蔔算子.詠梅 陸遊 驛外斷橋邊 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 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 壹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塵 只有香如故. 蔔算子·詠梅 毛澤東 壹九六壹年十二月 讀陸遊詠梅詞,反其義而用之。
風雨送春歸, 飛雪迎春到, 已是懸崖百丈冰, 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 只把春來報。
待到山花爛漫時, 她在叢中笑。 雪梅 盧梅坡 梅雪爭春未肯降 騷人閣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 雪卻輸梅壹段香 有梅無雪不精神 有雪無詩俗了人 日暮詩成天又雪 與梅井作十分春 梅 王淇 不受塵埃半點侵 竹籬茅舍自甘心 只因誤識林和靖 惹得詩人說到今 梅花 林逋 眾芳搖落獨鮮妍 占斷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 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 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 不須檀板***金樽 寒夜 杜小山 寒夜客來茶當酒 竹爐湯沸火初紅 尋常壹樣窗前月 才有梅花便不同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陸遊 三萬裏河東入海, 五千仞嶽上摩天。
遺民淚盡胡塵裏, 南望王師又壹年。 靜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逢入京使 岑參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幹。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歷代梅花詩 歷代梅花詩 贈範曄 陸凱 南朝 宋 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
江南無所有,聊贈壹枝春。 山園小梅 林和靖 唐 眾芳搖落獨喧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擅板***金樽。 梅 王安石 墻角數枝梅, 淩寒獨自開。
遙知不足雪 ,為有暗香來。 與薛肇明弈棋賭梅花詩輸壹首 王安石 華發尋春喜見梅, 壹株臨路雪倍堆。
鳳城南陌他年憶, 香杳難隨驛使來。 憶梅 李商隱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華。
寒梅最堪恨,長作去年花。 “水調歌頭·詠竹” 錢樟明 有節骨乃堅,無心品自端。
幾經狂風驟雨,寧折不易彎。 依舊四季翠綠,不與群芳爭艷, 揚首望青天 默默無聞處,蕭瑟多昂然。
勇破身,樂捐軀,毫無怨。 樓臺庭柱,牧笛洞蕭入垂簾。
造福何論早晚? 成材勿計後,鱗爪遍人間。 生來不為已,只求把身獻。
七律·答友人 毛澤東 1961年 九嶷山上白雲飛,帝子乘風下翠微。 斑竹壹枝千滴淚,紅霞萬朵百年衣。
洞庭波湧連天雪,長島人歌動地詩。 我欲因之夢寥廓,芙蓉國裏盡朝暉。
病中見窗外竹感賦 董必武 1952年3月4日 竹葉青青不肯黃,枝條楚楚耐嚴霜。 昭蘇萬物春風裏,更有筍尖出土忙。
