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280字左右的文言文

280字左右的文言文

1. 280字的文言文,寫花的

(題目)雜談之梅語

(第壹節) 古之有雲:“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然,予以為其亦所漏之花也。

(第二節) 愛菊者,其必有義憤填膺之念,然則無所憤發之所矣。所欲為者,莫過於隱逸於世,此誠為對,懷才之不遇,世俗之不公之費神也,尚欲求明哲保身之念,遂取菊之意以喻己之隱逸之念也。

(第三節) 愛牡丹者,乃與世俗之念同步也,何足評之也。

( 第四節) 愛蓮之人,雖有潔身自好之喻,然亦可謂有憤世嫉俗之嫌,誠則無奈之心者為,何贊之有哉?

(第五節) 然則世間何為聖者哉?予以為當取之者,非梅不可為矣。

(第六節)尚堅毅者之有雲:“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著花遲。高標逸韻君知否,正是層冰時”。

第七節) 其取梅之堅韌之魄而學之,雖身處艱難困境,亦憤發不息,苦中取樂。何不為之而贊哉?

(第八節)取其桀驁不群且心懷天下者亦有之也:“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 忽然壹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裏春”。雖不融於世,然亦心存乾坤萬裏之意,蓮之較者,猶更勝之壹籌之胸懷也!

(第九節)且梅亦為百花之先而於世矣。“從來不見梅花譜,信手拈來自有神。不信試看千萬樹,東風吹著便成春”。試觀群芳者,何之有為哉?

(第十節) 雖有花者,然則不華也,雖亦散香也,亦未濃郁至使人厭之也,故爾憐之也。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2. 詩歌,文言文類作文280字

夏日詠懷

夏日燕居久,朝朝慵還疏。平明猶貪睡,起來弄舊書。

自分非隱者,何能事幽獨?百蟬充耳噪,氤氳籠敝廬。

都無涼風至,悶坐汗濡濡。而或雷霆鬥,郁塞壹旦無。

雨聲清入夜,騁思聊以娛。沈吟緬逝川,不覺已冠年。

垂髫怡然樂,去去益纏綿。負笈出學子,怯步向人間。

所業非正道,所重唯交歡。折柳曾聞曲,古渡送征帆。

遠別鴻鵠誌,獨我為愚頑。流年欺人行,深愧壹無成。

未能馳塞外,未能老書經。未能奉宣室,未能請長纓。

衷懷轉壹嘆,鎖眉愁緒縈。去者不可諫,來者孰能輕?

試翼斯擊水,絕雲乃培風。煙塵視寰宇,猶許萬 *** !

3. 200~300字左右的文言文有哪些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原文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中,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裏奚舉於市。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征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4. 200字左右的文言文

曹操:人物傳記文言文閱讀集萃 山東平邑興蒙學校 273300 李傳鵬 高 柔 高柔字文惠,陳留 人也。

柔從兄幹,袁紹甥也,在河北呼柔,柔舉家從之。太祖①平袁氏,以柔為管長。

縣中素聞其名,奸吏數人,皆自引去,柔教曰:“昔邴吉臨政,吏嘗有非,猶尚容之。況此諸吏,於吾未有失乎!其召復之。”

鹹還,皆自勵,鹹為佳吏。高幹既降,頃之以並州叛。

柔自歸太祖,太祖欲因誅之,以為刺奸令史;處法允當,獄無留滯,辟為丞相倉曹屬。鼓吹②宋金等在合肥亡逃。

舊法,軍征士亡,考竟其妻子。太祖患猶不息,更重其型。

金有母妻及二弟皆給官,主者奏盡殺之。柔啟曰:“士卒亡軍,誠在可疾,然竊聞其中時有悔者。

愚謂乃宜貸其妻子,壹可使賊中不信,二可使誘其還心。正如前科,固已絕其意望,而猥復重之,柔恐自今在軍之士,見壹人亡逃,誅將及己,亦且相隨而走,不可復得殺也。

此重刑非所以止亡,乃所以益走耳。”太祖曰:“善。”

