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Sheri原創
鵝湖山下,稻子肥沃,江豚和雞住在對面。天色已晚,桑樹的影子越來越長,春天的盛宴漸漸散去,醉漢在家人的攙扶下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2.欣賞
“鵝湖山下,稻子肥美,江豚半掩。”詩的開頭並沒有寫“社日”這個話題,而是從村裏的景色寫起,沒有寫住在村裏的人。“半掩門”這個詞意味著村民們不在家,門是半掩著的。可見民風淳厚,豐富多彩,同時又寓意著每壹個村民都參與到社日之中,巧妙地將詩詞過渡到後聯。
“桑哲影散春社,家家醉人。”這兩句話描述了社會分手後的情況。詩中沒有描寫歡慶的熱鬧歡樂的場面,而是用特寫鏡頭選取高潮之後的結尾來表達。它們創意獨特,手法精妙,回味悠長,生活趣味極高,壹直廣受歡迎。
作者和社交日簡介:
65438+
這首詩的作者是唐代詩人王甲,用詞很有壹套。他叫壽素,祖籍蒲忠(今陜西永濟)。唐代詩人,禮部官員袁外郎。詩友是鄭谷和司空圖。王甲早年生活在農村,以詩歌頗有名氣。據《唐才子傳註》記載,唐宗中和元年(881)秋至第三年春,王甲赴川做學問,未果。
後來在大順元年(890年)擔任學校圖書管理員,最後棄官隱居。王甲有詩集6卷,現已失傳,有7首詩存《全唐詩》。司空圖對他的詩評價很高,說“五言所得,勝於思而思,是詩人的最愛”。
2.社交日簡介
社日節,別名土地生日,是中國壹個古老的傳統節日,分為春會和秋會。在古代,社交日的節日是根據幹支的歷法來確定的。後來由於歷法的變化,節日由農歷決定。春社按立春後第五天計算,壹般在農歷二月初二左右,秋社按立秋後第五天計算,大約在新谷出現的農歷八月。
古代把土地神和祭祀他們的地方稱為“社”。根據中國的民間習俗,每當播種或收獲季節,農民們都要成立俱樂部來祭祀、祈禱或獎勵土地神。春社主要是祈求土地神保佑農業豐收,秋社則是為了豐收感謝神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