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55形式嚴格,緣情清麗——永明體及其它南朝詩歌

55形式嚴格,緣情清麗——永明體及其它南朝詩歌

01 什麽是永明體

“永明”是齊武帝蕭賾的年號。永明末年,詩壇上出現了壹種自覺運用四聲規律,講究聲調對偶的新體詩歌。

《南齊書·陸倕傳》說:“永明末,盛為文章,吳興沈約、陳郡謝朓、瑯琊王融以氣類相推轂,汝南周颙善識聲韻,約等文皆用宮商,以平上去入為四聲,以此制韻,不可增減,世呼為‘永明體’”。

永明體是南朝之後,出現的新的詩歌體裁。這些作家,同氣相求,誌同道合,壹起作詩,***賞文藝。

永明體是在音韻學發展的基礎上出現的。永明年間,發現了四聲的區別,沈約等人開始自覺運用四聲規律寫詩,沈又提出運用四聲規律應避免八病:平頭、上尾、峰腰、鶴膝、大韻、小韻、旁紐、正紐,這實際上成為後來律詩的先聲。

永明體的主要特點是講究音律的協調、對偶的工整,自覺地運用四聲的規律,避免“八病”,同時也有緣情、清麗、用典等特征。新體詩已成為律詩的先聲。它是古詩和近體詩之間的過渡。

02代表作家謝朓的生平和創作

謝朓(464——499),字玄暉,謝氏家族後裔,謝靈運侄,他曾任齊詣王參軍、文學、功曹等職。受隨郡王蕭子隆賞識,又與沈約、王融、蕭琛、範雲、任昉、陸倕、蕭衍為竟陵王蕭子良門客,號“竟陵八友”,曾任宣城太守。

明帝時官至尚書吏部郎。明帝死,東昏侯立,謝朓在統治集團的爭鬥中搖擺不定,因懼禍而告密,終於遭到誣陷,下獄至死,年三十六。

謝朓在詩歌史上的成就和地位主要有兩個方面:

第壹,他發展了山水詩的藝術技巧。

其山水詩“清機自引,天懷獨流,狀景必幽,吐情能盡”(陳祚明《采菽堂古詩選》卷20)。善於以情入景創造意境,較謝靈運前進了壹大步。陸時雍稱其詩“山水煙霞,衷成圖繪,指點顧盼,遇全約之。”(《詩境總論》)

例如《之宣城出新林浦向板橋》:

江路西南永,歸流東北騖。

天際識歸舟,雲中辨江樹。

旅思倦搖搖,孤遊昔已屢。

既歡懷祿情,復協滄洲趣。

囂塵自茲隔,賞心於此遇。

雖無玄豹姿,終隱南山霧。

路和江水是相反的方向,要到宣城去。那時的安徽,正好是南京的西南方向。表達了,他受到排擠,被迫到外地做官的壹系列心情。

王夫之稱贊這首詩說:“語有全不及情而情似無限者,心目為政,不恃外物幫也。‘天際識歸舟,雲中辨江樹’,隱然壹念悄凝朓之人,呼之欲出。以此寫景,乃為活景。”(《古詩評選》卷五)

這是說啊,好詩裏的詩句,根本不直接抒情,實際上包含著無限的感情。

第二,他是永明體的代表作家,其詩不僅講求聲韻之美,而且追求自然流利,自雲“好詩圓美轉如彈丸”(《南史·王筠傳》)。

沈約稱其詩“調與金石諧,思逐風雲上。”其隸事、對偶、聲律、辭藻的運用,不獨趨於圓熟,簡直更入化境。

例如《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灞涘望長安,河陽視京縣。

白日麗飛甍,參差皆可見。

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

喧鳥覆春洲,雜英滿芳甸。

去矣方滯淫,懷哉罷歡宴。

佳期悵何許,淚下如流霰。

有情知望鄉,誰能鬒不變?

寫離開京城去宣城任太守。再換壹個角度,看長江的景色。音韻協調,對偶工整。而且很註意平仄的搭配。這體現了永明體的特點。

謝朓還有壹些新體小詩,有些是學習南朝民歌的結果,已露出唐人絕句痕跡。

例如《玉階怨》:

夕殿下珠簾,流螢飛復息。

長夜縫羅衣,思君此何極。

又如《王孫遊》:

綠草蔓如絲,雜樹紅英發。

無論君不歸,君歸芳已歇。

以上這些詩淺顯流麗,言近意遠,很像唐人的絕句。

03宮體詩的出現與泛濫

宮體詩是梁武帝後期出現的壹種新體詩。它的代表作家有梁武帝蕭衍、梁簡文帝蕭綱、梁元帝蕭繹以及宮廷文人徐摛、徐陵父子,庾肩吾、庾信父子。這三組父子為代表。

蕭綱早年為晉安王的時候,徐摛和庾肩吾曾做過他的侍讀,他們的詩風與眾不同,對蕭綱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蕭綱做了太子之後,不滿當時詩風之“懦鈍”,為求新變,大力提倡這種詩體,壹時間,朝野紛紛仿效,稱之為“宮體”。