即止不殺金母、弟,蒙活者甚眾。文帝③踐阼,以柔為治書侍禦史,賜爵關內侯。

民間數有誹謗妖言,帝疾之,有妖言輒殺,而賞告者。柔上疏曰:“今妖言者必戮,告之者輒賞。

既使過誤無反善之路, 又將開兇狡之群相誣罔之漸,誠非所以息奸省訟,緝熙治道也,臣愚以為宜除妖謗賞告之法,以降天父養物之仁。”帝不即從,而相誣告得滋甚。

帝乃下詔:“敢以誹謗相告者,以所告者罪罪之。”於是遂絕。

帝以宿嫌,欲枉法誅治書執法④鮑勛,而柔固執不從詔命。帝怒甚,遂召柔詣臺⑤;遣使者承指至廷尉考查勛,勛命乃遣柔還寺⑥。

註:①太祖:曹操。②鼓吹:軍中鼓吹手。

③文帝:曹丕。④治書執法:官職。

⑤臺:尚書臺。⑥寺:廷尉官署。

管仲:史記卷六十二·管晏列傳第二 管仲夷吾者,潁上人也。少時常與鮑叔牙遊,鮑叔知其賢。

管仲貧困,常欺鮑叔,鮑叔終善遇之,不以為言。已而鮑叔事齊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糾。

及小白立為桓公,公子糾死,管仲囚焉。鮑叔遂進管仲。

管仲既用,任政於齊,齊桓公以霸,九合諸侯,壹匡天下,管仲之謀也。 管仲曰:「吾始困時,嘗與鮑叔賈,分財利多自與,鮑叔不以我為貪,知我貧也。

吾嘗為鮑叔謀事而更窮困,鮑叔不以我為愚,知時有利不利也。吾嘗三仕三見逐於君,鮑叔不以我為不肖,知我不遭時也。

吾嘗三戰三走,鮑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糾敗,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鮑叔不以我為 *** ,知我不羞小節而恥功名不顯於天下也。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 鮑叔既進管仲,以身下之。

子孫世祿於齊,有封邑者十余世,常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賢而多鮑叔能知人也。

管仲既任政相齊,以區區之齊在海濱,通貨積財,富國強兵,與俗同好惡。故其稱曰:「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上服度則六親固。

四維不張,國乃滅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順民心。

」故論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其為政也,善因禍而為福,轉敗而為功。貴輕重,慎權衡。

桓公實怒少姬,南襲蔡,管仲因而伐楚,責包茅不入貢於周室。桓公實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

於柯之會,桓公欲背曹沫之約,管仲因而信之,諸侯由是歸齊。故曰:「知與之為取,政之寶也。

」 管仲富擬於公室,有三歸、反坫,齊人不以為侈。管仲卒,齊國遵其政,常強於諸侯。

後百余年而有晏子焉。 晏平仲嬰者,萊之夷維人也。

事齊靈公、莊公、景公,以節儉力行重於齊。既相齊,食不重肉,妾不衣帛。

其在朝,君語及之,即危言;語不及之,即危行。國有道,即順命;無道,即衡命。

以此三世顯名於諸侯。 越石父賢,在縲紲中。

晏子出,遭之塗,解左驂贖之,載歸。弗謝,入閨。

久之,越石父請絕。晏子懼然,攝衣冠謝曰:「嬰雖不仁,免子於緦何子求絕之速也?」石父曰:「不然。

吾聞君子詘於不知己而信於知己者。方吾在縲紲中,彼不知我也。

夫子既已感寤而贖我,是知己;知己而無禮,固不如在縲紲之中。」晏子於是延入為上客。

晏子為齊相,出,其禦之妻從門閑而闚其夫。其夫為相禦,擁大蓋,策駟馬,意氣揚揚甚自得也。

既而歸,其妻請去。夫問其故。

妻曰:「晏子長不滿六尺,身相齊國,名顯諸侯。今者妾觀其出,誌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今子長八尺,乃為人仆禦,然子之意自以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後夫自抑損。

晏子怪而問之,禦以實對。晏子薦以為大夫。

太史公曰:吾讀管氏牧民、山高、乘馬、輕重、九府,及晏子春秋,詳哉其言之也。既見其著書,欲觀其行事,故次其傳。

至其書,世多有之,是以不論,論其軼事。

5. 300字左右的文言文8篇帶翻譯

壹,子魚論戰 楚人伐宋以救鄭。

宋公(1)將戰。大司馬(2)固諫曰:“天之棄商久矣,君將興之,弗可赦也已。”

弗聽。冬十壹月已巳朔,宋公及楚人戰於泓(3)。

宋人既(4)成列,楚人未既濟(5)。司馬(6)曰:“彼眾我寡,及其未既濟也,請擊之。”

公曰:“不可。”既濟而未成列,又以告(7)。

公曰:“未可。”既陳(8)而後擊之,宋師敗績(9)。

公傷股(10),門官(11)殲焉。 國人皆咎(12)公。

公曰:“君子不重(13)傷,不禽(14)二毛。古之為軍也,不以阻(15)隘也。

寡人(16)雖亡國之余,不鼓(17)不成列。”子魚曰:“君未知戰。

勍敵之人(18),隘而不列(19),天贊我也(20)。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猶有懼焉(21)!且今之勍者,皆我敵也。

