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籍,字嗣,劉晨魏(今河南開封)人。阮瑀之子。曾任步兵校尉,故世稱阮步兵。他有濟世之誌,但他生活在魏晉時代,天下名士甚少。他只是為了避免全身受到傷害而大量飲酒,並經常做出壹些出格的舉動,以示對黑暗政治的反抗和對虛偽禮儀的蔑視。他的代表作是八十二首五言情詩。《懷詩》是壹首社會生活的悲歌,它是在魏晉之際被險惡的社會現實和政治擠壓出來的,是由詩人的血淚凝結而成的。是詩人痛苦內心的回聲。這首詩表達了阮籍對生命的悲哀和傷害世界的痛苦,對他人的同情和超越世界的思想,表現了詩人孤獨、焦慮、抑郁和悲傷的內心思想和感情,被視為中國詩歌史上最傑出的傑作。毫無疑問,這主要取決於阮籍《詠懷詩》傑出的藝術成就。本文試圖結合阮籍的具體詩作,對雍的藝術成就作壹淺析。
1.阮籍的《詠懷詩》充滿憂憤,表現出深刻的理性思考和尖銳的人生悲哀。
正始年間,魏國發生了壹場殘酷血腥的權力鬥爭,司馬氏掌權,大肆屠殺異己。在政治的黑暗和恐怖中,很少有文人是完全自給自足的。正所謂“世上有許多原因,但很少有名人是完全自給自足的”(1)。活著的人,要麽棄生流浪,要麽寄情山河逃避劫難,要麽轉而壹波三折地寫作發泄不滿。文人政治理想破滅,普遍存在危機感和幻滅感。詩風由建安時的慷慨悲壯轉變為寓意深遠、寄托深刻。詩歌表現出深刻的理性思考和尖銳的人生悲哀,體現了正始詩風的獨特風貌。
阮籍的壹生是在矛盾和苦悶中掙紮的壹生。他有心利用天下,視自己為人才,上了光武戰場,感嘆“無英雄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在他的詩中也有所表現。如《詠懷》38:
嚴光燕萬裏,洪川湍瀨。壹弓掛壹芙蓉,壹劍倚天。泰山成磨刀石,黃河成腰帶。依周子而定,沒有理由被榮耀或枯萎。捐身棄中野,風箏必有所害。如果妳是壹個英雄,妳的名聲從此會很大。
由此可見他的慷慨和幫助世界的雄心。又如《詠懷》39:
壯士何其慷慨,誌在征服八荒。駕車遠行,奉命忘我。好弓攜黑數,明甲無所剩。在困難面前,不顧生命,身死魂飛。是壹個整體嗎?為戰場而戰。忠是永恒的榮耀,義使令名。垂聲謝後人,氣節常在。
俗話說,強心不壯。雖然躊躇滿誌,卻無處可去。當時政治鬥爭的黑暗和卑鄙使他非常鄙視,司馬氏謀殺名士使他非常害怕,所以采取了不積極配合,不堅決鬥爭的態度。生活中,他縱酒,裝瘋賣傻,任性妄為;政治上,他很謹慎,不藏著掖著;思想上愛上玄學,崇尚老莊,追求壹種理想美好的境界;感情上,他厭惡虛偽的名人,感嘆人生的悲涼和沈重。所有這些,都源於詩歌,形成了他獨有的特點。讓我們看看他的《淮上詩》(32):
清晨的陽光不再燦爛,西邊的天突然安靜下來。如果妳去這裏投球,怎麽會像九月呢?人生若塵,天長。齊景升秋山,淚流滿面。孔在長川,卻悔逝浮生。去的人不夠,來的人不留。我想爬泰華山,和松子壹起遊泳。漁夫知道世間的煩惱,駕著獨木舟。(2)
他並不是單純地哀嘆生命的短暫,而是在情感上表現生命的短暫,這與建安詩人不同。他對人生的悲哀挖掘得更全面更深刻,所以更痛苦。同時由於玄學的影響,寫得更深刻。他也認識到了道的無限性。他認為明君聖人面對短暫的生命是無奈的。正因為如此,我們尋求永生以擺脫短暫生命的悲哀。但是,神仙的東西可信不可信是很不確定的。例如,《懷詩》是五十五首:
人要靠什麽來延年益壽?黃瑚呼籲和平,未來無望。獨自坐在巖石上,我害怕思考。
他認為,不僅自然規律使生命早逝,而且世事無常、社會險惡也給人許多憂慮。這就是他對這個問題的思考比他的前輩們更深刻的地方。
正始時代黑暗可怖的政治現實和莊子學說的影響,給他的心靈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如《詠懷》第六首;
昨天聽說東陵瓜在青門附近。連田地都和樓房隔了,母子相勾。五色黑曜石朝日,賓客必圍。奶油自炸,錢多有害。布衣可以用壹輩子,但足以寵壞魯嗎?
