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曹雪芹故居的思考
去年10月,在象山北新村1號院住了壹個月。那時候是香山紅葉最美的時候,所以我就弄了兩張香山公園和植物園的月票。我經常去這兩個地方。植物園裏最喜歡的是櫻桃谷,這是壹個安靜幽靜,充滿自然野趣的峽谷。明代曾被稱為“水之盡頭”,清代又被稱為“退谷”,但以“櫻桃溝”之名最為著名。“櫻花萬千,春日灼灼。”這是前人謳歌櫻桃溝景色的壹首詩。元寶時沿著小路蜿蜒而行,看見壹塊巨大的力量之石,從天而降。其石形似元寶,故名。據民間傳說,清代著名文學家曹雪芹晚年住在西山壹帶,經常來此出沒。他對這塊石頭愛不釋手,並以此為基礎,賦予了神奇的想象力,將其構思為“通靈寶玉”,寫進了他不朽的名著《紅樓夢》。水源就在寶石旁邊,有壹股甘甜的泉水從石隙中流出,這是櫻桃谷溪流的源頭。泉水純凈甘甜,喝幾口特別清爽。泉畔石刻有“山河誌”二字,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白鹿洞白鹿洞位於元寶石之下,深6米,長2米,可容納壹二十人,磚石床。傳說遼代有壹位騎白鹿的仙女遊到這裏,景色極佳,於是定居下來。白鹿巖、白鹿洞由此得名。離寶石不遠處,有壹塊陡峭的巨石,高約二三十尺。巨石的縫隙中有壹棵參天古柏,它將巨石劈成兩半的潛力十分驚人。據說曹雪芹對《石上柏》很感興趣。他在這種自然景觀的啟發下,最終形成了《紅樓夢》中賈寶玉和林黛玉“木石婚”的奇妙構思。從水源走公路和山,可以到達“半日雲嶺”和黑龍潭的頂峰。立足山頂,遠觀其樂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