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董簡介

董簡介

董·

董,原名丁贊民,江西修水人。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研究生院,中央文史館書畫院研究員、教授。中國書法藝術研究院藝術委員會常務理事,文化部青聯藝術工作委員會委員,北戴河畫院特聘畫家,黃庭堅書畫院副院長,深圳南國書畫院副院長,北京中國集彩書法研究院院長。

中文名:董。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江西修水

出生日期:1970 65438+10月6日。

職業:畫家和書法家

畢業院校:中國美術學院研究生院。

代表作品:董書畫集

生活簡歷

上大學五塊錢

董出生在全豐鎮最偏遠的山村。他從小熱愛繪畫和書法。他跟壹個家境貧寒的人學畫畫,用炭頭和石頭在土墻和地上畫畫。再大壹點的時候,把毛筆蘸水,在石頭上苦練。12歲時,董升入全豐鎮中學讀初中,也正是在這壹年,他真正開始接觸書法。勤奮好學的他引起了鎮中學老師楊鵬遠的註意。在擅長書法的楊的關照下,先了解了王羲之、懷素、劉公權、顏真卿、歐陽修等。從此癡迷書法,餓得廢寢忘食。他貪婪地從名家的書法作品中汲取藝術養分,努力了六年。

1989,的父親董因病去世。這壹年,董忍著喪父之痛,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九江師專藝術系。作為長子,董深知家裏的壓力和肩負的責任,但他強烈的學習願望占了上風。抱著5元錢,穿著破舊的解放鞋,董毅然離開了家,在老師和同學的幫助下,勉強湊齊了學費,踏上了求學之路。至今,他還珍藏著當年的“贊助名單”。

每四天吃壹頓飯。

1990正月初壹,寒假結束,同學們收拾行李準備回學校。然而,董收拾行李,放棄了他心愛的專業。在刺骨的寒風中,他和同村的幾個年輕人走上了打工之路。

壹路顛簸到九江,轉船到南京,轉車到無錫。跑了兩天兩夜,壹行人只在九江吃了壹頓飯。此時他們都身無分文,離江陰還有100多公裏。他們不得不步行去那裏。又是兩天兩夜的行程,他們吃著當地居民的幹蘿蔔和倒掉的爛紅薯充饑。到江陰後,他們在壹家磚廠工作。雨季來了,磚廠停工了,他們只好去碼頭搬運。無奈之下,董告別了老鄉,加入了壹幫四川人,去河南瀘州煤礦挖煤,幹著最累的活,吃著最差的飯,拿著最少的工資。董咬牙堅持說,自己微薄的收入除了補貼家用,所剩無幾。但即便如此,他依然沒有放棄自己喜歡的事業,時不時買紙買墨,空閑時也堅持畫畫。這樣的生活持續了兩年。

1992正月,董來到廣州,遇到壹個同樣在找工作的廣西打工仔。由於語言不通,兩人互相傾訴,董寫下了“天各壹方愁,天涯若比鄰”的詩句。我們理解。熟人有什麽關系?”在他的筆記本裏。對方驚嘆於他的文字之美,於是拿出僅有的40元錢,幫助董壹起來到深圳,從此開啟了董的藝術生涯。

筆畫的世界

到深圳後,董去電影院打廣告,去酒店當藝人,藝術總監,甚至總經理助理。其間,隨著經濟條件的改善,我通過函授完成了江西大學藝術專業的全部課程,拿到了本科畢業證,圓了我當初的大學夢。從65438到0997,他來到深圳博雅藝術公司,充分利用博雅出售各類藝術品的機會,欣賞名家名作,觀看大師的表演,聆聽大師的教誨。同時,他在業余時間努力工作,壹次次升華自己的書畫技藝。

