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是杜甫《月夜憶舍弟》中的名句。詩人感到“月是故鄉明”,這表明 [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是杜甫《月夜憶舍弟》中的名句。詩人感到“月是故鄉明”,這表明 [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是杜甫《月夜憶舍弟》中的名句。詩人感到“月是故鄉明”,這表明:詩人反映的是認識主體的心理感受,而非認識對象的客觀狀況。

月夜憶舍弟

作者:杜甫

戍鼓斷人行,秋邊壹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避,況乃未休兵。

白話譯文

戍樓上響起禁止通行的鼓聲,秋季的邊境傳來孤雁的哀鳴。

今天是白露節更懷念家裏人,還是覺得家鄉的月亮更明亮。

雖有兄弟但都離散各去壹方,已經無法打聽到他們的消息。

寄書信詢問也不知送往何處,因為天下依舊戰亂不能太平。

作品簡介:

《月夜憶舍弟》是唐代大詩人杜甫創作的壹首五律。此詩首聯和頷聯寫景,烘托出戰爭的氛圍。頸聯和尾聯在此基礎上寫兄弟因戰亂而離散,居無定處,杳無音訊,於是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特別是在入秋以後的白露時節,在戌樓上的鼓聲和失群孤雁的哀鳴聲的映襯之下,這種思念之情越發顯得深沈和濃烈。全詩托物詠懷,層次井然,首尾照應,承轉圓熟,結構嚴謹,語言精工,格調沈郁哀傷,真摯感人。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嘗自稱少陵野老。舉進士不第,曾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是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宋以後被尊為“詩聖”,與李白並稱“李杜”。其詩大膽揭露當時社會矛盾,對窮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內容深刻。許多優秀作品,顯示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因被稱為“詩史”。在藝術上,善於運用各種詩歌形式,尤長於律詩;風格多樣,而以沈郁為主;語言精煉,具有高度的表達能力。存詩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