用油膏自炸,用漆木切割,多才多累,都是《莊子》中常見的命題。它經常出現在阮的詩歌中並非偶然。俗話說,阮籍人才濟濟卻壹無是處,再加上司馬師殺名士,讓他很害怕。不僅外在的自然社會壓迫著人,自身在人的心理中的矛盾、苦悶和焦慮也在傷害著人的靈魂和生命。
日復壹日,日復壹日。把顏色改成正常,精神就消失了。胸中有湯有火,變化是壹樣的。萬物皆無限,知難而求全是不饒人的。但我害怕在壹瞬間,靈魂會隨風飄散。我壹生都在如履薄冰,但我很擔心
阮籍的生活方式雖然豪放不拘,但其實內心是極其痛苦的。這首詩表達了詩人的孤獨和焦慮,他的生命處於危險之中,他在險惡形勢下的悲傷。生活中那麽多的悲傷無法訴說和發泄,得不到別人的理解,於是思想的先驅們增添了生活的孤獨感。知心朋友很少,不想告訴他們。孤獨的悲傷也啃噬著詩人的心。歷史記載他“獨駕,不走大路,路軌差,反而哭。”《詠懷詩》第十七首表達了這種孤獨的人生思想:
壹個人坐在空蕩蕩的教室裏,誰能和親人在壹起?出門在林勇路上,沒有趕車的馬。仰望九州,可以分曠野。孤鳥西北飛,留獸東南。我日夜思念我的親人和朋友,我寫我自己的話。
這首詩是壹個虛擬的空無壹人的世界,除了我自己。壹個人坐在空蕩蕩的大廳裏,沒有可以親近的人,看不到來來往往的車馬。這意味著在他漫長的人生旅途中,沒有壹個可以交往的人。即使登高望遠九州,也只有飛禽和流獸。這個境界很奇怪。沒有壹個人是和藹可親的,鳥獸不可能是壹個群體。這更突出地表現了這個世界沒有壹個知己的孤獨和寂寞。
正是因為阮籍以深刻的哲學思考來觀察人生,才更全面、更深刻地挖掘人生的悲哀,以巨大的悲憫和無限的悲憫來書寫。他不是李善所理解的個人命運的“憂生”,而是經過理性思考後對宇宙人生悲劇的解讀,所以何超認為“書之憂大於生”。他已經超越了個人的生死,而是面對了生活的絕大部分。俗話說“情傷壹時,心有百代”,所以他深感憂慮。
在藝術表現上,阮籍運用了大量的典故,用比喻來象征形象,渲染氣氛,以表達自己深厚的感情。試讀他的懷詩(上):
晚上睡不著,坐起來彈琴。薄簾望明月,清風吹胸。孤鴻在野,百鳥在北林鳴。流浪的時候會看到什麽,打坐的時候會難過。
不眠的詩人在清風明月中四處遊蕩彈琴,除了孤獨悲鳴的鳥兒,什麽也看不見。這種悲涼的場景氛圍,是對歷史社會的深刻悲哀,是對人生悲哀的無限悲哀,是無以言表的孤獨與痛苦的生動寫照。
時事造就英雄,時事造就學者。阮籍是當時那個社會的產物。他的矛盾,他的焦慮,他的抑郁,也是當時那個社會造成的。從來沒有人把生活描述得如此孤獨和悲傷。現實無法釋放,所以他只向往理想中的自由之地,那是詩人精神自由馳騁、擺脫世俗束縛的廣闊天地。所以阮籍的詩中常常出現壹個空靈空靈的莊子式的理想世界。如《詠懷》43:
洪湖相飛,飛則宜野。雙檁淩長風,萬裏轉眼就死了。飯是固體的,傍晚在蘇丹的群山之間。在抗體當中,郭燦能打壹個網嗎?妳答應和當地的曲石聯手嗎?
另壹個例子是《永石懷》21:
雲裏有閑鶴,抗喪。我壹飛上天,就不是在唱歌。妳和鵪鶉壹起遊泳,甚至在中庭玩耍嗎?
