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此我特意在網上看了“套路”的百度百科,很喜歡這句話:“套路是幾代武術家苦心經營,在實戰中不斷完善的結果。從業者往往要通過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去理解和領悟其中的含義。套路講究慢修細紋。”這是對“套路”這個詞的正面解讀。套路需要用心,研究,學習,理解,慢慢練。“套路”的另壹個意思叫“智慧”。
“套路”和“智慧”的區別在於出發點不同。兩者都需要慢修,都需要周密的思考和規劃,但套路更註重得到什麽,智慧的結果更共贏。
套路正確的出發點是智慧,錯誤的出發點是算計。
在愛情裏,只有用套路敲門,再用深情留住心,才能成就永恒的故事。君不見,白蛇第壹次遇到英俊的,竟然施展法術創造了萍水相逢、大雨中留宿、乘遊船、纏綿、抒情情歌、偽裝白等18個套路,成功俘獲了。但白蛇的目的不是勾搭,而是對徐賢深情,才會有後續的大水漫灌和夫妻團聚。
對待套路的正確態度應該是“我帶著感情留著,我擁有,帶著套路敲門,帶著感情說話”。
從商業的角度來看,人心可以看作是用戶的需求,真情可以看作是商家從自身利益出發提供的產品或服務,套路可以看作是研究用戶需求後形成的壹系列解決方案。做過營銷的人都知道,只有從用戶需求出發提出的解決方案,才能切中用戶的痛點,所以才會有用戶買單。而基於商家自身利益的產品不壹定能滿足用戶需求,所以高往往導致商家的壹廂情願和自高行為。
妳被這個廣告刷屏了嗎?
壹個非常典型的例子就是百雀羚最後的廣告被業內人士刷屏,不到壹周閱讀量突破3000萬。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高點擊量並沒有給產品帶來實際的銷量。“月光寶盒”產品在天貓的月銷量只有2000多套,銷售轉化率極低,不到萬分之八。不管業界怎麽覺得這個廣告很牛逼,都改變不了壹切。是流氓行為。原因是廣告的受眾比較年輕,並不是百雀羚的目標用戶。即使廣告廣為傳播,好評如潮,妳想讓年輕人買媽媽甚至奶奶用的產品嗎?那將是壹天!
套路之所以叫套路,自然是因為能用,不管為什麽用。那麽從這個角度來說,那麽它壹定是可復制的,也就是說可以大規模的重復使用。壹個方法可以通過大規模復用讓用戶獲得壹定的收益,從商業角度來看應該是比較成功的商業模式。因此,成功的模式受到熱烈追捧是無可爭議的。
如今,享受經濟早已被社會所認可。
目前,我們可以接觸到的壹些方便快捷的救命服務,如* * *租車、* * *自行車等,已經得到了充分的應用,並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可。沒有人還在質疑這些服務,願意為之付費,所以其實只有用戶的需求能得到滿足,沒有人在乎妳是不是套路。
說到相對高端,就以好萊塢的英雄題材電影為例吧。所有被投資人看好的劇本都有壹個非常成型的套路:主人公被召喚——被支持(智者)——出發——不斷接受考驗——克服恐懼——遭遇危機——獎勵(物質或精神)——有個好結局——回到故鄉——獲得新生。這種套路是最符合人性特點和人性需求的,觀眾肯定會看得爽!會嗨!比較成功的英雄電影都屬於這種套路(當然也會有小部分的創新變化)。沒有套路,大部分事情都會變得低能、低效、低水準。有了套路,才能快速發展。
那麽,既然套路有這麽多好處,為什麽人們說起那句“自古我守不住情,唯有套路深得人心”時,總是壹聲嘆息呢?我覺得更多的是因為很多時候,人們在討論人情世故的時候,還是會用這句話。畢竟如果把人情≠商業和商業的逐利性完全用在人際交往中,大家難免會覺得悲哀,覺得人不老。
俗話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其實錯的從來不是套路,而是那些不顧人類道德,故意用套路牟利的人。
希望套路不要背。
也希望每個人都有套路可走,讓沒有套路的人無路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