題竹 葉劍英 1963年 彩筆淩雲畫溢思,虛心勁節是吾師; 人生貴有胸中竹,經得艱難考驗時。 詠竹 方誌敏 雪壓竹頭低,低下欲沾泥, 壹輪紅日起,依舊與天齊。
竹 (題畫詩) 鄧拓 階前老老蒼蒼竹,卻喜長年衍萬竿, 最是虛心留勁節,久經風雨不知寒。 歲寒三友 (題畫詩) 陶行知 萬松嶺上松,鼓蕩天風, 震動昆侖第壹峰。
千軍萬馬波濤怒;海出山中。 竹綠梅花紅,轉戰西東, 爭取最後五分鐘,百草千花休閑笑, 且待三冬。
以下為於謙的詩暮春客途即景 雨中紅綻桃千樹, 風外青搖柳萬條。 借問春光誰管領? 壹雙蝴蝶過溪橋。
這首詩描繪是暖風芳草、紅桃青柳、清新秀麗之景,吐露的是個人感傷,體現的是詩人風致。 詠煤炭 鑿開混沌得烏金,藏蓄陽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爐照破夜沈沈。 鼎彜元賴生成力,鐵石猶存死後心。
但願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 石灰吟 千錘萬擊出深山, 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身碎骨渾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間。 荒村 村落甚荒涼,年年苦旱蝗。
老翁傭納債,稚子賣輸糧。 壁破風生屋,梁頹月墮床。
那知牧民者,不肯報災傷。 除夜宿太原寒甚 寄語天涯客, 輕寒底用愁。
春風來不遠, 只在屋東頭。 暮春遇雨 暖風吹雨浥輕塵, 滿地飛花斷送春。
莫上高樓凝望眼。 天涯芳草正愁人。
2.《竹石》的賞析,於謙的是於謙的是《石灰吟》。
賞析
這是壹首是在竹石圖上的題畫詩,作者詠的是竹石,但已不是對自然界竹石的壹般描寫,而是蘊含了作者深刻的思想感情。作者以物喻人,實寫竹子,贊頌的卻是人。詩人屹立的青山,堅硬的巖石為背景而基礎,說竹子“咬定青山”,“立根破巖”,“千磨萬擊”。“堅勁”則正是這個歷經風吹雨打的竹子和竹子所象征的人的真實寫照。因此,可以說,詩歌通過歌詠竹石,塑造了壹個百折不撓,頂天立地的強者的光輝形象。全詩清新流暢,感情真摯,語言雖然通俗但意義深刻而意味深長。
3.關於竹子的詩句無數春筍滿林生,柴門密掩斷行人。
會須上番看成竹,客至從嗔不出迎。 ――唐.杜甫《詠春筍》 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墻。
雨洗娟娟凈,風吹細細香。 ――唐.杜甫《詠竹》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
――宋.蘇軾《於潛僧綠筠軒》 好竹千竿翠,新泉壹勺水。 ――宋.陸遊 竹勁由來缺祥同,畫家雖巧也難工。
細看昨夜西風裏,若今瑯玕不向東。 ――明.徐渭《風竹》 細細的葉,疏疏的節; 雪壓不倒,風吹不折。
――清.鄭板橋《題墨竹圖》 以上列出只是壹小部分,具體請參考。
4.鄭板橋寫竹子的詩竹裏館 王維 獨坐幽篁裏,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竹裏館 裴迪 來過竹裏館,日與道相親。
出入惟山鳥,幽深無世人。 慈姥竹 李白 當塗縣北有慈姥山,積石俯江,岸壁峻絕,風濤洶湧。
其山產竹,圓體疏節,堪為簫管,聲中音律。 野竹攢石生,含煙映江島。
翠色落波深,虛聲帶寒早。 龍吟曾未聽,鳳曲吹應好。
不學蒲柳雕,貞心常自保。 嚴鄭公宅同詠竹 杜甫 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墻。
色侵書帙晚,陰過酒樽涼。 雨洗娟娟凈,風吹細細香。
