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生不息》首播,完美致敬粵語經典
《聲生不息》首播,完美致敬粵語經典,4月24日晚,由TVB和湖南臺***同打造的音樂類綜藝節目《聲生不息》首播,芒果TV在中午播出第壹期後,6小時拿下全網熱度第三,《聲生不息》首播,完美致敬粵語經典。
《聲生不息》首播,完美致敬粵語經典1《執迷不悔》《大地》《遙遠的她》《卡拉永遠OK》,壹首接壹首的粵語經典,妳的DNA動了嗎?從來沒有想過,能看到壹檔以粵語歌為主題的音樂綜藝。如今《聲生不息》來了。
4月24日,湖南衛視與TVB聯合制作的音樂節目《聲生不息》首播。這檔節目的主題是港樂文化。節目邀請香港歌手,及內地知名歌手,以演唱粵語歌的形式,串聯起大家的記憶,感受那份獨特的音樂文化,向經典粵語歌致敬。
港樂和港劇壹樣存在於很多人的記憶中。港劇盛行的年代,同樣也是港樂的巔峰時期。兩者都成為壹代人的回憶。
《聲生不息》致敬經典,其實也是普通人在致敬自己曾經的人生。從這個層面看,節目更能引起關註。因此,這樣壹檔節目將成為2022年最強音綜,真正的王炸節目。
用情懷做節目構架,再次感受港樂文化,沒有人能拒絕。
從來沒有哪壹段音樂文化有如此的情懷。歌曲不但不會因為時間流逝而被遺忘,反而只要音樂壹響起,就會讓人不自覺地跟著吟唱。尤其是70後、80後對這種音樂文化情有獨鐘,這就是港樂。
音樂人楊坤曾說,現在的音樂市場在倒退,10年或者更久。音樂人的這種擔憂,其實普通人也能感受到。網絡上可以瞬間掀起壹股熱歌潮,可很多時候這種熱歌只會存在很短的壹段時間。
有很多音樂人為了短期的音樂效果、流量,創作“片段音樂”、“快餐音樂”,這種音樂形式的產生沒有任何積極意義,造成了現在音樂文化的尷尬。就像上面提到的,無論是音樂人還是普通人都能感覺到壹種音樂文化的倒退。
在這種現狀下,有情懷的音樂節目會更能引起***鳴。而《聲生不息》將情懷擺在大家面前,直接做壹個專題,這種形式沒有人可以拒絕。不過,這種專題形式似乎只有粵語經典更適合。這是有底蘊的音樂文化。
李健說,上世紀港樂文化的流行和詞作者有密不可分的關系。雖然當時很多歌曲都是翻唱,但本地的詞曲作者卻能將香港文化豐富到了歌詞中,形成壹種文化認同。
大家耳熟能詳的詞曲作者黃沾,創作出了《滄海壹聲笑》《我的中國心》《倩女幽魂》等無法超越的經典歌曲;而鄭國江的《偏偏喜歡妳》《風繼續吹》《漫步人生路》流傳至今。
那個時期的詞曲作者,有強烈的家國情懷,他們與金庸等文豪大家壹樣有創作作品的格局。同時,他們還具備很高的文化素養,歌詞風格向唐詩宋詞靠近。這些成為黃沾等人能夠創作出優秀作品的重要元素。
而如今的“快餐音樂”,與上世紀港樂文化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樣壹來,《聲生不息》節目的推出就顯得很有意義。同時,情懷為主的節目毫無疑問會引起壹代人的回憶殺,收視與口碑自然不用考慮。
湖南臺與TVB聯合制作,音綜平臺經驗豐富,為節目保駕護航。
《聲生不息》將成為最強音綜,也得益於制作平臺的口碑。湖南衛視向來以制作娛樂節目著稱。推出的娛樂節目,在國內向來首屈壹指。節目無論從創意,還是品質都得到了業內以及觀眾的認可,這成為不爭的事實。
