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中國歷史上姓沈的文學家有哪些啊

中國歷史上姓沈的文學家有哪些啊

沈姓始祖冉季載

沈姓源出於姬姓,為黃帝之後裔,在周朝初年,武王死後,年幼的成王繼位,由叔叔周公旦攝政。

當時的三監(武王以邶封震叔,以庸封管叔,以衛封蔡叔,以監殷民,稱為三監)很是不服,商王紂之子武庚乘機勾結三監,聯合東方夷族進行反叛。

周公旦組織軍隊進行征伐,最終平息了叛亂。

季載(周文王第十子)因在此次平叛中立下大功,周公於是將這位有才幹的弟弟舉為周天子的司空,成王後又將其叔季載封於沈國,又名聃國。

“聃”可寫作“冉”,古時的冉、沈讀音相同,所以季載又稱冉季載。

春秋時,聃國被晉(今屬山西)滅掉,季載後代逃至楚國,為不忘亡國之痛,從此便以國為姓,稱為沈姓。

冉季載從而成了沈姓的得姓始祖。

沈姓其他歷史名人

沈 約:南北朝梁文學家、史學家、聲律學家。

他是《二十四史》中《宋書》的作者。

他首創“四聲”之說(把每個字分為平、上、去、入),指出如何運用聲調變化,能使詩歌動聽,講求聲律對仗,推動詩歌走向格律化,在文學史上是壹個重要的創新。

著有《晉書》、《四聲譜》等書。

今天的國語註音符號,就是以《四聲譜》演變而來的。

沈 括:浙江錢塘(今杭州)人,北宋科學家,他所著《夢溪筆談》記載了其在天文、數學、礦業、醫藥、生物、物理等多方面成就,為後世科學進壹步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他本人是壹位博學多才的科學家,著有《良方》、《長興集》等傳世。