宮體詩的特點是:

壹,聲韻、格律比“永明體”更嚴密精致。

二,風格濃麗,非常重視藻采,講究雕章琢句。

三,內容狹窄、膚淺、以寫艷情和詠物之作為多,也有吟風月、狎池苑的作品。可謂“清新巧制,止乎衽席之間;雕琢漫藻,思極閨房之內”(《隋書·經籍誌四》)。

宮體詩出現的原因是:

第壹,文人生活圈子狹小,無理想,無政治熱情,加之受當時社會上流行的享樂風氣的影響。

第二,出於藝術上求新求變的要求和吟詠情性的藝術追求。其提倡者蕭綱就曾表示對當時詩風的不滿,他說:“未聞吟詠情性,反擬《內則》之篇;操筆寫誌,更摹《酒誥》之作;遲遲春日,翻學《歸藏》;湛湛江水,遂同《大傳》。”(《答湘東王書》)

蕭綱提倡吟詠情性,但因為受限於南朝宮廷的生活方式和南朝貴族的審美趣味,宮體詩人的吟詠情性,又主要局限於艷情、宮廷生活和風花雪月等內容方面。

第三,宮體詩的出現與當時江南民歌的影響也有很大關系。當時的江南民歌,內容全是寫男女之情,風格柔婉綺麗。宮體詩人就有不少學習江南民歌的作品。

例如梁武帝蕭衍(464——549)的《子夜四時歌》:

春風動春心,流目矚山林。山林多奇采,陽鳥吐清音。

綠荑帶長路,丹椒重紫莖。流吹出郊外,***歡弄春英。

光風流月初,新林錦花舒。情人戲春月,窈窕曳羅裾。

妖冶顏蕩駘,景色復多媚。溫風入南牖,織婦懷春意。

碧樓冥初月,羅綺垂新風。含春未及歌,桂酒發清容。

杜鵑竹裏鳴,梅花落滿道。燕女遊春月,羅裳曳芳草。

朱光照綠苑,丹華粲羅星。那能閨中繡,獨無懷春情。

鮮雲媚朱景,芳風散林花。佳人步春苑,繡帶飛紛葩。

羅裳迮紅袖,玉釵明月珰。冶遊步春露,艷覓同心郎。

春林花多媚,春鳥意多哀。春風復多情,吹我羅裳開。

新燕弄初調,杜鵑競晨鳴。畫眉忘註口,遊步散春情。

梅花落已盡,柳花隨風散。嘆我當春年,無人相要喚。

昔別雁集渚,今還燕巢梁。敢辭歲月久,但使逢春陽。

春園花就黃,陽池水方淥。酌酒初滿杯,調弦始終曲。

娉婷揚袖舞,阿那曲身輕。照灼蘭光在,容冶春風生。

阿那曜姿舞,透迤唱新歌。翠衣發華洛,回情壹見過。

明月照桂林,初花錦繡色。誰能不相思,獨在機中織。

崎嶇與時競,不復自顧慮。春風振榮林,常恐華落去。

思見春花月,含笑當道路。逢儂多欲擿,可憐持自誤。

自從別歡後,嘆聲不絕響。黃檗向春生,苦心隨日長。

……

蕭綱《詠內人晝眠》是這類作品的代表:

北窗聊就枕,南檐日未斜。

攀鉤落綺障,插捩舉琵琶。

夢笑開嬌靨,眠鬢壓落花。

簟文生玉腕,香汗浸紅紗。

夫婿恒相伴,莫誤是倡家。

這完全是以賞玩的態度,沈溺於女性色相的描繪,而缺乏與女性世界的溝通,終不免陷於輕薄。蕭綱又有《孌童詩》,這樣的作品,在當時並非絕無僅有,足見病態的人生和變態的心理,在上層社會已是較為普遍的存在。

然而,宮體詩畢竟開拓了文學的女性題材,詩人細膩的情感和筆觸,對女性委婉深曲的內心世界,亦偶有涉及。

如蕭綱《金閨思》:

遊子久不返,妾身當何依。日移孤影動,羞睹燕雙飛。

自君之別矣,不復染膏脂。南風送歸雁,聊以寄相思。

《夜望單飛雁》:

天河霜白夜星稀,壹雁聲嘶何處歸?