拿2021年大熱綜藝《披荊斬棘的哥哥》來說,壹經播出就是斷層第壹。節目播出期間,幾乎壟斷了綜藝節目的所有熱門話題。也因為參加節目嘉賓的超高熱度,節目組立刻推出2檔衍生綜藝《大灣仔的夜》和《哥哥的滾燙人生》。同樣,衍生綜藝也在眾多綜藝中脫穎而出,口碑與收視雙豐收。
這也能說明,湖南臺推出的音綜總是能第壹時間洞察市場需求,成為觀眾最期待的節目。而《聲生不息》是湖南臺與TVB***同推出的節目,主題明確,制作團隊優中選優,這成為節目品質的保證。
邀請的節目嘉賓包括樂壇資深前輩,認可度很高,同時兼具新生代歌手。
首期節目中,香港樂壇資深前輩林子祥閃亮登場。同時亮相的嘉賓還有,葉倩文、李克勤、楊千嬅、李玟,以及在《披荊斬棘的哥哥》中備受喜愛的林曉峰。僅僅提到這些人的名字,他們的舞臺就值得期待。
內地歌手代表人物李健、毛不易、周筆暢等也將展示自己理解的粵語歌曲。當然,新生代歌手也積極參與到了節目中。劉惜君、單依純、安琦等人也要和樂壇前輩同場飆歌。
對於這些新生代歌手來說,《聲生不息》是他們的機會。節目的關註度高,曝光率高,壹定程度上形成了壹次強有力的宣發。剛剛出道的歌手,有時候也具備很強的音樂實力,但就是缺少舞臺。如果能把握住類似《聲生不息》這樣的舞臺機會,對於他們之後在音樂上的發展會很有幫助。
又是壹檔爺青回的節目,又是讓人淚目的舞臺,《聲生不息》壹播出就圈粉無數。但節目的熱播卻也讓人心情復雜。《聲生不息》瞬間成了如今樂壇的“照妖鏡”。如果再過10年,我們還要找尋上個世紀的記憶與情懷嗎?
這是壹個值得深思的問題。為何樂壇在停滯不前,為何大多數人記憶中的歌聲還是幾十年前的'作品?樂壇什麽時候能停止倒退?
《聲生不息》是壹檔致敬經典,致敬壹種文化的節目,這樣的主題毫無爭議。但其他音綜絲毫談不上致敬,更多時候節目只是為了迎合資本市場,通過改編經典歌曲而賺取話題流量與熱度。
這樣產生的後果就是,沒有音樂人願意靜下心來創作,經典歌曲也被改得面目全非,樂壇陷入了倒退的死循環。當然,壹檔節目的推出並不能立刻改變樂壇現狀,但應該帶給音樂人思考。
歌手很多,平臺很大,流量驚人,期待音樂文化的爆發。
《聲生不息》首播,完美致敬粵語經典24月24日晚,由TVB和湖南臺***同打造的音樂類綜藝節目《聲生不息》首播,其制作團隊,是《我是歌手》原班人馬。
歌手中有不少唱將,林子祥、葉倩文、李克勤、楊千嬅,以及上過《歌手》的李健、李玟、周筆暢、毛不易。
還有憑借《大風吹》再度翻紅的超女劉惜君,近幾年火起來的馬賽克樂隊。
有音樂人評價,這個節目最大的意義,就是讓新老歌手同場演唱粵語歌。
在湖南衛視播出之前,芒果TV在中午播出第壹期後,6小時拿下全網熱度第三,節目播放量已經破億。
許久未站在舞臺上唱歌的葉倩文,林子祥夫妻檔,更是登上了多個熱搜。觀眾壹開始還猜葉倩文會不會和丈夫林子祥合作,結果當晚男歌手和女歌手分成了兩個隊,女方得知男方派出的第壹位歌手是林子祥時,其他人第壹反應是安排葉倩文PK林子祥。葉倩文以壹襲紅裙出現在舞臺上,壹頭微卷銀發,氣勢十足。
葉倩文演唱了自己的經典粵語歌《祝福》,她的聲線溫柔又堅韌,壹首歌唱下來,沒有壹句破音,手臂的肌肉線條明顯,完全沒有壹絲贅肉。
“葉倩文唱歌好穩”,“葉倩文好美”還登上了熱搜。
林子祥演唱的是《耀出千分光》,這是壹首武俠歌曲串燒,已經74歲的林子祥唱功鏗鏘有力,聽到這耳熟能詳的經典旋律,再壹次讓人回到了那個看武俠劇的年代。