但令無剪伐,會見拂雲長。 巽公院五詠苦竹橋 柳宗元 危橋屬幽徑,繚繞穿疏林。
迸籜分苦節,輕籜抱虛心。俯瞰涓涓流, 仰聆蕭蕭吟。
差池下煙日,嘲哲鳴山禽。諒無要津用,棲息有余陰。
竹徑 李得裕 野竹自成徑,繞溪三裏余。檀欒被層阜,蕭瑟映清渠。
日落見林靜,風行知谷虛。 田家故人少,誰肯***焚魚。
新竹 元稹 新篁才解籜,寒色已青蔥。冉冉飄凝粉,蕭蕭漸引風。
扶疏多透日,寥落未成叢。惟有團團節,堅貞大小同。
新栽竹 白居易 佐邑意不適,閉門秋草生。何以娛野性,種竹百余莖。
見此激上色,憶得山中情。 有時公事暇,盡日繞欄行。
勿言根未固,勿言陰未成。已覺庭宇內,梢梢有余清。
最愛返窗臥,秋風枝有聲。 酬人雨後玩竹 薛濤 南天春雨時,那鑒雪霜姿。
眾類亦雲茂,虛心寧自持。 多留晉賢醉,早伴舜妃悲。
晚歲君能賞,蒼蒼盡節奇。 同郭參謀崔仆射淮南節度使廳前竹 劉長卿 昔種梁王苑,今移漢將壇。
蒙籠低冕過,青翠卷簾看。 得地移根遠,經霜抱節難。
開花成鳳實,嫩筍長漁竿。 靄靄軍容靜,蕭蕭郡宇寬。
細音和角暮,疏影上門寒。 湘浦何年變,山陽幾處殘。
不知軒屏側,歲晚對袁安。 洗然弟竹亭 孟浩然 吾與二三子,平生結交深。
具懷鴻鵠誌,苦有 鳥 鳥心。 逸氣假毫翰,清風在竹林。
達是酒中趣,琴上偶然音。 葺夷陵幽居 李涉 負郭依山壹徑深,萬竿如束翠沈沈。
從來愛物多成癖,辛苦移家為竹林 苦篁調嘯引 李賀 誰說軒轅在時事,伶倫采竹二十四。伶倫采之自昆丘,軒轅詔遺中分作十二。
伶倫以之正音律,軒轅以之調元氣。 當時黃帝上天時,二十三管鹹相隨。
唯留壹管人間吹,無得不能得此管,此管沈埋虞舜祠。 玩友人庭竹 施肩吾 曾去旋州看種玉,那似君家滿庭竹。
客來不用呼清風,此處掛冠涼自足。 新竹 韓愈 筍添南階竹,日日成清 。
縹節已儲霜,黃苞猶掩翠。 出欄出五六,當戶羅三四。
高標淩秋嚴,貞色奪春媚。 稀生巧補林,迸出疑爭地。
縱橫乍依行,爛漫忽無次。 風枝未飄吹,露粉先含淚。
何人可攜玩,清景空瞪視。 題劉秀才新竹 杜牧 數莖幽玉色,曉夕翠煙分。
聲破寒窗夢,根穿綠蘚紋。 漸籠當檻日,欲礙入簾雲。
不是山陰客,何人愛此君。 初食筍呈座中 李商隱 嫩籜香苞初出林,五陵論價重如金。
皇都陸海應無數,忍剪淩雲壹寸心。 題鄭長侍廳前竹 賈島 綠竹臨詩酒,嬋娟思不窮。
亂枝低積雪,繁葉亞寒風。 蕭颯疑泉過,縈回有徑同。
侵庭根出土,隔壁筍成叢。 竦影紗窗外,清音室瑟中。
卷簾終日看,欹枕幾秋同。 萬頃歌王子,千竿伴阮公。
露光憐片片,雨澗愛蒙蒙。 解谷蠻湖北,湘川霸水東。
何如軒檻側,蒼翠裊長空。 官舍竹 王禹稱 誰種瀟瀟數百竿,伴吟偏稱作閑官。
不隨夭艷爭春色,獨守孤貞待歲寒。 聲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歡。
明年縱便量移去,猶得今冬雪裏看。 庭竹 釋智圓 移去群花種此君,滿庭寒翠更無塵。
暑天閑繞煩襟盡,猶有清風借四鄰。 詠金竹 蔣堂 百鎰先寒壹徑深,潛疑造化鑄成林。
貪夫或有憑欄者,不見修篁但見金。 竹 宋祁 修修梢出類,辭卑不肯叢。
有節天容直,無心道與空。 紫竹 梅堯臣 西南產修竹,色異東筠綠。
裁簫映檀唇,引枝宜鳳宿。 移從幾千裏,不改生幽谷。
種竹齋 司馬光 吾愛王子猷,借齋也種竹。壹日不可無,瀟灑常在目。
雪霜徒自白,柯葉不改綠。殊勝石季倫,珊瑚滿金谷。
華藏院此君亭詠竹 王安石 壹徑森然四座涼,殘陰餘韻去何長。人憐直節生來瘦,自許高材老更剛。
曾與蒿藜同雨露,終隨松柏到冰霜。煩君惜取根株在,欲乞伶倫學鳳凰。
5.《石灰吟》於謙僅僅是在贊美石灰石和竹子嗎石灰吟表面僅僅只是贊美石灰,但是更是比喻那些那些清官。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5在人間。
