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再別康橋》壹詩中的“音樂美”表現在什麽地方?

《再別康橋》壹詩中的“音樂美”表現在什麽地方?

試析《再別康橋》的音樂美 音樂美是詩歌的重要特征之壹。徐誌摩的《再別康橋》是壹首優美的抒情詩,就像壹曲優雅動聽的輕音樂,節奏舒緩流暢,和諧自然,伴隨著詩人情感的起伏跳躍,旋律優美柔和,輕盈委婉而略帶憂傷,撥動著廣大讀者的心弦,呈現出音樂美的特征。本文試就旋律優美、節奏和諧兩方面對本詩音樂美的特征作壹淺析。 壹、旋律優美。旋律是音樂外在美的壹個重要因素,它就像時間維度上的壹條美的曲線,付諸人的聽覺,給人以美的享受。旋律在本質上是人類情緒的壹種表達方式。詩歌從外在來看不是樂曲,沒有旋律,但詩歌卻以文字形式來表達人類的情緒,這種情緒與音樂旋律所表達的人類情緒是壹致的,這是音樂和詩歌兩種藝術形式的相通之處。欣賞詩歌必然要體味詩人的情感,這時妳就會隨著詩人情感的起伏跳躍清晰地捕捉到壹個美的旋律。欣賞《再別康橋》這首詩可以使我們真切地感受到壹曲旋律優美的音樂。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詩的首節奏響了全詩的主旋律,樂曲舒緩、輕盈、柔和而略帶憂傷,表達了詩人留戀惜別的情緒。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波光裏的艷影/在我的心頭蕩漾。”樂曲在主旋律的基礎上拓展開去,呈現出親切如歌、明亮、優美而帶有多處顫音的旋律,表達詩人對康橋美好事物的喜愛之情,逐步解開詩人的留戀別情,詩人此時沈浸在幸福回憶的喜悅之中。 “軟泥上的青荇/油油地在水底招搖/在康河的柔波裏/我甘心做壹條水草。”樂曲繼續在明亮、優美而親切的旋律中展開,在時而奏出優美的顫音之後,出現壹個較強的樂句,表達詩人深深地留戀之情。 “那榆蔭下的壹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間/沈澱著彩虹似的夢。”在壹個較強的樂句之後,樂典略有低徊,但旋即高起。在幾個高亢的樂句之後,樂曲頓入低沈。表達詩人復雜的離情別緒:康橋的壹草壹木縱然很美,然而它就像壹個美夢壹樣,這個美夢深深觸痛了詩人的心,樂曲變得哀怨憂傷。 “尋夢?撐壹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自漫溯/滿載壹船星輝/在星輝斑斕裏放歌。”在壹陣低沈之後,樂曲迅即高亢熱烈,清晰而嘹亮,舒展而放縱。表達詩人豁達開朗的情懷。隨著詩人情緒的高漲,至此樂曲奏出了全詩的最強音。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別離的笙簫/夏蟲也為我沈默/沈默是今晚是康橋。”隨著“但”字壹出,樂曲嘎然而止,此節是無樂曲的獨白,詩人的情緒壹下子跌入最低谷,詩人的留戀之情至此也達到了最高點,用“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來形容詩人此時的情緒是最恰當不過的。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壹揮衣袖/不帶走壹片雲彩。” 主旋律飄忽而來,仍然輕盈柔和,但樂曲沒有了憂傷而是更加堅定和明亮。表達了詩人在經歷了壹番自我洗禮後的灑脫情懷。 二、節奏和諧。節奏也是音樂美學的重要因素之壹。縱觀《再別康橋》,全詩***七節,每節四行,每行兩頓或三頓,節奏分明嚴謹,和諧自然;韻式上每小節嚴守二四詩行押韻,七節詩錯落有致地排列,韻律在其中徐徐鋪展開來,形成漣漪般優美的節奏。讀來抑揚頓挫,朗朗上口。很好地體現了詩人感情的起伏變化,給讀者以獨特的審美快感。 徐誌摩先生是主張藝術的詩的,他極力推崇聞壹多先生音樂美、繪畫美和建築美的詩學主張,尤其註重音樂美。他說:“明白了詩的生命是在它的內在的音節的道理,我們才能領會到詩的真的趣味;不論思想怎樣高尚,情緒怎樣熱烈,妳得拿來澈底的‘音樂化’(那就是詩化),才能取得詩的認識。”《再別康橋》這首詩較好地體現了作者藝術的詩學主張,突出地體現了詩歌音樂美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