雖及胡耇(22),獲則取之,何有於二毛(23)?明恥(24)教戰,求殺敵也。傷未及死,如何勿重?若愛重傷(25),則如勿傷;愛其二毛,則如服(26)焉。

三軍(27)以利用(28)也,金鼓(29)以聲氣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聲盛致誌,鼓儳(30)可也。”

—— 選自《十三經註疏》本《左傳》 楚軍攻打宋國以援救鄭國。宋襄公將要迎戰,大司馬公孫於是勸阻說,“上天遺棄商朝已經很久了,君王要振興它,想要戰勝楚國那是不可能的。”

襄公不聽。 宋襄公和楚國人在泓水交戰。

宋軍已經排成戰鬥的行列,楚國人沒有全部渡過泓水。子魚說:“對方人多,我方人少,趁著他們沒有全部渡過泓水,請攻擊他們。”

宋襄公說:“不行。”楚軍全部渡河,但尚未排好陣勢,(子魚)再次報告(宋襄公)。

宋襄公說:“還不行。”(楚軍)擺好陣勢(宋軍)才攻擊楚軍。

宋軍大敗,宋襄公大腿受傷,禁衛官被殺絕了。 國人都責備宋襄公。

襄公說:“君子不再殺傷已經受傷的敵人,不俘虜頭發斑白的老人。古代用兵的道理,不憑借險隘的地形阻擊敵人。

我雖然是亡國者的後代,(也)不攻擊沒有排成陣勢的敵人。” 子魚說:“主公不懂得作戰。

強大的敵人,因地勢險阻而未成陣勢,這是上天幫助我們;阻礙並攻擊他們,不也可以嗎?還有什麽害怕的呢?而且現在強大的,都是我們的敵人。即使是年紀很大的人,能俘虜就抓回來,還管什麽頭發斑白的敵人?明恥以鼓舞戰鬥的勇氣,教戰士掌握戰鬥的方法,就是為了殺死敵人。

(敵人)受傷卻還沒有死,為什麽不能再殺傷他們?如果憐惜(他們,不願)再去傷害受傷的敵人,不如壹開始就不傷害他們;憐惜頭發斑白的敵人,不如(對敵人)屈服。軍隊憑借有利的時機而行動,鑼鼓用以鼓舞士兵的勇氣。

利用有利的時機,(敵人)遇到險阻,(我們)可以進攻。聲氣充沛盛大,增強士兵的戰鬥意誌,攻擊未成列的敵人是可以的。”

二,蹇叔哭師 冬,晉文公卒。庚辰,將殯於曲沃(1)。

出絳(2),柩有聲如牛(3)。蔔偃使大夫拜(4),曰:“君命大事(5)將有西師過軼我(6),擊之,必大捷焉。”

杞子自鄭使告於秦曰(7):“鄭人使我掌其北門之管(8),若潛師以來(9),國可得也(10)。”穆公訪諸蹇叔(11)。

蹇叔曰:“勞師以襲遠,非所聞也。師勞力竭,遠主備之(12),無乃不可乎?師之所為,鄭必知之。

勤而無所(13),必有悖心(14)。且行千裏,其誰不知?”公辭焉。

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師於東門之外(15)。蹇叔哭之曰:“盂子!吾見師之出而不見其入也?(16)”公使謂之曰:“爾何知!中壽(16),爾墓之木拱矣!” 蹇叔之子與師,哭而送之,曰:“晉人禦師必於肴(17),有二陵焉(18)。

其南陵,夏後臯之墓地(19);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風雨也,必死是間,余收爾骨焉(20)? 秦師遂東。 秦國大夫杞子從鄭國派人向秦國報告說:“鄭國人讓我掌管他們國都北門的鑰匙,如果悄悄派兵前來,就可以占領他們的國都。”

秦穆公向秦國老臣蹇叔征求意見。蹇叔說:“讓軍隊辛勤勞苦地偷襲遠方的國家,我從沒聽說有過。

軍隊辛勞精疲力竭,遠方國家的君主又有防備,這樣做恐怕不行吧?軍隊的壹舉壹動,鄭國必定會知道。軍隊辛勤勞苦而壹無所得,壹定會產生叛逆念頭。

再說行軍千裏,有誰不知道呢?”秦穆公沒有聽從蹇叔的意見。他召見了孟明視,西乞術和白乙丙三位將領,讓他們從東門外面出兵。

蹇叔哭他們說:“孟明啊,我看著大軍出發,卻看不見他們回來了!”秦穆公派人對蹇叔說:“妳知道什麽?要是妳蹇叔只活個中壽就去世的話,妳墳上的樹都有兩手合抱壹般粗了 (妳現在離中壽都過去多少年了,早已昏聵)。” 蹇叔的兒子跟隨軍隊壹起出征,他哭著送兒子說:“晉國人必定在崤山抗擊我軍,崤有兩座山頭。

