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炭翁,南山砍柴燒炭[2]。
他的臉上布滿了灰塵,那是煙燃燒的顏色,他兩鬢斑白的頭發,他的十個手指被燒成了黑色。
賣木炭的錢是幹什麽用的?買衣服,買嘴裏的食物。
衣衫襤褸,擔心炭,巴不得天冷。
夜裏,城外下了壹尺厚的大雪,壹大早,老人開著壹輛炭車輪著趕集車去趕集。
牛累了,人餓了,但太陽已經升得很高了,他們在集市南門外的泥地裏休息。
那個驕傲的騎在兩匹馬上的人是誰?是宮裏的太監和太監下的手。
太監手裏拿著文書,嘴裏念著皇帝的命令,對著石化的宮殿大喊。
壹車木炭,壹千多斤,太監侍從要開走,老人是百般無奈,但沒有辦法。
那些人把半根紅紗和壹塊綢子,塞到人頭上,作為木炭的價格。
《賣炭翁》是唐代現實主義詩人白居易的《新樂府》詩之壹。這首詩以個案抒寫大局,描寫了壹個燒炭為生的老人的艱辛,通過賣炭翁的經歷深刻揭露了“宮廷市場”的腐敗本質,對統治者掠奪百姓的罪行給予了有力的鞭笞,諷刺了當時腐敗的社會現實,表達了作者對下層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具有強烈的社會典型意義。全詩生動、傳神、傳神,結尾突兀,含蓄有力,在事物細節的選擇和人物心理的刻畫上獨具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