1997對於董來說,是不同尋常的壹年。博雅公司的經理發現他的書法技藝非凡,選了幾幅作品裝裱出售,賣得很順利。初次嘗試的成功對董是壹個極大的鼓勵和鞭策。

經濟條件發生變化後,董開始遊覽祖國著名的四川寺院。在開闊視野、欣賞風景的同時,他拜師學藝,與王學仲、劉炳森、黎雄才、白雪石、王成喜等地的壹大批書畫大師有過交往。大師們也對他青睞有加,給他出謀劃策。在大師們的影響和幫助下,他的書畫造詣越來越深,很快被人們接受和喜愛。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展覽,並流傳於日本、加拿大、新加坡、韓國、中國香港、中國臺灣省等國家和地區。被眾多國際友人和美術館收藏,作品和傳記被編入《中國藝術家作品選》等十余部辭書和經典著作。

1997以來,多次獲得國際國內獎項。2002年4月獲“西北杯”全國文藝大獎賽書法、藝術創作兩項壹等獎,被文化部中國書法藝術研究院聘為副教授,被文化部授予“國家壹級美術師”。

中國集彩畫創始人

董是中國書畫界壹位頗具實力的青年畫家,尤其是他的山水畫,濃墨重彩,獨具壹格。書法有深厚的傳統功底,灑脫。

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研究員,深圳市南國書法家協會常務理事,南國書法家協會副會長,世界書法家協會加拿大總會理事,中國書法家交流協會理事,並被聘為中國當代書法家藝術研究會名譽會長,國際西紙書法家協會名譽會長,吳道子美術館名譽館長,東方藝術研究院客座教授等。

20111 2月2日,我有幸在北京拉斐爾城堡見到了董先生,並向他的書畫作品致敬。壹進大廳,全是書畫,壹股藝術氣息撲面而來。從壹開始,我就被那些綠色的,色彩斑斕的山水畫所吸引。

我過去看過的山水畫,大部分都是水墨的,眼前這些青翠多彩的山水,都讓人眼前壹亮。山水有了色彩,不僅不減其雄偉氣勢,反而有了獨特的風格,豐富典雅,充滿生機。這要歸功於東方嘯先生對色彩的運用,以及他對壹步步微妙變化的關註。山水的輪廓,他是以工筆的形式,壹筆壹劃,用線條層次的變化勾勒出來的。樹有幾千片葉子,每壹片都清晰可見,飽滿,這也是工筆畫勾勒出來的。

可見完成那幅畫需要多大的努力。與我們同行的,還有壹位董先生的學生。當時眼睛都直了,急著求教繪畫技巧。董先生笑著說,“憑妳的基本功,不用學很久也能學會這些技能。關鍵是畫畫時的心境。”

董先生在談及自己的書畫時,最多談到“心”字,畫在心,寫在心。不管多難的技能,總有壹天妳會學會的。繪畫的立意、構思、過程都可以。如果寫的時候沒有感覺到內心,沒有雜念,那些技巧就只是壹堆空架子。

有人說中國畫是“表現”的藝術,西畫是“再現”的藝術。中國畫強調“寫意”,不拘泥於物象的相似,註重感情的表達。在山水畫中,我們經常通過改變墨的深淺和寫意來表達我們的氣勢或心靈。而西洋畫則講究焦點透視,“以形寫形”,運用豐富的色彩,會達到壹種視覺上的沖突和審美上的享受。

董先生的《五彩山水畫》中西合璧,大膽而成功地將色彩運用到中國山水畫中,賦予了中國山水畫新的表現形式。董先生總能保持壹種不程式化、不重復的創作姿態,在藝術道路上不斷探索和嘗試。這也是文化發展的基礎。

史聖中國作品展覽

中國集彩畫創始人董先生與中國畫寫意刺繡創始人女士在省文聯共同舉辦“盛世中國”展覽,成為江西文化大發展的見證。

本次展覽* * *展示了兩位藝術家130余幅精致獨特的寫意刺繡和傳神的國畫書法。

據了解,董原名丁贊民,是江西修水人。現為中央文史館書畫院研究員。幾十年來,他壹直致力於中國研究。杜梅,祖籍南昌,現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江西刺繡界代表人物。董、、作為傳統藝術新派的創始人,將各自的藝術表現形式進行交流和融合,創造了壹種全新的形式——以寫意刺繡為代表的多彩刺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