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就像溫水煮青蛙。有了柴米油鹽,他們總能煮出壹鍋爸爸。
就連曾經的文藝男神也未能幸免。
如今,黃磊那種大腹便便、油嘴滑舌的中年男人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很少有人記得他在歲月的另壹端也曾年輕過。
當19的江西小夥黃磊如願以償,考上了北京電影學院,他坦蕩的星途也就此開啟。那壹年,他被陳凱歌導演,憑借在電影《邊走邊唱》中的角色斬獲無數獎項,演藝生涯從此中止。
當時的黃磊根本無法想象,10年後,他會到達人生的巔峰,在壹個最美的地方度過最美的年華,壹個叫劉若英的女孩會出現在他的生命中,然後離開,最後嫁給壹個陌生人。
迷失在詩情畫意的江南2003年7月4日晚,CCTV 8發布了壹個全新的系列節目《時過境遷》。
這是壹部標榜為“新文人劇”的劇集,主打文學路線。講述了壹對相隔半個世紀的海峽兩岸年輕人的情感故事。全劇節奏緩慢,充滿對話。
▲《時光飛逝》海報
在非典陰霾還沒有完全散去的夏天,時間如水撫慰了無數人的感情。
這部由黃磊編劇和導演的電視劇不僅由黃磊本人主演,還有他的紅顏知己劉若英。
當時黃磊碩士畢業後留在北京電影學院任教,成為文藝片的寵兒。
和劉若英的相識可以追溯到1999。那壹年,黃磊28歲,主演文藝愛情電影《夜奔》的《第壹英雄》遇到了當時30歲的女人劉若英。
▲電影《夜奔》劇照
隨後他們在電視劇《人間四月天》中再次相遇,分別飾演詩人徐誌摩和原配妻子張幼儀。
拍電視劇給了黃磊和劉若英更多的時間在壹起。他們很快發現,他們有相似的愛好和興趣。都喜歡讀書寫文章,很多觀點出奇的壹致,就像遇見了世界上的另壹個自己,感嘆相見恨晚。
但從那時起,黃磊開始構思壹部以劉若英為主角的戲劇。他在辦公桌上放了壹張劉若英的照片,並給女主角取名為“英”。他花了5個月寫了壹個20萬字的劇本,劇本完成後瘦了20斤。
當被問及為什麽要寫這樣壹個故事時,黃磊說,他想“回頭看看自己走過的路”,講壹個關於思念的故事,關於“我曾經愛過壹個人,想念這個人”。
後來他壹再否認故事沒有反映自己。
來自臺灣的劉若英(Rene Liu)散發著壹種深沈內斂的魅力,有著同時期女星中少有的知性之美,這與她顯赫的家世有關。
爺爺畢業於黃埔軍校,奶奶是民國名媛。劉若英(Rene Liu)從加州大學畢業後,她從未放棄自己的文學精神,經常被稱為才女。
劉若英的奶奶壹直擔心孫女的終身大事,就主動幫她選了兩個在電視上很少有緋聞的明星,任賢齊和黃磊,讓她選壹個。
劉若英知道這件事後笑了,說這兩個人不錯,但是都有女朋友了。
但當黃磊拿著寫好的劇本,小心翼翼地問劉若英,“我可以找別人來做成功的事。妳願意和我壹起承擔可能的失敗嗎?”