這片虛無之地被他比作大鵬,壹個無憂無慮的地方,表現為壹個宣和。在這種境界裏,他可以無牽無掛,無拘無束,自由奔跑,自由思考,達到與道的和諧。
第二,阮籍的《淮上賦》含蓄蘊藉,寓意深刻,開創了中國文學史上政治抒情詩的先河。
阮籍的詩寓意深刻。劉勰說:“阮直是博大精深的”。阮籍是中國詩歌史上第壹位努力創作五言詩並為其發展做出貢獻的詩人。他擺脫了對樂府民歌的模仿,不再像建安詩人那樣通過模仿樂府敘事風格來揭露時事。而是將抨擊時事與抒發憤懣結合起來,進壹步加強了五言詩的抒情性,使五言詩在藝術上更有素養,在他的詩歌中,常常運用比喻和暗示來抒發感情。他的詩或借古敘今,或寄寓神仙之意,或以史表意,用典激情,給人壹種情不定、情無端、意朦朧的藝術感覺,形成了壹種旨遠、雅、奇的藝術風格。鐘嶸說他的“言在耳目,情寄八荒之表,目的深遠,難尋樂趣”,主要指的就是這個。六十七《懷詩》:
洪聖子制,衣是常。設定好尊卑的順序,事情就井井有條了。讓整個顏色都裝飾起來,折起來。大廳裏擺著宣酒,房間裏擺滿了米梁。李在外說話,香在室內熄滅。說出妳的心聲,再說壹遍正義的壹面。我對我的態度很擔心我的腸子。(4)
這首詩嘲諷了那些虛偽的儒生,暴露了他們虛偽的本質。前八句是有尊嚴的,有尊嚴的,尊敬祖先的。中間四句,對比撕去了業主們的面具,最後以“我為我的腸子擔憂”結尾,諷刺了那些偽君子的醜惡,表達了我的憤慨。在藝術上,運用對比手法,“李外談,香滅於室內”。前八句和後六句對比,寫出了儒生的虛偽。另外,善用比喻和典型細節來表現人物,形象生動。例如《淮上詩》十壹:
湛湛長江,楓樹滿地。臯蘭被路浸,青黎死。遙望傷心,春感心頭。三楚文人眾多,浪跡雲端。朱華珍香,高才追。壹個是悲鳴黃雀,誰能不哭?(5)
又如《詠懷》31:
駕言使魏都,望南吹壹。蕭關有遺,王曦梁安在此。兵者食糠,聖人居蒿。歌舞還沒結束,池兵已經回來了。我沒有材料,朱功有灰塵。軍隊被華陽打敗,竟然是塵土。
這兩首詩文筆犀利,揭露了統治者荒淫無度的國家行為,表達了自己的悲哀之思。
在此之前,文人的作品題材比較狹窄,只側重於個人的哀歌,而阮籍的五言詩則是他壹生的生活和感情的總匯。他用簡單生動的語言和象征手法,曲折地表達了自己的苦悶和社會的黑暗,把五言詩帶到了壹個新的階段,成為士人袒露內心、表達思想的工具。從此,詩歌從抒發抱負走向了抒發情懷。《詩品》說“蕭雅是他作詩的原因”是很有道理的。例如,《淮上詩》的第二部分:
二公主在河邊遊泳,享受著風。交朋友的時候Gracefu是香的。情與愛,千年難忘。全城都迷上了蔡,就讓它在腸子裏吧。感恩憂,黃花菜樹蘭房。霜給了誰,雨就抱怨朝陽。如何越過石頭,再壹次從傷害中走出來。
全詩用比喻和對比來諷刺君臣之間的真實關系,卻借用和虛構了遙遠的神話愛情故事。結尾的兩句話是讀者找到寄托的關鍵,但詩人只是用典故提問來揭示線索,在詩中運用典故,使意思越來越隱晦,這就是所謂的“浪漫”。男女之愛,比喻君臣分離。屈原的《離騷》和曹植的《七哀》早就有了,只是成正比,但這首詩卻是壹種諷喻。前十二句全部用來對比後兩句,形成強烈對比。之所以如此微妙曲折,是因為那個時代和作者的處境。
阮籍對世俗既憤怒又嫉妒,卻始終保持無奈和沈默。他對現實中壹切的無情批判和諷刺,他對現實的無奈和不滿,他逃離了這壹切,他把自己置身於桃花源的世界。他明白現實的殘酷,現實的無奈,追求飄渺的仙女。他把他的思想隱藏在他的神秘言論中,如“我的感覺詩”24:
陰憂使心結,憂則常驚。逍遙法外的朱華突然傾向西方。蟋蟀在虎踞中庭。如果妳沒有壹顆善良的心,誰來點亮我的感情?我想為雲中的鳥兒哀悼。三智延伸至潁州,長途跋涉可得長壽。
另壹個例子是《永石懷》45:
妳不能欣賞蘭花,而曹鑄以誰為榮。秀竹隱於山中,社幹近增城。葛雷延谷,瓜滿生機。歡樂消磨精神,悲傷深深傷害人的感情。知道擔心是沒有用的,所以如果太清楚了。
他的作品和他的人壹樣,讓人感覺不到任何真實可觸的東西,就像余先生對魏晉人物的評價:他們就像幹枯的樹葉,既不屬於天空,也不屬於大地,只有他們自己才能默默地讀完壹生。
第三,阮籍的《詠懷詩》開創了中國古代五代抒情詩的風格。
摘要:阮籍的《詠懷詩》或含蓄蘊藉,或直抒胸臆,表現了詩人深沈的人生悲涼,充滿了強烈的悲情和生命意識,給人以“淩濤,深思”的人生啟迪。阮籍的詩歌生動地展現了魏晉壹代知識分子的心路歷程,具有深刻的思想意義和認知價值。他對五言詩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開創了抒情詩的新形式,開創了後人以左思《詠史》和陶淵明《飲酒》作詩的先河。
阮籍的《詠懷詩》以其獨特的藝術風格和審美情趣出現在中國詩壇,在當時引起了強烈的反響。阮籍之後,詩人爭相模仿他的作品,影響深遠。後人給予了“憂其亂,憂其無故,而放之,誠其所至,足以羨八不足,籠萬物”的極高評價,實至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