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山寺是國保寺的前身。國保寺所在的那座山叫靈山。相傳東漢時,驃騎將軍張儀和他的兒子張其芳隱居於此。這座山也叫驃騎山。《四明潭柘寺》記載“山之西,群峰相連,狀如鞍子,又名‘馬鞍山’,是官府治後的鎮山”。“此山在漢朝時,將軍張儀隱居於此,又名驪山。山脈從東南的加田橋到東北的銀江北岸的青墩,由政府扶持。”靈山和鄯善* * *是伊尹東部的外部保護。據《吳越春秋》記載,東漢時,壹位古代的高級將領(排名僅次於將軍,是漢代的高級武官)張儀也被派往“水軍討伐東甌”(見《太蘭》佚文,引自《東關漢紀》)。他們死後,他們的房子被建成壹座寺廟,叫靈山寺。現存的驃騎山、驃騎將軍廟、戚繼平(國保廟東墻外900平方米,古樹參天)、景全驃騎,足以顯示人們對這對父子隱居於此的歷史痕跡的紀念。唐武宗會昌五年(845年),毀佛寺。靈山寺被毀。會昌六年,李嚴死,陳麗(玄宗)繼位。大中元年(847年)四月,修復佛寺。根據目前的研究,除了寺廟記錄,我們應該獲得最原始的材料。《寶卿四明誌》和《宋元六誌·燕友四明誌》把國保寺的建立定在唐僖宗光明元年(880),其他資料也證明了這壹點。例如,與國保寺同時存在的還有北京的“國保寺”。歷史場景是唐僖宗·李習安(862-888)在鹹通十四年(873)被宦官即位,時年十二歲。佛教的勢力壹時難以復興,但連年遭受災害和旱災,黃巢、王獻之等農民起義頻繁爆發。光明元年,唐僖宗剛好18歲。當黃巢大軍逼近長安時,唐僖宗嚇壞了。唐僖宗突然祈求壹種潛在的力量來保護這個國家,所以他特意把它命名為“國保廟”。但雍正碑也記載了寺廟的修復時間。“比如宋誌平二年(1064)到214年,應該是唐李臣(玄宗)四年(850)。眾所周知,國保寺的創始人令人欽佩。龔克是郭寧寺的和尚,該寺創建於唐朝第五年(851)。但長安興福靈山寺的征收,在光明元年從未完成,直到光明元年九月才回到明州。所以靈山寺的修復應該有壹個歷史過程,雍正碑的記載也是合理的。可以說,靈山寺的修復可以從851算起。至於龔克帶刺史的那壹年,我們不知道譚躍徐彪等人是否去了長安。他們經過關東(註:漢唐都城在今陜西,函谷關或潼關以東地區稱為關東),關東大旱。妳可以“跪下念佛蓮華經,還沒完,大雨滂沱,五谷萌動,得民心。“有演出就傳喚。”龔克以修復靈山寺為請求,玄宗同意,並請龔克在長安鴻福寺(唐玄奘取經歸來,高僧下榻之地)講學五經,約三個月,還講學尼龍篇,名聲大振。所以唐僖宗非常高興。他給了龔克紫衣壹件長袍,以保護國家,並允許他回到山上建立壹座寺廟。這就產生了壹個時間段。
唐光明元年九月,龔克回到明州。然後,他“復建廟,築槐樹林之柱,粉碎凈塵,巧勝眾敗,發大財。”同年11月,黃巢軍隊仍占領長安,迫使唐僖宗逃入蜀。“保家衛國”這個詞最終並沒有給唐僖宗帶來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