劉若英不假思索,立即同意了。
2001冬天,年關將至,黃磊帶著劉若英等人去探路。他們到達烏鎮的那天特別冷,但這並不妨礙他們被這座古鎮陶醉。
呼出的熱氣讓眼前的景色更加濃密。站在古老的石橋上,兩個人從彼此的眼中看到了驚喜和理解。
“清煙、青石板路、印染布、燈籠、小橋流水,烏鎮有壹種想談戀愛的感覺。”劉若英完全被它迷住了。“我所有關於自己的經歷,都變得如此短暫,如此渺小。”
於是,黃磊決定把時間如水的故事放在水鄉烏鎮。
人生最美好的時光,2002年農歷新年剛過,江南的春天還沒有褪去。
這壹天,烏鎮來了壹群特殊的客人。豪華奧迪車組成的車隊緩緩駛入,給古樸的江南水鄉帶來了久違的現代氣息。
《物是人非如水》劇組的進駐,讓這個沈寂已久的小鎮變得格外熱鬧。小鎮的居民世代生活在這裏,外面的世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們還在孜孜不倦地守護著祖先留下的老房子。
《時光荏苒》講的是壹個關於歲月的故事,烏鎮的美是歲月流逝留下的痕跡。
這裏曾經是歷史上的商業重鎮,人來人往,車水馬龍。但到了90年代,烏鎮不再繁華。年輕人都去外地打工了,村裏剩下的都是老人。直到2000年,烏鎮的旅遊業幾乎還是空白。
黃磊和劇組來到這裏的時候,烏鎮還保持著原來的風貌。
這就像壹個與世隔絕的天堂。千年書院,潺潺流水,靜靜睡在河邊的人們,濕漉漉的石板路,淡雅的藍印花布,構成了壹個夢幻的水鄉。
詩情畫意的江南風光,為詩情畫意的劇本增添了人文光彩,即將讓《似水年華》成為無法超越的經典。
▲烏鎮|來源:視覺中國
還是有創造經典的時候。那是壹個對純文學藝術家極度寬容的時代,也是壹個對文人審美商業寬容的時代。
世紀之交的“新文人劇”浪潮可以證明這壹點。以歷史劇《大明宮之詩》和倫理劇《橘子紅了》為代表,2000年前後出現了壹批電視劇,文藝氣息濃郁,詩意鮮明,畫面優美,感情深厚,黃磊、劉若英主演的《人間四月天》就是其中之壹。
有了珠玉在前,黃磊另辟蹊徑,決定講述壹個如畫的現代愛情故事。它不像《大龔銘詞》那樣絢麗多彩,也不像《橘紅》那樣精致。應該像幹水墨畫,像壹杯茶,能堅持三年。
也要像劉若英壹樣安靜優雅。
在《光陰荏苒》的片場,前來采訪的當地人或記者常常想和劉若英合影留念。劉若英有求必應。拍完照片,她會拍拍別人的肩膀,輕輕說壹聲“謝謝”。
為了把故事講得更漂亮,黃磊招了壹幫誌同道合的兄弟壹起搞藝術。從《橘子紅了》中走出來的段(攝影)和董少松(燈光)在《時光飛逝如水》中再度合作,而藝術家韓仲剛剛從張藝謀《英雄》大漠孤煙中歸來,壹頭紮進了陰雨綿綿的江南水鄉。
幾個兄弟創造性地將手繪動畫運用到電視劇中。基本上每集都有1分鐘以內的動畫,比如英和文經常在烏鎮外約會的樹林和湖泊,還有文為了看遠處的英而建的石塔,都是用彩筆畫的。
▲似水年華裏的手繪動畫。
他們對動畫的使命不是敘事,而是寫意,與白墻黑瓦的水鄉長鏡頭交織在壹起,營造古典浪漫的氛圍。
黃磊還邀請了偉大的音樂人陳誌遠到烏鎮為這部電視劇作曲。陳誌遠獨自在烏鎮呆了幾天,終於得到了劇中所有的原聲音樂。
▲陳誌遠
壹天早上,通宵改劇本的黃磊被陳誌遠叫了出去。他送給黃壹首自己創作的鋼琴曲,黃磊忍不住哭了。
後來,陳誌遠給曲子加了壹句話:“時光荏苒似水,多少年輕描淡寫。我千百次想妳的心,也別忘了妳我之間的那壹天。”這首名為《時光荏苒似水》的歌,至今還在烏鎮街頭飄蕩。
黃磊憑著自己的審美和對藝術的理解,鉆進了壹個小小的世界,像藝術品壹樣為自己雕刻了這個“30歲的童話”。
“在那個時間如水般存在的時代,可能是最後壹個寬容純粹的作家和藝術家的時代。可見,不必生硬地討論現實問題的青年文藝家,在成為油膩的中年人之前,已經享受過奢侈了。”
可以說,與時光如水相關的歲月,也是黃磊人生中最美好的歲月。
理性而溫柔的絕望“為什麽齊叔叔總是坐在門口?”