沈 周:明代畫家。

博覽群書,文學左氏,詩擬白居易、蘇軾、陸遊,字仿黃庭堅。

擅畫山水,多江南山川、園林景物,師法董源、巨然、黃工望。

兼工花卉、鳥獸、人物。

為明代吳門畫派四家之壹。

為人耿直,不應科舉,長期從事繪畫和詩文創作。

名重於明代中葉畫壇,與文徵明、唐寅、仇英合稱“明四家”。

著有《石田集》、《江南春詞》、《石田詩鈔》、《石田雜記》等。

沈 和:字和甫,杭州人,戲曲作家。

能詞翰,善談謔,兼明音律。

《錄鬼簿》載:“後居江州(九江),近年方卒,江西稱為蠻子關漢卿者是也。

”著雜劇《祈甘雨貨郎朱蛇記》、《徐駙馬樂昌分鏡記》、《鄭玉蛾燕山逢故人》、《鬧法場郭興何楊》、《歡喜冤家》等五種。

以上種種元曲的問世,不僅繁榮了江西的雜劇活動,而且因其內容大多為歷史題材,對明代弋陽腔連臺本戲的形成和發展均產生了壹定影響。

所作雜劇時人稱為“蠻子關漢卿”。

沈 仕:字懋學(1488-1565),又字子登,號青門山人,明代浙江省仁和(今杭州市)人,散曲家、畫家,能詩,善畫花鳥山水。

其散曲多描寫艷情及享樂生活,內容庸俗。

當時稱為“青門體”。

著有散曲集《唾窗絨》等。

沈 璟:明代吳江(今屬江蘇省)人,戲曲理論家,戲曲作家,曾官至吏部員外郎,光祿寺丞等職。

致力戲曲聲律研究,形成“吳 *** ”,沈氏壹族從事詞曲研究,創作***延衍11代17人,蔚然大觀。

沈 鵬:中國當代著名書法家、美術評論家、詩人、編輯出版家。

齋名介居。

1931年9月出生於江蘇江陰。

幼年始習字畫。

入大學後攻讀文學,又學新聞專業。

現任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人民美術出版社藝術委員會顧問等。

書法長行草,有強烈的時代風貌與個人風格,書體兼及隸、楷多種面貌,受到國內外高度評價。

著作有《書畫評論》、《沈鵬書畫談》、《三余吟草》、《當代書法家精品訂·沈鵬卷》、《草書千字文》等。

主持和手編的書刊達500種以上。

沈法興:隋末唐初湖州武康(今浙江省德清西)人,隋末梁王。

出身於江南世家,任吳興郡守,打著為楊廣報仇的旗號聚眾造反,靠著家族的號召力,短時間內就發展到七萬余人,並占領了江都南方重鎮毗陵。

杜伏威據厲陽,李子通據海陵,沈法興據毗陵,三大勢力都對江都虎視眈眈,後為李子通擊敗。

沈慶之:字弘先,南北朝時期吳興武康(今浙江德清武康鎮)人,宋朝著名將領、太尉,封始興郡公,曾在婁湖(今江蘇省南京市)廣置田產。

沈慶之從小就非常會打仗,常常打勝仗回來,後來他被封為“建武將軍”,專門負責防守邊疆。

沈亞之:唐代吳興人,文學家,元和進士,善文辭,且能詩,為李商隱所推許。

有作品《湘中怨辭》、《異夢錄》、《秦夢記》、《沈下賢集》等傳世。

沈佺期:河南省內黃人。

唐代著名詩人,擅長七言詩,詞藻華麗,律體嚴謹,與宋之問齊名,並稱“沈宋”。

曾官至太子少詹事情、修文館直學士。

對律詩體制的定型頗有影響。

沈既濟:唐代文學家,吳(郡治今江蘇蘇州市)人,長於史學,又善作小說。

撰有《建中實錄》10卷及傳奇小說《枕中記》《任氏傳》等。

其《枕中記》中記述了盧生在邯鄲住旅館的時候,借道士呂翁的枕頭用,夢到自己登科當了丞相,非常榮華,醒來店主所蒸發黃梁尚未煮熟,因悟富貴功名不過是做了壹個夢而已。

這就是“黃梁夢”的出處。

明代湯顯祖寫的雜劇《邯鄲記》即以它為題材寫成的。

沈傳師:字子言,唐代蘇州(今屬江蘇省)人,書法家,曾官至吏部侍郎,工書法。

唐德宗貞元(785-805)末舉進士,歷太子校書郎、翰林學士、中書舍人、湖南觀察使。

寶歷元年(825年)入拜尚書右丞、吏部侍郎。

工正、行、草,皆有楷法。

朱長文《續書斷》把它和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柳公權等並列為妙品。

宋歐陽修《六壹題跋》雲:“傳師書非壹體,放逸可愛。

”宋代米芾對他人的書法很少許可,但對沈傳師極為推崇。

說沈的書法“如龍遊天表,虎踞溪旁,精神自若,骨法清虛。

”人稱中唐以後沈書最佳,米芾自稱學大書以沈傳師為主。

陶宗儀《書史會要》稱其“善楷、隸、行、草,以書自名”。

傳世書跡有《羅池廟碑》、《遊道林嶽麓寺詩》、《柳州石井銘》等。

今存正書《羅池廟碑》拓本。

沈欽韓:字文起,號小宛,原籍浙江省潮州(今吳興),史學家,文學家,學問淵博,精史地之學,長於訓詁考證。

資秉極敏,而勤學甚至。

家綦貧,書值千錢即無力購致,假之藏書家,計日以還,輒寫其要,遂淹通群經。

尤長《禮》與《春秋》,熟於諸史誌,旁及百家,故記,官書,野乘,古今專集,匯集,類抄,劄記,究其條緒,悉歸於統。

故所為制舉文,沈博怪瑋,常人不能解。

沈德潛:江蘇長州人,清朝詩人,他主張作詩應符合理學原理,為擬古詩派代表,其作品《唐詩別裁》、《古詩源》為研究古詩發展的重要著作。

沈永年:字青原,江蘇省華亭人,清代畫家,所畫山水能得元代意趣。

沈鈞儒:浙江嘉興人,早年積極參加革命運動,多次組織群眾運動,為“七君子”之壹,解放後歷任中央人民 *** 委員、最高法院院長、全國人大副委員長、政協副主席等職,為我國的革命與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作出了卓越貢獻。

