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唐太宗高大如日月,卻謹小慎微。

唐太宗高大如日月,卻謹小慎微。

唐太宗曾對大臣直言:“不敢多言。”壹個高聳的天子,他說的話更是聖旨。唐太宗為什麽會有這樣的顧慮?

究其原因,是因為唐太宗心中始終有尊天愛民的治國理念。唐太宗在說任何話、做任何事之前,都會先問自己:是遵從了天意還是違背了臣民的意願?因為雖然天很高,但是可以聽到地上的人在說話;作為朝臣,官員和官吏也在關註著皇帝的壹舉壹動。怎麽能不謹慎呢?

負責撰寫《俱聚註》的杜,是壹位敬業的史學家。他趁機說:“皇上做的事,說的話,都要記在《居註》裏。”他還說:“陛下如果說了違背常理的話,即使是壹千年後也會損害妳的德行,而不僅僅是今天的人。請小心!」

壹句話丟了,就會對別人造成傷害。如果留在史書裏,千百年後後人再來回顧。善於諫言的唐太宗非常高興,賞給杜二百匹彩帛。

貞觀八年(634年),唐太宗對朝臣講說話的重要性。“講話,這位先生是紅衣主教。他認為,言談是展現君子之德的關鍵,所以壹定不能隨便說話。

太宗解釋說:“老百姓說壹句話不好,都會被人記住,被人恥笑,何況是主宰萬物的皇帝。”君主絕不能說任何不恰當的話。」

唐代顏的《歷代帝王圖》中的皇帝像(傳),現藏於美國波士頓美術館。(公共領域)

他還把楊迪皇帝的故事作為壹個教訓,與大臣們分享。當楊迪皇帝第壹次到達甘泉宮時,他被那裏春石的美麗景色所吸引,但遺憾的是沒有螢火蟲來裝飾它。於是下令:“捉些螢火蟲入宮照明。官員們立即派了幾千人去抓螢火蟲,後來又從全國各地運來了500輛汽車。

壹個小事件反映了楊迪的性格,他後來的亡國是意料之中的。魏徵聽後也說:“如果皇帝的言行缺乏美德,古人認為每個人都可以看到他們,就像日食和月食壹樣。君主真的需要警惕了!」

貞觀十六年,因為太宗和官員經常在朝廷上反復爭論,壹些大臣發表了意見。“記多了會傷心,話多了會傷氣。意思是人想的太多,說的太多,會對身心產生負面影響。古代聖賢視少言寡語為高尚道德。比如老子叫“辯無言”,莊子說“無上道無語言”。

唐太宗看後立即自省。“不思考就不能統治,不說話就不能表達思想。我最近和部長談得太頻繁了,所以我擔心我會有壹種輕視別人的驕傲態度。甚至在和大臣談話時,唐太宗還擔心他的話會流露出傲慢,傷害賢臣的忠誠。

從出生到學會說話只需要幾年時間,但說話的藝術卻值得妳終生學習。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曾說:“上帝有兩只耳朵,兩只眼睛,但只有壹口,所以他聽得多,看得少。東方佛教也有“修口”以養財運的教義。唐太宗作為壹國之君,如此註重個人言行,何況普通百姓。(未完,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