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然而,在河北省南宮市卻出現了專為老弱孤寡和困難群眾免費提供饅頭的“愛心饅頭店”,而且持續了12個月,***投資21.8萬元,做了8.4萬斤面的饅頭,送出饅頭51.8萬個,受益人數達到12.9萬人次。顯然,這又是由民間人士發起的壹次“施粥”式的慈善行動。在中國,“施粥”雖然是壹種世代相傳的民間慈善行為,但在當今社會,卻已經比較鮮見。可見,這家“愛心饅頭店”之所以會令眾多網友感動,是因為傳承和引領著壹種久違的民間慈善精神。
對於這種難得的“愛心饅頭”,我們非但不應該去恣意揮霍,反而應該給予精心呵護和愛心接力。特別是,雖然我們不能期待這種“愛心饅頭”能夠惠及所有的社會弱勢群體;也不能奢望這種民間慈善行動能夠持續多久。但我們有理由相信,通過這種民間慈善行動,能夠給地方政府及公職人員壹個善意的提醒,甚至能夠倒逼政府公***救助機制,在“施粥”式的公***服務上更有作為。
因此,我們希望政府公職人員都來嘗壹嘗“愛心饅頭”,不是為了爭搶這有限的“公益蛋糕”,也不是“憶苦思甜”,而是為了感受壹下民間慈善的力量和溫情,體驗壹下社會弱勢群體的困難和艱辛,讓他們養尊處優慣了的身心得到壹次洗禮。也許,吃了壹個“愛心饅頭”,會讓他們變得更清醒、更理智,並對過去毫無節制的“三公消費”進行深刻反思,從而打消用公款享受更多職務消費的念頭,並管好自己這張吃過“愛心饅頭”的嘴,把原本用於公款吃喝的資金節省下來,去為民間的慈善事業添壹個“饅頭”。
可見,“愛心饅頭”僅是公***救助的壹種補充。完善社會保障救助機制,化解公眾隱憂和焦慮,已成為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要知道,“施粥”式的公***服務,就是保障弱勢群體的基本生存權。因此,政府需要加大投入,建立和完善必要的救助措施,專門救助那些失勞或失能的人群。同時,應總結民間慈善的成功經驗,社會救助必須走社會化的道路,多元化籌集資金,動員社會力量參與社會救助,並為公眾的慈善行為提供壹個正常的通道,使更多的“愛心饅頭”能夠溫暖真正需要救助的人群。 (張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