“在陽光下,等著吧。等門的人。”
“那他等了多久?”
“壹輩子。等成了習慣。”
在中英詩意的對話中,時間如水的簡單故事在水鄉的第壹縷陽光中緩緩展開。
舒淇是烏鎮立誌學院的館長。在守衛學院的同時,他撫養朋友的孤兒。這是壹個歷史悠久的院子。南朝太子蕭統曾在此求學。時間在這裏似乎停止了流動。壹千年過去了,唯壹改變的是來來往往的人。
▲舒淇和溫
舒淇由人藝老藝術家朱旭飾演。朱旭和黃磊是世交,住在同壹個小區。朱師傅有個專長,做春餅。不知道有多少後輩做夢都想吃他做的春餅。黃磊總是打著交流演技的幌子,留在老人家吃春餅。
黃磊在劇中給自己取名“文”,在文的身上,他實現了壹個蓄謀已久的夢想。
文是個壞分子。北大畢業後,他逃離北京回到家鄉烏鎮,躲在書院裏修復古籍,與舒淇相依為命。
他熱衷於處理壹切腐朽的事物,腐朽的城鎮,腐朽的老人,腐朽的橋梁,腐朽的酒廠。每天早上,他將布滿灰塵的古書浸泡在水中,然後在陽光下攤開,日復壹日,直到他自己也開始衰弱。
柏拉圖曾經說過,什麽樣的人可以成為哲學家——學習四十年,然後做十年村夫。文就是這樣壹個人,仿佛看透了這個世界。
但有壹天,他看著臺灣省的應小姐,突然發現自己原來的認識並不成熟。
英是典型的都市女性,聰明能幹,有背景有地位,但忙碌的生活常常讓她疲憊不堪,未婚夫的不理解讓她倍感孤獨。
在主題曲《明年的這個時候》中,劉若英第壹句就唱道:“在人生的定局之後,我們是否幸運地找到了另壹個自己?我們配得上這樣嗎,守著欲望就安心了嗎?”
30歲見面是壹件很尷尬的事情。30歲是個尷尬的年紀。在開始承擔責任的同時,我的思想並沒有完全死亡,我還有改變的能力。
為了拉近彼此的距離,賀文想改變自己,所以他吃了很多苦,吃了思念的苦。
-我們愛過嗎?-我戀愛了。多久了?-好像是壹瞬間。-其他的呢?——剩下的是無盡的掙紮和向往。生活中沒有奇跡。
但奇跡最終沒有發生。人們都是懦夫。當他們想要改變的時候,也害怕失去自己所擁有的,更害怕道德壓力。
文和英短短六天的愛情,只能發生在烏鎮這個世外桃源。
就像《廊橋遺夢》中的家庭主婦弗朗西絲卡,最終放棄了和羅伯特遠走他鄉,回到了自己的家庭:對遠方的她思念,對丈夫的溫情,對孩子的母愛。
▲英國送給文的壹本書,上面寫著:當絢爛的樹葉飄落時,生命的脈絡清晰可見。
後來黃磊說,這部片子有壹種“絕望的美”,但這種絕望是理性的,是溫柔的。
文的結局似乎早在上壹代人的經歷中就已經註定了,就像和他的情人英,錯過了他的壹生,文長了胡子變成了齊,而英文念兩遍就變成了英。
生命的遺憾之美,愛情的節制之美,是時光如水的動人之處。
在該劇的結尾,文在壹封寄往英國的信中寫道:我們愛過,在過去的青春歲月裏,我們真誠地愛過,並試圖正視愛情是壹種可以沒有理由、沒有距離、沒有答案的東西。至少這個,我們做到了。
電視劇拍完,黃磊在發布會上說:“我和劉若英有了第四次感情。第壹是友情,第二是親情,第三是愛情,我們是第四。”
2004年,黃磊結婚了。據說兩天前,他給劉若英打了電話。
開玩笑說如果她不同意,他就不結婚。
對於黃磊來說,烏鎮不僅是他的精神故鄉,更是他的事業。作為烏鎮戲劇節的發起人,黃磊每年都會去壹次烏鎮。