南面的山頭是夏王臯的墳墓,北面的山頭是周文王避 過風雨的地方。妳們壹定會戰死在這兩座山之間,我到那裏收拾妳的屍骨吧。”

三,屈原列傳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1)。為楚懷王左徒(2)。

博聞強誌,明於治亂,嫻於辭令。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

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與之同列,爭寵而心害其能(3)。

懷王使屈原造為憲令(4),屈平屬草稿未定(5)。上官大夫見而欲奪之,屈平不與,因讒之曰:“王使。

6. 240字左右古文,其它不限

劉伶

有大人先生者,以天地為壹朝,萬朝為須臾,日月為扃牖,八荒為庭衢。行無轍跡,居無室廬,暮天席地,縱意所如。止則操卮執觚,動則挈(木盍ke)提壺,唯酒是務,焉知其余?

有貴介公子,縉紳處士,聞吾風聲,議其所以。乃奮袂攮襟,怒目切齒,陳說禮法,是非鋒起。先生於是方捧罌承槽,銜杯漱醪。奮髯箕踞[註],枕麯藉糟,無思無慮,其樂陶陶。兀然而醉,豁爾而醒。靜聽不聞雷霆之聲,熟視不睹泰山之形,不覺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俯觀萬物,擾擾焉如江漢三載浮萍;二豪侍側焉,如蜾蠃之與螟蛉。

7. 誰能提供200字左右的古文

舍生取義

荀巨伯①遠看友人疾,值胡賊攻郡②,友人語巨伯曰:" 吾今死矣,子可去③!" 巨伯曰:" 遠來相視④,子令吾去,敗義以求生,豈荀巨伯所行邪!" 賊既至,謂巨伯:" 大軍至,壹郡盡空,汝何男子,而敢獨止?" 巨伯曰:" 友人有疾,不忍委去,寧以我身代友人命。" 賊相謂曰:" 我輩無義之人,而入有義之國。" 遂班軍而還,壹郡並獲全。

「註釋」

①荀巨伯:東漢人。

②胡賊:胡人,泛指西北少數民族。

③可:應該。

④相視:看望妳。相,偏指壹方。

「譯文」

荀巨伯遠道去探望生病的友人,卻遇上胡人攻打這裏。朋友對荀巨伯說:" 我今天可能沒救了,妳快點離開吧!" 荀巨伯說:" 我遠道來看望妳,妳卻讓我離開,這種棄義求生的事,哪裏是我荀巨伯做的出的!" 胡人攻進城內,對荀巨伯說:"大軍來到,全城的人都跑光了,妳是什麽人?" 荀巨伯答道:" 我朋友有病,我不忍丟下他壹個人。我願用我的生命換取他的生命。" 胡人聽罷互相說道:" 我們這些無義之人,攻進的是有道之國啊。" 於是就撤兵離去了。這座城池得以保全。

8. 二百四十字左右古文

《鶯啼序·春晚感懷》

朝代:宋代

作者:吳文英

原文:

殘寒正欺病酒,掩沈香繡戶。燕來晚、飛入西城,似說春事遲暮。畫船載、清明過卻,晴煙冉冉吳宮樹。念羈情、遊蕩隨風,化為輕絮。

十載西湖,傍柳系馬,趁嬌塵軟霧。溯紅漸招入仙溪,錦兒偷寄幽素,倚銀屏、春寬夢窄,斷紅濕、歌紈金縷。暝堤空,輕把斜陽,總還鷗鷺。

幽蘭旋老,杜若還生,水鄉尚寄旅。別後訪、六橋無信,事往花委,瘞玉埋香,幾番風雨。長波妒盼,遙山羞黛,漁燈分影春江宿。記當時、短楫桃根渡,青樓仿佛,臨分敗壁題詩,淚墨慘淡塵土。危亭望極,草色天涯,嘆鬢侵半苧。暗點檢、離痕歡唾,尚染鮫綃,亸鳳迷歸,破鸞慵舞。殷勤待寫,書中長恨,藍霞遼海沈過雁。漫相思、彈入哀箏柱。傷心千裏江南,怨曲重招,斷魂在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