詩詞註釋
1.石灰吟:贊頌石灰。吟:吟頌。指古代詩歌體裁的壹種名稱(古代詩歌的壹種形式)。
2.千錘萬鑿:無數次的錘擊開鑿,形容開采石灰非常艱難。千、萬:虛詞,形容很多。錘:錘打。鑿:開鑿。
3.若等閑:好像很平常的事情。若:好像、好似;等閑:平常,輕松。
4.渾:全。
5.清白:指石灰潔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節操。人間:人世間。
詩句譯文
(石灰石)只有經過千萬次錘打才能從深山裏開采出來。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燒當作很平常的壹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懼怕,甘願把壹身清白留在人世間。
6.竹石含蓄地表達了於謙的什麽高尚情操竹 石
(清)鄭 燮
咬 定 青 山 不 放 松 ,
立 根 原 在 破 巖 中 。
千 磨 萬 擊 還 堅 勁 ,
任 爾 東 西 南 北 風 。
[作者簡介]
鄭燮(音謝)(1693-1765),字克柔,號板橋,興化(今江蘇省興化縣)人,清代著名書畫家。
這首詩著力表現了竹子那頑強而又執著的品佳。既是贊美了巖竹的題畫詩,也是壹首詠物詩,開頭用“咬定”二字,把巖竹擬人化,已傳達出它的風神;後兩句進壹步寫巖竹的品格,她經過了無數次的磨難,長就了壹身特別挺拔的豐姿,決不懼怕來自東西南北的狂風。鄭燮不但詠竹詩美,而且畫出的竹子也栩栩如生,用他的話說是“畫竹子以慰天下勞人”。所以這首詩表面上寫竹,其實是寫人,寫作者自己那種正直倔強的性格,決不向任何邪惡勢力低頭的高傲風骨。同時,這首詩也能給我們以生命的感動,曲折惡劣的環境中,戰勝困難,面對現實,像巖竹壹樣剛強勇敢。
石灰吟(於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大意:經過千錘萬鑿從深山裏開采出來的石頭,對烈火的焚燒看得平平常常。只要能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世界上,粉身碎骨也不怕。全詩表現了詩人不畏艱險、不怕犧牲,在人生道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
傳說這是於謙12歲時的作品。詩中借詠石灰,表現了自己不畏艱難、堅貞不屈,甘為民眾的利益作犧牲的高尚精神。首句寫開采石灰巖的艱難困苦,說明石灰從出世時即經受磨煉。次句寫石灰在燒制過程中要經過烈火煆燒,面對嚴酷考驗,卻從容自若,處之淡然。“烈火焚燒”與“若等閑”,鮮明對照,更襯托出石灰的頑強。後兩句借石灰之口,壹語雙關,表示出作者不怕犧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潔品格在人間的追求。詩中運用了擬人、借喻等手法,形象生動,語言也鏗鏘有力。
7.誰知道描寫石灰,竹子,梅花的詩石灰吟
於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
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身碎骨渾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間。
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墻。
雨洗娟娟凈,風吹細細香。
――唐.杜甫《詠竹》
陸遊原詞蔔算子 詠梅
