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以為孩子的世界簡單,其實正因為她沒有成人的規則束縛,所以思維發散,角度別致,說出的話,做出的事,雖與妳的想象差距很大,但更具有活力,洋溢著生命的朝氣。
如果妳有孩子,可以靜下心來陪孩子閱讀這本書《給孩子們的詩》。妳會發現,孩子的世界純粹、有趣。
這本書選錄了壹些孩子無意作的詩,也選錄了詩人從孩子的角度寫的詩,均充滿童真。現挑出幾首我覺得有趣的詩,與大家分享。
這是壹首詩,但也不像壹首詩,且不管它的體例,單純從內容解讀,妳會發現壹個另類世界。原來眼睛是黑色的是另有解釋的,就是被太陽曬黑的。
這讓我想起顧城的那首經典詩歌。“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來尋找光明”。這首詩壹樣簡短,不過立意更高。但兩者,還是有異曲同工之妙。
四歲的孩子,還分不清自己與這個世界的關系,他的思維是,自己看不到自己的模樣,那麽自己就不見了,媽媽也會因此找不到自己。為此,他還會哭起來,為與爸媽分開而焦慮、害怕。
就像他們躲貓貓壹樣,他們認為遮住了自己的眼睛,別人就看不到自己了。或者只要藏起自己的頭,身體暴露在外面也沒關系。這樣的思維方式,在大人看來是傻,其實他只是還沒有認清自己的存在特性而已。
這讓我想起看過的壹部電視劇,他們頭頂壹盆栽,就認為是隱身,別人便看不到自己。豈不是有相似之處?妙哉。
這是本書我最喜歡的壹首詩,因為我相信,我的孩子在進入我的肚子之前,已經在天上挑中了我,所以這輩子成了我的女兒。
如果把孩子的形成,生硬地說成是精子與卵子的結合,那多無趣,也缺少人情味,這麽壹說,倒真像是壹眼認定的緣分。如果可以,我也想挑孩子,壹眼看到妳,覺得妳特別可愛,有股熟悉的味道,於是我倆就成了母女。
哦,多有趣。
從這首詩,妳會重新認識太陽和月亮。太陽就像壹個嘮叨婆,而月亮則像個受氣包。是否覺得這個畫面似曾相識?對了,像極了妳的爸爸媽媽。
太陽成了壹個極為普通的凡人,月亮也有了凡人的氣息,它們充滿了煙火的味道。事實如何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們在孩子的想象下,已經等同於人類。
妳見過這麽話癆的太陽嗎?
在孩子的世界裏,任何東西都可以種在地下,然後等著豐收。這個小朋友認為,大象是由落葉種下,從樹上長出來的。這就是他認為的世界。妳要狠狠地訓斥他嗎?“胡說!大象是它媽媽生下來的。”妳是對的,但也扼殺了他的想象力,限制了他的思維。
這也讓我想起,小學課本上的小貓種魚,還有皮諾曹種金幣。或許他可能被騙,但我們可以在保護的範圍內,讓他自由想象,天馬行空,無所顧忌。因為長大了,他自然就知道了。
看到這首詩,尤其是最後壹句,不禁捧腹大笑。孩子是怎麽想到的,竟然會認為青菜在肚子裏遊泳?如果是大人,根本不會思考這個問題,不過就是在胃裏被消化了。
但是他的小腦袋瓜可不懂這些,他認為在有水的地方就能遊泳,青菜也可以。
又想起最近看的《爸爸去哪兒5》,杜江在煎雞蛋的時候,嗯哼在壹旁問,雞蛋會痛嗎?是啊,大火燒著它,把它燒熟了,應該會痛吧。杜江回答,應該不會,能夠被小朋友吃,它應該很開心。我覺得杜江回答得很好,有些食物天生的命運就是這樣,無力改變,就只能換個角度去思考。
雞蛋本來是有生命的,青菜也是。但我們不能因為心疼它們的命運,自己就不吃飯了吧。這種轉嫁的方法,或許能讓孩子不那麽痛苦。
在孩子眼裏,每年春夏秋冬的變換,是因為風太健忘,每年都要從頭到尾地吹壹遍。孩子把風想成了壹個真實的人。應該是個老爺爺吧,不然記性不會這麽差。
他們的認知是,所有事物都與自己壹樣,有生命,有思想。我覺得孩子不應過早接觸百科全書,雖然科學的世界也引人入勝,但畢竟乏味。讓他對這個世界多壹點想象,這個世界也能因此美好幾分。
在大孩子眼裏,世界已經沒有那麽可愛,這壹點也讓我們心疼,本來他向往天空,但是“老師”這個形象把他的所有美好幻想都給打碎了。可見在生活中,學習上,他對老師是不喜的。
想要壹個沒有老師的世界,是很自由,但並非好事。我們讀皮諾曹去玩兒國的那段故事,或許便能明白,過度的自由是不可能的,還潛藏著危險,只有勤勞正直,才能做壹個受大家歡迎的人。
孩子有這些小煩惱,很正常,也是成長必經階段,度過了就好了。多年後,或許妳還會感謝老師曾教給妳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