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是當代社會的文化青年。對大學生進行誠信修養教育,是為了讓他們在未來為國家和人民承擔自己的使命。大學生正處於快速成長和成才階段,肩負著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的歷史重任。在大學生中開展誠信修養教育,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內在需要,是民族復興的希望。
作為黨和國家的接班人,作為振興中華、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壹代,我們大學生的誠信修養有著神聖的使命感。要像老壹輩革命先烈壹樣,抵制“權力、地位、榮譽”和“壹日三救”的誘惑,繼續發揚艱苦奮鬥的精神,牢記“艱難困苦、玉成”、“憂國憂民、避死扶傷”、“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等千古名言。
大學之道,是德,是親民,是止於至善。要通過“敬事、知、誠、正”來“修身”,再通過“修身”來“理家、治國、平天下”。修身養性要求我們專心道德修養,遵守道德規範,把“修身”作為我們存在的根本。誠信是這種修養的重要壹環,個人行為的廉價與否,取決於道德素養的高低。有道德的人往往誠實,不誠實的人就會不道德。
作為國家未來高素質人才的後備力量,不能辜負黨和國家多年的培養和教育。在大學裏,我們不僅要掌握現代化建設所需要的豐富知識和紮實技能,還要加強道德修養,做到與時俱進,與祖國共命運,與人民共奮鬥。要樹立馬克思主義的人生價值觀,堅決摒棄個人主義、享樂主義和權力意誌。要不斷提高道德自律意識,增強拒腐防變的良好心理素質,逐步形成廉潔自律、愛崗敬業的職業理念,為馬上步入社會、投身國家發展和民族復興的大潮打下堅實的道德基礎。因此,牢固樹立尊老愛幼的思想作風和行為習慣,是我們大學生服務國家、完善自我的必然要求。
在大學生身上,祖國和人民寄予了很多期望,誠信修身是社會對大學生的殷切期望之壹。致力於中華民族的崛起和復興是當代大學生的首要使命;科技創新是當代大學生的職業使命:傳承和弘揚民族文化是當代大學生的文化使命;大學生的崇高使命內在地包含著對大學生誠信修養的要求;大學生的崇高使命也要求他們通過自我修養樹立高度的責任感。樹立以社會主義集體為核心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努力為人民服務,發揚為國家和人民奉獻的精神,顧全大局,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和個人的利益,反對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培養高尚的社會主義道德品質和文明的行為習慣。努力做到誠實守信、勤勉謹慎、言行壹致、樂於助人、勇於擔當、尊師重道、彬彬有禮、簡單大方、廉潔奉公、尊重他人勞動、愛護公共財政、維護公共秩序、抵制不良社會風氣。努力學習新知識,樹立與改革開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社會全面進步相適應的開拓進取、講求實效、公平競爭、團結協作、艱苦奮鬥、自力更生的觀念。具有良好的人格、心理素質和自尊、自愛、自律、自強精神,具有較強的心理調節能力。
經過長期的學習和培養,大學生具有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科學文化素質和巨大的人力資源潛力。肩負起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的重任,還必須具備廉潔修身的個人品質,報效祖國和人民的愛國主義精神,為科技發展而努力奮鬥的精神,團結協作的精神。大學生是知識的傳播者、應用者和創造者,這是大學生知識分子的身份定位。知識分子是社會文明進步的象征,承擔著傳播、應用和創造知識的重任。首先,先進思想文化的傳播者肩負著“用科學理論武裝人,用正確輿論引導人,用高尚精神塑造人,用優秀作品激勵人”的歷史任務。其次,知識分子是先進科學技術的使用者,是“先進生產力的開拓者”。先進的生產力要求知識分子始終保持知識的先進性,這也預示著知識分子社會責任的持久性。專家預計,隨著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全面開通,科技知識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可提高到90%,科技從“間接生產力”到“直接生產力”的價值將得到更全面的展示。第三,知識分子是先進文化知識的創造者。社會進步需要先進文化知識的不斷創造,需要知識分子的不斷創新。可以說,文化知識創新是壹個民族的靈魂,是壹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知識分子的文化知識創新需要豐富的知識積累和歷史文化傳承,需要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的更新,需要敢為天下先,不為名利所累,勤於求真的精神狀態。大學生知識分子的身份定位,明確了大學生的角色責任,要求大學生在走出校園之前具備相應的角色責任感。
大學生是社會中壹個特殊的社會群體。他們的特殊身份,大學校園的特殊環境,當代大學生的特殊時代,鑄就了誠信修身的特質。目前大學生並不處於權力狀態,也沒有相應的社會職務,所以大學生的誠信修養更多的是為將來正確使用權力做準備。誠信修養的預制對大學生未來反腐倡廉具有不可替代的效用價值。因為人的道德品質的形成是壹個逐步積累、無形養成的過程,壹個廉潔的公仆在成為公仆之前,總是具有良好的道德修養和廉潔自律意識;壹個腐敗的人,在他的經濟和生活腐敗之前,已經陷入了道德腐敗。因此,大學生的誠信修養更具有未來意義,是為中國未來的社會誠信儲備人才的道德儲備。大學生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大學生的歷史使命包含著誠信修身的人格要求。隨著大學生的不斷成長和成功,大學生誠信修身的社會價值將得到充分體現。當今天的大學生在未來的社會中承擔起他們的社會責任時,他們的誠信和修身養性的美德將成為國家寶貴的精神財富,必將給國家帶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另壹方面,大學生長期的人生旅途也決定了誠信修養的預制。大學生活是大學生走向社會的關鍵壹站。當他們離開大學校園時,大學生將真正面對社會的復雜性和挑戰,他們漫長的人生旅程將繼續受到沈重的道德考驗。他們只有在大學裏習慣了誠實和修養,才能在社會的風暴中得到洗禮,以強大的意誌力堅守自己的道德精神。
自我修煉只能是壹個基礎,比如打疫苗,註射壹種抗原,在初始體內形成抗體,提供初始保護,但絕不是永恒的。壹旦壞掉,“病毒”還能滲入人體,腐蝕人的心靈。如、程、等人,不是在戰爭中冒著生命危險,為新中國的建設揮汗如雨,後來就倒在“糖衣炮彈”下,丟了性命。所以只能說,修身養性作為壹種預防方式,是壹種低成本的預防方式,但不壹定有效率。所以還是要依靠法律的強制力來加強自身的約束力,更好的保證誠信。
作為年輕的大學生,我們應該更加註重自己的修養。“君子博學,日日關心己。”通過“自省”,他思考自己的不足,加以改正,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堅持正確的價值取向,走人民的道路。起點高,以後進入社會就有低谷。
作為黨員,我們應該關註國家的大事,了解國家的形勢和政策動向。提高品德,升華思想,努力向革命前輩學習不畏艱難、自強不息、艱苦奮鬥的精神;樹立高度責任感,堅持群眾路線,堅持群眾觀點,堅持為人民服務;用實際行動表達對黨和人民的忠誠。
作為壹個普通的愛國者。我們應該為國家的繁榮做出貢獻。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帶動他人,為建設美好繁榮的國家而共同努力。
“誠是壹種境界,根不怕風搖,樹擔心月影;幹凈是壹種品質。不誇好色,只留壹口氣幹坤。”
讓我們用我們的熱情點燃誠信之火,照亮世界的每壹個角落和每壹個人!
樓主,適當降低就好。
呵呵,挺好的
樓主給分!哇卡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