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墨數升,觥籌交錯,孤傲睥睨天下士;矮紙斜行,揮毫如雨,詩賦贏得身後名。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壹個詩的國度,而唐詩自然構成了中國文明精髓之所在。盛唐文明正是在吟詩作賦間將中國古典文明推向了詩歌的頂峰。
盛唐巍巍兵馬強,何須築城以戍之?在歌舞升平的大唐盛世,不可計數的大唐詩人在風雲變幻中脫穎而出,用手中的文筆勾勒出壹幅幅光風霽月的盛唐畫卷。在這些詩篇之中,既洋溢著“寧為壹夫長,勝作壹書生”的愛國情懷,也揮灑著“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超然隱逸;既彌漫著“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的纏綿愛意,也氤氳著“人生再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的放蕩不羈。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文人自古多悲哀。然而初唐四傑並沒有氣餒,反之他們卻將無人邂逅的滿腹才情揮毫噴出,譜寫成壹部部永垂青史的壯麗詩篇,然而這美不勝收的傳奇故事卻僅僅只是大唐文明的開始罷了。
大唐最早的詩歌革命是從陳子昂開始的。壹句“念天下之悠悠,獨滄然而涕下”將大唐詩風從浮華似水之中喚醒開來,繼而引導大唐詩人擺脫了以往的羈絆束縛。從此大唐國人的眼界更加清新高遠了。
到了盛唐,湧現出的那壹個個盛唐詩人至今依舊轟動著整個世界。酒入愁腸,七分釀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壹吐就半個盛唐!明月是他的寄托,美酒的是他的慰藉,上天給了他天賦,卻沒有給他舞臺。他,壹代詩仙,雖有昭昭明星之德,日月齊輝之才,然終被玄宗放金賜還。“人生再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仕途之路的不順達,使詩仙不得不被迫另辟壹條逃避現實之路。而正是這條道路,在無意之中幫助詩仙敲開了與仕途之路背道而馳的另外壹扇大門,成就了詩仙萬歲名。於是壹個幾乎象征盛唐文明最高峰的詩人橫空出世了!
當然在最鼎盛的大唐時期裏生長的不僅僅是詩仙還有疊韻詩史的詩聖。“安得廣廈千萬間,大批天下寒士盡開顏”!心系天下蒼生的詩聖,將對閭閻貧民的錚錚同情融入進了大唐詩篇。“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為此詩聖毫不遲疑的湧現出對統治階級的極端不滿,將筆鋒直指向大唐盛世背後的黑暗。然而“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大唐盛世輝煌燦爛的背後,詩聖卻空有壹腔熱血卻無處得以施展。
到了中唐,以白居易為首的唐代詩人逐漸將唐詩的意韻從士大夫階層移向了平民階層。“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此後唐詩變得更加通俗易懂,深入民心,大唐人的眼界頓時也變得更加開闊起來。這是壹場空前偉大的詩歌革命,壹場具有深遠影響的歷史革命,在這場革命之後唐詩的光芒變得更加光耀四射了。
晚唐之秋,唐詩輝煌的傳奇沒有結束而依舊在延續。合稱“小李杜”的李商隱和杜甫以不同於前人的筆調向後人展示了唐詩無窮的魅力。“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清新幽雅的筆風、朦朧幻美的意境,直至今日世人依舊在為大唐詩歌的絕妙旋律而感嘆不已。“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入重來未可知”,壹曲英雄的悲歌與壹首歷史的暢嘆,更留下了無窮的空間與不盡的遺憾任後人去遐想嘆息。即便大唐末落,然而大唐詩歌卻依舊那麽光彩奪目。
大唐盛世是壹個空前繁榮的盛世,他不僅開創了中國封建社會物質文明氣蕩山河的頂峰,也開創了中國歷史春秋精神文明不可逾越的高峰。而唐詩作為這個時代精神文明的代表,也已成為千載唐文化燦爛奪目的代名詞。直到今日,唐詩依舊萬古留香。
品壹杯呷酒,觀大唐風雲,東方靈蛇絢天下;飲壹首詩篇,望縹緲幻境,燦爛光芒照萬今。直至今日,唐詩已成為壹個時代的象征,也成為了壹個後世永久不可超越的夢。
俱往矣,豪華竟奢,夢裏花落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