每次去,他都會去文經常打籃球的地方,打壹會兒籃球,追憶壹下自己的少年時代。
2013他在微博中寫道:我把靈魂留在烏鎮十壹年了。
拍攝《似水流年》就像壹個節點,青春在前,家庭在後。這是黃磊30歲時給的壹個人生交代。
不僅是黃磊,在故事的另壹個主角劉若英的生活中,烏鎮也留下了特殊的印記。
劉若英已經三次成為烏鎮旅遊的代言人。她和烏鎮有著曖昧的情感聯系:“這個地方和我過去的戀人很像。有些戀人即使不在壹起,也壹直在。留下的美好不會改變。”
▲劉若英為烏鎮代言|來源:烏鎮宣傳片
就像文和英被留在烏鎮的愛情故事,直到成為這個小鎮的精神圖騰,才會改變。
“故事就是故事,日子就是日子,有些事情還是隱藏起來比較好。時間長了,就變成故事了。”這樣告訴文。
有齊叔在,流年的故事不會結束。
無論是戲裏戲外,只要朱旭的父親在,總能讓人安心。
在黃磊的記憶裏,他總是愛坐在那把向往書院的老藤椅上,不管有沒有他的戲,他都願意陪著這些年輕人。他教年輕人把臺詞寫在小卡片上,隨時拿出來。他說,“妳們這些孩子,我得看著他們。”
每天拍戲結束,老人都會等到最後壹次才回去休息。在寂靜的水鄉夜晚,他會擺好壹桌酒菜,拉著黃磊和劉若英陪他喝酒。
劉若英舉辦演唱會2015。他猶豫著要不要邀請朱旭老人,但還是自己來了。演出當天,他去後臺給劉若英送花,笑她穿著什麽。
▲朱旭在劉若英演唱會後臺|來源:微博,劉若英
劉若英問他:“好看嗎?”他瞇著眼睛笑著說:“好看是好看,只是不知道是什麽。”那時候,朱旭的身體壹天比壹天差。
2018年9月,在《光陰似箭》故事上演後的第15天,朱旭先生辭世,享年88歲。
走後,文失去了父親。
陳誌遠也離開了,黃磊失去了他的導師。
那天早上,鋼琴曲常常在我耳邊回蕩,但彈琴的人已經不在了。陳誌遠離開後,黃磊再也沒有公開演唱過。
▲來源:《向往的生活》
人聚了再走,隨著劇中人的離去,流年的故事也不再完整。
黃磊成了好爸爸,劉若英娶了老婆,他們的時光也就走到了盡頭。
但是,黃磊永遠記得離開烏鎮的那壹天。他最後壹個離開烏鎮。那壹天,他帶著燈和助理導遊走遍了烏鎮。“那是帶著告別壹個時代的感覺。走之前,我們把名字刻在烏鎮的石板上。”
我離開的時候,烏鎮周圍已經圈了很多工地,高高的腳手架依稀可見。當地政府決定在其周圍建造壹些購物中心,以吸引投資和發展旅遊業。
那時候黃磊還不知道《物是人非如水》會是最後壹部捕捉烏鎮原始生態的電視劇。
他不知道古典主義在下壹個時代會成為越來越稀缺的資源。
壹些參考資料:
1.“詩意江南”的影像建構——1990以來江南古鎮影視研究,蔔靈賢。
2.殘酷與美麗——電視劇賞析》,影評。
3.從新文人戲劇現象看銀幕精英文化。
4.當代郭謙烏鎮文化研究。
5.《電視劇創作特征分析》,王渺。
6.張帆新文人戲劇研究。
7.黃磊<時光飛逝> :夢幻的風景和詩意的愛情,新快報。
8.黃磊:我和劉若英是第四種情感,早間新聞。
9.“奶茶”的事情,萬小刀。
圖像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