早知半路應相失,不如從來本獨飛。

上述詩作,顯然是不能歸為艷麗輕薄壹類的。

04 梁、陳其他詩人

梁代前期的詩人,除沈約外,較有成就的是江淹、吳均、何遜以及由梁入陳的陰鏗。

江淹(444 ——505 ),字文通,濟南考城(今河南省蘭考縣)人。 歷仕宋、齊、梁三朝,入梁時間不長。其詩以善模仿著稱,如其著名的《雜體詩三十首》,分別摹擬了從漢至宋三十位詩人的代表作,並能酷似這些詩人的風格特征。

《雜體詩三十首》:

小序

夫楚謠漢風,既非壹骨;魏制晉造,固亦二體。譬猶藍朱成彩,雜錯之變無窮;宮角為音,靡曼之態不極。故蛾眉詎同貌,而具動於魄,不其然歟?至於世之諸賢,各滯所迷,莫不論甘則忌本,好丹而非素,歲所謂通方廣恕,好遠間愛者哉!乃致公幹、仲宣之論,家有曲直;安仁、士衡之評,人立矯抗。況復殊於此者乎?又貴遠見近,人之常情;重耳輕目,俗之恒蔽。是以邯鄲托曲於李奇,士季假論於祠宗。此其效也。然五言之興,諒非瓊古。但關西鄴下,既已年同;河外江南,頗為異法。故玄黃經緯之辨,金碧浮沈之殊,仆以為亦各具美兼善而已。今作三十首,學其文體,雖不足品藻淵流,庶亦無乖商榷雲爾。

古離別

遠與君別者,乃至雁門關。黃雲蔽千裏,遊子何時還。

送君如昨日,檐前露已團。不惜蕙草晚,所悲道裏寒。

君在天壹涯,妾身長別離。願壹見顏色,不異瓊樹枝。

菟絲及水萍,所寄終不移。

……

傳說,早年做了壹個夢,夢見有仙人送他壹只五色的彩筆,於是他就寫詩,寫得非常好,後來這只筆被人家要走了,於是他就再也寫不好了,當然這是壹個故事。

宋時,他曾以十五首詩諷諫建平王,被貶吳興令。晚上身居高官,才思衰退,故世有“ 江郎才盡 ”之說。

江淹今存詩壹百壹十多首,風格幽麗精工,有《江文通集》。

吳均(469 ——520 ),字叔癢,吳興故鄣人(今浙江省安吉縣)人。 出身微寒,性耿直,好學有俊才,頗受沈約常識。仕梁為郡主薄,後為奉朝請。其詩今存壹百三十余首,長於寫景,《贈王桂陽》、《詠寶劍》、《詠柳》等,均能托物寄情。

如其《贈王桂陽》: 松生數寸時,遂為草所沒。

未見籠雲心,誰知負霜骨。

弱幹可摧殘,纖莖易陵忽。

何當數千尺,為君覆明月。

寫松樹,寫自己被壓抑,沒有出頭之日的不平。 表達了寒素之士的骨氣和不平,顯示了挺拔清俊之氣。顯然受左思、鮑照之影響。

《詠寶劍》: 我有壹寶劍,出自昆吾溪。

照人如照水,切玉如切泥。

鍔邊霜凜凜,匣上風淒淒。

寄語張公子,何當來見攜?

《詠柳》:

細柳生堂北,長風發雁門。

秋霜常振葉,春露詎濡根。

朝作離蟬宇,暮成宿鳥園。

不為君所愛,摧折當何言。

何遜(?——518 ),字仲言,東海郯(今山東郯城縣西)人。 幼聰慧,八歲能詩賦。仕梁為尚書水部郎,世稱何水部。

何遜現在存詩壹百壹十余首,多紀遊、寄贈和離別思鄉之作,而以山水詩成就為高。

如其《相送》:

客心已百念,孤遊重千裏。

江暗雨欲來,浪白風初起。

描寫了,浪白,風高浪大,實際上壹種內心的不安,離別的悲傷。

《詠早梅》:

兔園標物序,驚時最是梅。

銜霜當路發,映雪擬寒開。

枝橫卻月觀,花繞淩風臺。

朝灑長門泣,夕駐臨邛杯。

應知早飄落,故逐上春來。

陰鏗(生卒不詳),字子堅,武威姑臧(今甘肅省武威縣人)。 仕梁為湘東王蕭繹法曹參軍。入陳,官至員外郎散騎常侍,世稱陰常侍。

陰鏗是陳朝著名詩人,詩風近於何遜,詩亦與何遜齊名,世稱“陰何”。其詩今存三十余首,以描繪山水景物見長。

如其《晚出新亭》:

大江壹浩蕩,離悲足幾重。

潮落猶如蓋,雲昏不作峰。

遠戍唯聞鼓,寒山但見松。

九十方稱半,歸途詎有蹤。

這種大開大合之氣象,這已經有些很像唐朝詩了。

如《蜀道難》:

王尊奉漢朝,靈關不憚遙。

高岷長有雪,陰棧屢經燒。

輪摧九折路,騎阻七星橋。

蜀道難如此,功名詎可要。

這些詩人對後世詩歌創作的影響很大,比如,杜甫,就學習陰,何。杜甫自述作詩甘苦時曾說:“ 頗學陰、何苦用心。 ”(《解悶十二首》),也足見何遜與陰鏗對唐人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