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道陵,原名張玲,生活在四川,在何銘學習道教。他根據《太平經》撰寫道教書籍,自稱由太上老君口述,並根據巴蜀地區少數民族的原始宗教信仰,以老子為教主,以《道德經》為經典,創立了“五米豆道”,又稱“石天道”,被後人尊為天師。傳說道教大師張道陵晚年出現在青城山,在此出山。從此,青城山成了石天道的祖庭,全國各地的石天都來青城山祭祖庭。石天道教經過石天及其後裔在張玲的創造和發展,逐漸傳播到全國各地。金代以後,道教在山裏興盛起來。鼎盛時期有道觀70余座,景點108處。晉隋時期,石天道教出現了北石天道、南石天道的興起和地區性宗派的出現。青城山是南天師道的正統門派。
唐朝末年,著名道士杜光庭來到青城山,石天道教傳統與上清道學結合。上清道學宣稱道學的修煉可以上升到“清天”,高於舊石天道學的理想“太清境界”。杜光庭後來在前蜀皇帝王建手下做官,做了尚書侍郎,光祿大夫。他被封為國之棟梁蔡國公,晚年在青城山住了近30年。他著書立說,對道教的發展影響很大。
明代青城山道教屬於全真道龍門派。全真教不同於原來的石天鄭錚,它主張和尚要出家,住寺廟要當道士,不娶妻,不吃葷腥,自創壹套修行方法,修身養性,清靜無為。住在山裏的道士自然更註重寺廟的維護和山林的培育。明朝末年,戰亂不斷,道士逃亡。直到清康熙八年,武當山全真道龍門派道士陳慶覺來到青城山主持教育事務,才再次改變了局面。目前,青城山的道教屬於全真道龍門派的淡臺碧洞派。青城山自古被譽為“青城山靜於世”。唐杜甫在壹首詩中寫道:“作青城客,不吐青城。出於對張任山的熱愛,丹梯已經接近隱居了”還有,“張祠堂大氣,打算住最高峰。”這些著名的詩歌表達了他們對青城山的感情。唐代詩人岑參、錢起、賈島,宋代詩人陸遊、範成大都寫過青城山的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