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產榕樹的釣魚臺是巴蜀的古老遺跡。民間傳說,幾千年前三江泛濫,驚慌失措的災民逃到此山避難。就在洪水持續多時,災民奄奄壹息的時候,壹個巨人突然從天而降。他站在山頂的巨石上,手持長竿,從洶湧的洪水中捕捉無數鮮魚,幫助災民獲得新生。從此,巨神釣魚的山頂巨石被稱為釣魚臺,這座山就被命名為釣魚山。宋代詩人朱穆《郁芳勝覽》卷六十四《河州》雲:“漁山,...山的南面是平坦的巨石,據說不同的人坐在上面投河自盡,山因此而得名。”後來釣魚城也因建在釣魚山上而得名。
至今釣魚臺的“巨跡”和斜掛在臺前的“扁擔石”依舊。千百年來,釣魚山吸引了許多遊客,更有熱情的文人徘徊在釣魚臺上表達他們的想法。宋代詩人朱環說“釣巖閑,胸上不應有塵”;到了元代,無名氏“壹真更欲達遠瞻,圖擇長竿學釣鰲”的詩句所表現出來的豪邁氣勢和高尚情操,激勵了許多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