沈雁冰:筆名矛盾,浙江桐鄉人,著名革命文學家, *** 黨員,早年參加文學革命運動,解放後歷任我國文化部門重要職務。

他先後創作了《子夜》、《蝕》、《虹》、《春蠶》、《林家鋪子》等傑出的文學作品。

中國人民 *** 沈姓開國將軍生平簡介

沈啟賢少將

沈啟賢(1912-——),陜西省漢陰縣人。

1930年參加西北軍。

1936年由西北軍起義參加陜南抗日義勇軍第1軍,任參謀長。

1937年編入中國工農紅軍第15軍團,任第15軍團警衛團參謀長。

1937年加入中國 *** 。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115師344旅教導營營長,新編第4旅參謀長,新四軍第3師10旅29團團長,蘇北軍區淮海軍分區第壹支隊支隊長,新四軍第3師司令部參謀處處長。

解放戰爭時期,任吉江軍區參謀長,北滿軍區第4軍分區司令員、獨立第5師師長,東北人民 *** 第12縱隊36師師長,第四野戰軍49軍147師師長,145師師長。

中華人民***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 *** 第39軍參謀長,中國人民誌願軍第39軍參謀長,誌願軍空軍參謀長,回國後,任中國人民 *** 軍事學院空軍系副主任、主任,空軍學院副院長。

是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榮獲三級八壹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壹級解放勛章。

榮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和國二級國旗勛章。

1988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 *** 壹級紅星功勛榮譽章。

沈鴻林少將

沈鴻林(1910-——),山東省菏澤縣人。

1935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6年加入中國 *** 。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1930年闖關東,在山海關附近被東北軍抓兵,在110師4旅53團3營1連當兵,1931年當了班長。

1935年在陜西與紅軍作戰時被俘,參加中國工農紅軍,任紅壹方面軍2師2團2連班長。

參加了東征、西征和山城堡戰役。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115師343旅685團營長,新四軍獨立旅2團營長,山東軍區第1師2團參謀長。

參加了平型關戰鬥。

解放戰爭時期,任東北民主聯軍第1師補充團團長,第四野戰軍42軍155師465團團長。

參加了保衛四平和三下江南等戰役戰鬥。

中華人民***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 *** 155師副師長,中南軍區鐵道運輸司令部參謀長,1953年參加抗美援朝,任中國人民誌願軍鐵路工程9師師長,回國後,任中國人民 *** 鐵道兵214師師長,鐵道兵大興安嶺會戰指揮部副指揮兼工程部部長,大興安嶺指揮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參加荊江分洪和海南島國防工程建設。

為大興安嶺林區建設做出了貢獻。

後任鐵道兵學校校長,鐵道兵技術學校顧問。

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1964年晉升為少將軍銜。

榮獲八壹獎章、二級獨 立自由勛章、二級解放勛章。

1988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 *** 壹級紅星功勛榮譽章。

中國人民 *** 沈姓當代將軍生平簡介

沈濱義中將

沈濱義(1944.12-——),浙江省義烏縣人。

1964年12月參加中國人民 *** ,1966年12月加入中國 *** 。

1965年12月任中國人民 *** 海軍某部快艇電航兵。

1969年4月後任海軍快艇艇長、副中隊長、中隊長、副大隊長。

1975年3月入軍政大學軍事系學習。

1978年2月後任海軍快艇支隊參謀長、副支隊長、支隊長。

1980年9月入海軍學院合成指揮班學習。

1983年8月任海軍赴孟加拉國軍事學裝備專家組組長。

1985年8月任海軍福建基地參謀長。

1987年9月入**基本系學習。

1989年10月任海軍東海艦隊副參謀長。

1991年8月任海軍上海基地司令員。

1993年3月任 *** 總後勤部部長助理,1994年12月任 *** 總後勤部副部長。

1999年12月任 *** 海軍副司令員。

1988年9月被授予海軍大校軍銜,1990年晉升為海軍少將軍銜,1996年晉升為海軍中將軍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