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壹閱讀下面詩歌,回答 5~7 題(***6分)-

壹閱讀下面詩歌,回答 5~7 題(***6分)-

閱讀下面詩歌,完成問題。

甲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啼,

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

隨君直到夜郎西。

乙夜上受降城聞笛

李益

回樂烽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

壹夜征人盡望鄉。

(1)對這首詩賞析有誤的壹項是?______

A、甲詩題目中的“左遷”指降職,李白聽說好友王昌齡被貶為龍標縣尉,於是寫了這首詩。

B、甲詩首句寫“楊花落盡”和“子規啼”,點明時令,融情於景,為後面的抒情作了鋪墊。

C、乙詩前兩句寫夜晚登城遠望,但見大漠似雪,月華如霜,邊城夜色,淒神寒骨。

D、甲詩後兩句運用了誇張的修辭方法,表達了詩人的憂愁、無奈及對友人的關切之情。

(2)有人認為甲、乙兩詩都從視覺、聽覺等角度描寫景物,使人如臨其境,請說明。

楊花落盡子規啼

答案解析:

(1)本題考查詩歌的賞析。

ABC.正確。

D.有誤,甲詩後兩句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方法,抒發了詩人對友人的同情與關心之情。

故選:D。

(2)本題考查詩歌的比較賞析。甲、乙兩詩都從視覺、聽覺等角度描寫景物。甲詩中,“楊花落盡”“明月”是看到的景物,屬於視覺描寫;“子規啼”,是杜鵑鳥在啼叫,屬於聽覺描寫。乙詩中,“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描寫沙地,月色,屬於視覺描寫;“不知何處吹蘆管”,蘆笛聲,屬於聽覺描寫。據此概括即可。

答案:

(1)D

(2)甲詩從視覺角度描寫了楊花、明月,從聽覺角度描寫了“子規啼”;乙詩從視覺角度描寫了沙地,月色,從聽覺角度描寫了蘆管聲,使人如身臨其境。所以兩首詩歌都從視覺、聽覺等角度描寫景物。

回樂烽前沙似雪

譯文: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在楊花落完子規啼鳴之時,我聽說您被貶為龍標尉,龍標地方偏遠要經過五溪。我把我憂愁的心思寄托給明暖的月亮,希望能壹直陪著妳到夜郎以西。

夜上受降城聞笛回樂烽前的沙地潔白似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深秋白霜。不知何處吹起淒涼的蘆管,惹得出征的將士壹夜都在思念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