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七月流火,九月衣”出自哪裏?

“七月流火,九月衣”出自哪裏?

“七月火,九月衣”出自《詩經·國風·民風》。

所謂“流火”,在《辭海》濃縮版第952頁有解釋:“火,星之名,為心。每年夏歷,五月黃昏心留天,六月後漸西。夏天的熱度開始下降。”此外,孔說:“七月西流者,火之星也,知寒漸寒。”可見“七月火”與節氣、氣候有關,但絕不是壹個詞可以形容酷暑。所以余冠英的《詩經》選譯說得更簡潔:“秋日黃昏後,大火星西下,名為‘流火’”。

“七月”是指夏歷中的七月;“流”是指動、落;“火”指的是恒星名“大火星”(不是繞太陽運行的火星),也就是心臟。

“大火星”是壹顆著名的紅巨星,能發出火紅色的光。它位於南方,在夏歷每年五月的傍晚位置最高。夏歷七月的傍晚,火星的位置由中天逐漸西下,“知夏去秋來。”人們把這種現象稱為“七月流火”。

所以“七月流火”的真正含義是指在夏歷的七月,天氣逐漸轉冷,黃昏時可以看到大火星從西邊落下。“九月贈衣”就是九月縫寒衣。送衣服:分發禦寒衣物。說到女工剪冷衣服。

至於“t.a ”,指的是安妮寶貝2000年出版的第壹本小說散文集《t.a 》,與《七月流火》和《九月授衣》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