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隔壹層紙
劉半農
屋子裏攏著爐火,
老爺吩咐開窗買水果,
說“天氣不冷火太熱,
別任它烤壞了我。”
屋子外躺著壹個叫花子,
咬緊了牙齒對北風喊“要死!”
可憐屋外與屋裏,
相隔只有壹層薄紙!
(選自《新青年》第4卷第1號)
賞析
對比是詩歌藝術常用的表現手法。構成對比,必須是在形態和性質上完全相反的事物。杜甫的著名詩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正是描寫性質特點完全相反的兩種事物而形成強烈的對比。《相隔壹層紙》表現的生活內容也具有對比的性質。
詩中展現了兩種不同的生活和感受。富人家的老爺,冬天在屋子裏攏著爐火,暖烘烘的,不僅感覺不到寒冷,反而覺得屋裏太熱,生怕爐火烤壞了身子。在舊社會,這是剝削階級的生活。五、六兩句詩轉而描寫壹個饑寒交迫的叫花子的處境,他躺在屋子外面,受到凜冽的北風侵襲,凍得要死,不斷發出 *** 和叫喊。這時,他多麽渴望有壹個遮風和取暖的地方,但實際上這只能是幻想。詩的末尾兩句抒寫了詩人的感受:屋子裏的老爺和屋外的叫花子,他們的境遇有著天壤之別,而這種差別僅僅相隔壹層紙!貧與富,冷與熱,兩種生活和感受形成了反差,構成了十分強烈的對比。這兩句詩也滿蓄著詩人對不公平的社會現實的不滿和義憤。
這首詩是我國五四新文學運動初期產生的白話詩之壹。在詩的語言上,不追求辭藻的華麗,而是力求表現得真切、淺顯、平易。詩的節奏也鮮明有力。特別是結尾壹句,節奏達到了最強音,既呼應了詩的題目,又深化了詩的主題。
(伍夫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