流暗壁,
草露滴秋根。
頭白燈明裏,
何須花燼繁。
杜甫詩鑒賞
大歷二年(767)秋,杜甫在流寓夔州瀼西東屯期間,作此詩。
“牛羊下來久,各已閉柴門。”意思是說壹群群牛羊早已從田野歸來,家家戶戶深閉柴扉。首聯化用《詩經》“日之夕矣,羊牛下來”句。“牛羊下來久”
句中僅著壹“久”字,使人自然聯想起山村傍晚時的閑靜;而“各已閉柴門”,則使人從靜寂的村落想象到戶內的歡樂。這就隱隱透出壹種思鄉戀親的情緒。
皓月悄悄升起,詩人凝望著這寧靜的山村,禁不住觸動思念故鄉的愁懷:
“風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園。”秋夜,晚風清涼,明月皎潔,瀼西的山川在月光覆照下明麗如畫,怎奈並非自己的故鄉!淡淡二句,有著多少悲郁之感。杜甫在這壹聯中采用拗句。“自”字本當用平聲,卻用了去聲,“非”字應用仄聲而用了平聲。“自”與“非”是句中關鍵的字眼,壹拗壹救,顯得起伏有致,曲折委婉地表達了思念故園的深情。江山美麗,卻非故園。
這壹“自”壹“非”流露出無可奈何的情緒和濃重的思鄉愁懷。
夜愈深,人更靜,詩人帶著鄉愁觀看山村秋景,“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意思是,清冷的月色灑滿山川,幽深的泉水在石壁上潺潺而流,秋夜的露珠在草根上,晶瑩欲滴。意境是多麽淒清而潔凈!給人以悲涼、抑郁之感。
詩人默默走回屋裏,挑燈獨坐,卻更覺悲涼淒愴:
“頭白燈明裏,何須花燼繁。”杜甫居蜀近十年,晚年老弱多病,如今,花白的頭發和明亮的燈光交相輝映,濟世既渺茫,歸鄉又遙遙無期,眼前燈燼結花斑斕繁茂,詩人不但不覺歡欣,反而倍感煩惱,“何須”壹句,說得幽默而又淒惋,飽含辛酸的眼淚和痛苦的嘆息。
“情語能以轉折為含蓄者,唯杜陵居勝。”王夫之在《姜齋詩話》中評論說詩人的衰老感,懷念故園的愁緒,詩中都沒有正面表達,結句只委婉地說“何須花燼繁”,婉轉曲折,含蓄蘊藉,耐人尋味。
zhl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