驛外斷橋邊,
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
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
壹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輾作塵,
只有香如故。
8.有關竹子的古詩(除了《竹石》)詠竹 (齊。
謝眺) 窗前壹叢竹,清翠獨言奇。 南條交北葉,新筍雜故枝。
月光疏已密,風聲起復垂。 青扈飛不礙,黃口獨相窺。
但恨從風籜,根株長相離。 竹 (梁。
劉孝先) 竹生空野外,梢雲聳百尋。 無人賞高節,徒自抱貞心。
恥染湘妃淚,羞入上宮琴。 誰人制長笛,當為吐龍吟。
賦得階前嫩竹 (陳 。 張正見) 翠雲梢雲自結叢,輕花嫩筍欲淩空。
砌曲橫枝屢解籜,階來疏葉強來風。 欲知抱節成龍處,當於山路葛陂中。
詠竹 (唐。李嶠) 高簳楚江濆,嬋娟含曙氣。
白花搖風影,青節動龍文。 葉掃東南日,枝捎西北雲。
誰知湘水上,流淚獨思君。 郡齋左偏栽竹百余詩 (唐 。
令狐楚) 齋居栽竹北窗邊,素壁新開映碧鮮。 青藹近當行藥處,綠陰深到臥帷前。
風驚曉葉如聞雨,月過春枝似帶煙。 老子憶山心暫緩,退公閑坐對嬋娟。
秋日白沙館對竹 (唐 。 許渾) 蕭蕭淩雪霜,濃翠異三湘。
疏影月移壁,寒聲風滿堂。 卷簾秋更早,高枕夜偏長。
忽憶秦溪路,萬竿今正涼。 初食筍呈座中 (唐 。
李商隱) 嫩籜香苞初出林,於陵論價重如金。 皇都陸海應無數,忍剪淩雲壹寸金。
詠竹 (唐。鄭谷) 宜煙宜雨又宜風,拂水藏村復間松。
移得蕭騷從遠寺,洗來疏凈見前峰。 侵階蘚拆春芽迸,繞徑莎微夏蔭濃。
誣賴杏花多意緒,數枝穿翠好相容。 竹風 (唐。
唐彥謙) 竹映風窗數陣斜,---人愁坐思無涯。 夜來留得江湖夢,全為乾聲似荻花。
春日山中竹 (唐。 裴說) 數竿蒼翠擬龍形,峭拔須教此地生。
無限野花開不得,半山寒色與春爭。 詠竹 (唐。
張必) 樹色連雲萬葉開,王孫不厭滿庭載。 淩霜盡節無人見,終日虛心待鳳來。
誰許風流添興詠,自憐瀟灑出塵埃。 朱門處處多閑地,正好移雲撫翠苔。
霜筠亭 (宋。蘇軾) 解籜新篁不自持,嬋娟已有歲寒姿。
要看凜凜霜前意,須待秋風粉落時。 賦園中所有 (宋。
蘇轍) 寒地竹不生,雖生常若病。 斸根種幽砌,開葉何已猛。
嬋娟冰雪姿,散亂風日影。 繁華見孤深,壹個敵千頃。
令人憶江上,森聳緣崖勁。 無風籜自飄,策策鳴荒徑。
新竹 (宋。楊萬裏) 東風弄巧補殘山,壹夜吹添玉數竿。
半脫錦衣猶半著,籜龍未信怯春寒。 詠東湖新竹 (宋。
陸遊) 插棘編籬謹護持,養成寒碧映淪漪。 清風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籜時聞聲簌簌,放梢初見葉離離。 官閑我欲頻來此,枕簟仍教到處隨。
野竹 (元。 吳鎮) 野竹野竹絕可愛,枝葉扶疏有真態。
生平素守遠荊榛,走壁懸崖穿石埭。 虛心抱節山之河,清風白月聊婆娑。
寒梢千尺將如何,渭川淇澳風煙多。 新筍歌 (明。
嶽岱) 滿林黃鳥不勝啼,林下新筍與人齊。 春風閉門走山兔,白晝露滴驚竹雞。
雨中三日春已過,又近石床添幾個。 競將頭角向青雲,不管階前綠苔破。
竹石 (清。 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竹 (清。
鄭燮) 壹節復壹節,千枝攢萬葉。 我自不開花,免撩蜂與蝶。
竹 唐·李賀 入水文光動,抽空綠影春。 露華生筍徑,苔色拂霜根。
織可承香汗,栽堪釣綿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