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余光中 尺素寸心 的賞析 誰知道 說下

余光中 尺素寸心 的賞析 誰知道 說下

因為族人要編撰壹本姓氏源流的書籍,我近來收到了壹些漂亮的手書,雖然談及的只是收集資料、修改文字之類的小事,但村中受過私塾教育的老先生那古典的文言、清秀的小楷,以及久違了的稱謂、落款,讓我心中隱隱激動。此等手書,未獲已經久矣。豈止是這樣,那些用筆寫在信紙上,貼上郵票翩翩而來的書信,近年來何曾收到過幾封?雖悉數珍藏,仍壹壹可數。 現在通信,慣用的是MSN、QQ、電子郵件、手機短信,何等快捷、方便和直接。余光中先生寫過壹篇《尺素寸心》的文章,認為接讀朋友來信確是人生壹大快事,前提是“如果無須回信的話”。擱到今天,回信恐怕不是難事,設定壹個程序,自動回復“郵件已經收到”,大可壹解他的苦惱。即使坐在電腦前親自回書壹封,也是簡單得很。現在的電子郵件,往往掐頭去尾,開頭不用稱謂,結尾無須“敬禮”,落款和日期皆可省去,寥寥數十字,簡化已如手機短信。這是流行的做法,無須尋求什麽禮數,若以為不夠尊重,那就弄得人我皆不悅了。  MSN、QQ、電子郵件、手機短信可以這樣做,書信卻不能,有誰這麽寫信、回信的?靜下心來,燈下動筆,需要壹方端正嚴肅的心態,字字推敲,款款情深,鄭重署名,簽上日期,然後塞入信封,寫上地址,貼上郵票,投入郵箱,整個過程就是壹種莊重的儀式。現代文明的發展,有時是以儀式的消亡或簡化作為代價的。現在運用電腦,在鍵盤上飛速敲出幾行文字,輕點鼠標立馬發走。是方便而且快捷了,但也正因為儀式的消逝,壹份情感已不再跟隨。再看讀信,我們曾經有過多少美好的回憶?在角落、在燈下、在被窩裏,因為那些壹個壹個書寫出來的文字,和文字後面浮現的面孔和情感,曾經多麽讓人激動不安。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我正在讀大學,家中的來信很多別字,需要用方言才能讀得懂,但每收到壹封就讓我念想好幾天。今天讀電子信件,往往草草了事。這不僅是因為文字的易讀,也因為情感的簡化。而情感的私密性,其實與生俱來是警惕那千篇壹律的方塊字的。寫信讀信莫不如是。我的經驗是,若是收發電子郵件,情感就自然收起。我莫名地覺得,現代生活派生出來的這個玩意兒,並不可靠,也不值得信任。所以,電子郵件用於工作和談論事情,真是很好,至於談感情,就免了吧。  高科技給信息的傳達帶來極大的便利,但也給保留帶來極大的困境。電子郵件雖然可以保存,但時間長了也得刪除。若費心另設了文件夾加以保存,免不了要編輯或註釋壹番,但中了病毒,或者換了電腦,照樣會倏忽不見了。我看以前那麽多的書信在今天編成了書,成為重要的史料和文本,但在電子郵件時代還可延續嗎?手機短信更要命了,幾乎不能留得住。情人處於熱戀中,壹天數十條、上百條熱辣短信往來,隔幾日,統統更換。不像昔日情書,可以手不釋卷,百讀不厭。不過對應於今人易變的情感,倒也不足怪,快速覆蓋,快速遺忘,才能夠“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