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詩采用通篇對話的方式來展示中華民族不甘屈辱、自強不息的內在精神,表達詩人對祖國深沈而熱烈的愛和對祖國再生的強烈願望,顯得新穎而又親近。這首詩雖短,卻耐人尋味,內涵博大,意境深遠。
文章簡介:
《煤的對話》是近代詩人艾青於1937年春創作的壹首新詩。
《煤的對話》
妳住在哪裏?
我住在萬年的深山裏
我住在萬年的巖石裏
妳的年紀——
我的年紀比山的更大
比巖石的更大
妳從什麽時候沈默的?
從恐龍統治了森林的年代
從地殼第壹次震動的年代
妳已死在過深的怨憤裏了麽?
死?不,不,我還活著——
請給我以火,給我以火!
擴展資料寫作背景:
1935年10月,詩人走出了孤寂的、黑暗的牢房,來到了苦難重重的大地之上。他回過老家,母親為他包辦了婚姻;他到過常州,在武進女子師範學校教過書,不久又被女校長勒令逐出。
又到了上海,在那裏過著沒有職業沒有工作的流浪生活……不管個人的生活多麽漂蕩不定,多麽清苦,詩人的心卻始終關懷著民族的興亡。
這首詩寫於1937年春天,當時中華民族正處於危急存亡的關頭。艾青作為壹個有強烈責任心的詩人,時刻思考該如何以自己的歌唱來喚醒民眾,讓民眾認識到自己的力量而奮起抗爭。於是創作了《煤的對話》。
作者簡介:
艾青(1910~1996年),浙江金華人,現代文學家、詩人。1928年中學畢業後考入國立杭州西湖藝術院。1933年第壹次用筆名發表長詩《大堰河——我的保姆》。
1932年在上海加入中國左翼美術家聯盟,從事革命文藝活動。1935年,出版了第壹本詩集《大堰河》。1957年被錯劃為右派。曾赴黑龍江、新疆生活和勞動,創作中斷了二十余年。
1979年平反後,任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國際筆會中心副會長等職。1985年獲法國文學藝術最高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