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詩詞創作如下:
先景後情
如唐代大詩人王之渙的《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裏目,更上壹層樓。前兩句寫景,後兩句寫情,其詩是觸景生情。白日、山、黃河為三個景語,成了詩人的觸發劑。壹幅美麗的山河落日圖後,引發了登高望遠的哲理。縱觀浩瀚的詩歌作品,以先景後情的寫法為多數。
先情後景
如唐代大詩人劉禹錫的《秋詞》: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壹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前兩句寫情,後兩句寫景。此種寫法和前種寫法正好相反。先發表議論,而後寫景,以證明其論點。此種寫法多以景作結,留給讀者自己去領悟、去想象、去補充,余味無窮,耐人咀嚼。
情景交替
邊寫景邊抒情或邊抒情邊寫景,如《遊華清池》:碧水壹池透底明,當年華貴影無蹤。驪山不老春常在,依舊松青映水中。此詩壹、四句寫景,二、三句抒情,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把當年常來此洗浴的唐玄宗和楊貴妃與驪山相比,前者早已化為糞土,無影無蹤了,後者青山常在,喚起讀者對大自然的珍愛。
句句寫景
如《秋興》:露染秋山醉萬家,紅楓無處不飛花。歸林鴻雁呼夜月,喜鵲高聲喚早霞。四句都是寫景,但景中含有情。通過意象,贊美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場景。
以上四種寫法不僅適合絕句,也適合詩、詞、曲、聯。比如寫律詩時,可把四聯看成四句來對待;填詞時,上下闋可分別按絕句的上下聯來對待。十六字技巧,是基本創作要領,但也不是絕對的,不必過於計較。
因為詩詞的創作方法千變萬化,除去情景布局常見的這四種方式外,從開頭方式來分還有八式,從結尾方式來分還有四種等等。所有這些方式,都是詩人們在實踐中的體會和總結。豐富多彩的詩歌表達方式,產生出千姿百態的藝術效果。
因此寫詩不能拘於某種模式,要靈活多樣。經常深入生活的詩人,由於平時多讀多寫,功力漸增,自然就會寫出有特色的好詩來。天才出於勤奮,知識源於積累,功到自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