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古代沒有風扇空調。古人是如何優雅地吐槽熱氣的?

古代沒有風扇空調。古人是如何優雅地吐槽熱氣的?

夏天的記憶是烈日當空的壹碗碎冰梅子湯,靠墻的白瓷叮當,藍枕窗櫃下的蟬鳴,夢裏煙霧繚繞的風哭,赤腳鄉村戲的清泉裏灑下的芭蕉,清如雨滴,或許還有逃不掉的汗水和熱氣,像織密的網。

但無論何時是夏天,在鋪天蓋地的悶熱聲中,總有那麽壹點詩意,壹舉壹動都能畫成壹副寫意,古人的消夏之法更是如此。雖然他們沒有現代化的空調、電風扇和冰箱,但他們仍然有壹個悠閑的夏天。

緩解夏季炎熱的東西。

風華霜潔,不及雪清。

不管什麽時候,冰塊都是我們對解暑藥方最原始的記憶。成年人喜歡冰塊的幹凈和清涼,無論是擺放還是冰鎮瓜果食用,都能帶來無與倫比的輕享,而孩子喜歡冰塊可以把水變成水的有趣姿態,盡情享受解暑樂趣。“子金盆無冰,彩絲穿如銀盤。壹聲玉磬響徹林間,忽有碎玻璃之聲。”

事實上,聰明的古人從周代就已經發現了冰的妙用。他們還專門建造了冰室來儲存冰塊。在炎熱的夏天,他們把壹些冰塊放在容器裏,放在室內。冰上升了,涼爽的空氣充滿了房子。

唐代也有能工巧匠用木機械制作水車,水車將涼意運進屋內。《西京雜記》中有壹篇記載:“長安能工巧匠丁,慢慢做成了壹把鼎輪扇...壹人運,滿屋寒氣。"

除了冰,古人還有壹種最常見的消暑道具,那就是扇子,古人稱之為“涼友”、“搖風”。這把小小的方扇雖然門道很大,但卻大有研究,從隨意采摘的樹葉到用竹子編織的堅固骨架,再到用絲、絹、金編織的華麗扇子。不得不說,風扇確實是消暑的聖品,不管怎樣。

當然,想要優雅,想要小資,就不會拘泥於老套,迂腐,刻板的方式。那些有生活情調的年輕女士和先生們是最不麻煩的人。夏天還沒熱,他們就開始四處找人制作最精致的玉扇,很多人會用玉絲線攢成小墜兒,用天青霧和影紗鋪扇。連骨柄都是上好的檀木,手很白。

夏夜悶熱,人往往睡不好,但俗話說,魔高壹尺道高壹丈。炎夏龍危險可怕,古人行事獨特。作為產瓷大國,古代的制瓷技術自然是爐火純青。瓷枕上鋪了壹層冷釉。人們戴上後,只覺得冰瓷金枕比玻璃好,其余都是清涼的。

李清照曾在其詞中寫道:“節亦重陽節,玉枕紗廚三更涼。”她描述的玉枕是已經出土的青花釉瓷枕。當然這不是李清照用的那種,但壹定是壹個有錢人家的普通對象。

除了瓷枕,古人還有壹個消暑解悶的怪東西,就是朱夫人。陸遊在《夏初隱居處》中曾提到“空堂為籬巾,夏竹樹疏,瓶盡招道士,床空聘朱夫人。”聽起來還是很曖昧,那麽這位竹夫人是什麽呢?

其實是古人為了夏天納涼而手持的圓柱形物體。壹般用竹簽編織而成,中間是空心的。它被放在枕頭和長沙發上,慢慢地吹著風,穿過大廳而來。真的是很棒的消暑解悶聖品。

這些常見的古代消暑物件,只是他們生活中的壹個小空間。古人特別愛玩,從此誕生了很多優秀的詩詞。我想知道炎熱的夏天壹個人坐在家裏只會讓人更加煩躁和悶熱。不如出去娛樂,賞花消暑。

為什麽討厭芳菲?夏木更宜人。

不愛動的人,往往會找壹片陰涼的灌木叢,蕩著竹扇,看著不知疲倦的孩子在遠處玩耍,欣賞著絢爛的夏花,等到太陽西沈,強烈的陽光褪去,暖風慢慢生出麥氣,這是壹天中最悠閑的時刻。這種原始簡單的消暑方法,也是古人所青睞的。畢竟夏天也是壹年中很忙的農時,壹天可以坐下來。

第壹代詩人李白特別喜歡在夏天乘涼。他常獨來蔭林:“懶搖白羽扇,赤條條在青林,脫巾掛石壁,頂上灑風。”不愧是詩人,解暑的方法自然而獨特。

夏天天氣悶熱,在有水有花的地方玩是壹種很吸引人的方式。荷花池壹直是古人“熱”的“旅遊勝地”。

自古以來,文人騷客都特別欣賞荷花的高潔品質,普通人也喜歡荷花婀娜可愛的姿態。很快就能看到壹望無際的鏡湖和盛開的荷花。

壹般在盛夏酷暑之時,古人常去呼朋喚友,帶上美酒佳釀,壹起到池塘邊賞荷花,或看碧綠的荷花在岸邊開闔,菱角葉隨風折皺,或劃舟入荷花深處,聞著荷香泛濫,在煙雨中聽著音樂歌唱,沈醉不知何去何從。

其實除了去荷塘消暑,普通的池子也是古人經常避暑的地方。唐代詩人劉禹錫特別喜歡在水源附近乘涼。有詩說:“琥珀燈紅疑雨,水晶簾更通風。”楊萬裏還寫了壹首初夏在水邊玩耍的詩:“壹泓清泉灑芭蕉葉,孩童誤聽雨聲。”畢竟在物質資源匱乏的時候,古人往往會調動自己的智慧,找到壹個適合解暑的陰涼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