讓人意外的是,原本葉倩文沒想到自己會贏,當林子祥得知自己輸給老婆後,他表示,沒辦法了,老婆壹定會贏的,兩人現場來了個擁抱。不少網友都表示被甜到了。
《聲生不息》首播,完美致敬粵語經典34月24日午間,全新的綜藝節目《聲生不息》在芒果TV首期上線。這檔綜藝也在同日晚間登陸湖南衛視和香港TVB進行播放。基於目前首期已經完整播出的內容來講,這次的《聲生不息》算是把粵語歌的情懷拉滿了,尤其是打出的“港樂”大旗,很容易獲得觀眾們的普遍性認可。
在節目制作方面,湖南衛視也把自己最擅長的音樂綜藝制作能力拿了出來。可以說,湖南臺在音樂綜藝制作方面,總是能夠最大近乎零瑕疵——妳想給她挑毛病,都挑不出來。
先說粵語歌的情懷拉滿。《聲生不息》首期節目,壹上來,便是林子祥和葉倩文夫妻分別登臺,為觀眾們帶來了熟悉的《長路漫漫伴妳闖》、《蝶變》、《男兒當自強》和《祝福》等歌曲。
這些歌曲都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觀眾們非常熟悉的粵語歌曲。而且壹直到當下,這些歌曲的傳唱度也非常之高,是青年觀眾們也較為熟悉的。可以說,林子祥的組曲、葉倩文的《祝福》,壹下子就把老中青三代觀眾帶入到了熟悉的粵語歌語境當中。
這種粵語歌曲的語境,正是真正的情懷拉滿。當我們聽歌曲的時候,我們到底在聽什麽?其實,很多音樂類的綜藝節目研究到最後,要解決的觀眾終極性問題,都是這個。當大家收看音樂類綜藝的時候,還真的不是比賽意義上的聽誰的唱法更高明,誰更符合學院派的藝術標準等等,而是看誰帶來的歌曲,能夠把大家拉到壹個熟悉的音樂語境當中。
觀眾們需要的音樂綜藝,是在熟悉的旋律當中,悵挽自己曾經聽到這首歌曲時候的周遭意境。所以,音樂類的綜藝節目,熟悉的旋律,簡直就是重中之重。
湖南衛視這次的《聲生不息》,選擇粵語歌曲,對於兩岸三地的觀眾而言,都是非常具備親和力的,是熟悉的旋律語境當中的審美。尤其是對於內地觀眾而言,粵語歌曲的親切,更是自帶壹種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的暢懷感。
且需要註意壹下,粵語歌曲還有另外的兩點有趣之處。第壹點,如果我們不關註歌詞,只聽旋律的話,會自動進入到壹種旋律和歌詞發音的***振審美當中去。為何如何,《聲生不息》的首期內容當中,則做了壹些解釋。
第二點,則是如果我們認真看粵語歌曲的歌詞,會發現這些歌詞也自帶漢語文學的美感,尤其是中國古漢語文學的美感。這是不少粵語歌曲讓聽眾著迷的地方。我們當下的好多網絡爆紅的歌曲,往往流於歌詞意義的直白,甚至於很多歌詞就是典型的口水方式。這種大白話,和中國傳統音樂、文學審美的意境是並不匹配的。
無論是文學,還是詩歌,乃至於音樂,在中國美學範疇當中,都是求靈動,求韻味,求美感的。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的很多粵語歌曲,在歌詞創作上,真的是壹個中國文字靈動的高峰時期。
所以,粵語歌容易實現壹種誰唱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既定的粵語旋律當中尊重原版的唱的特征。《聲生不息》的首期節目當中,很多新生代的歌手演唱粵語老歌,依舊可以實現非常不錯的效果,便是這個道理。
同時,不得不指出,湖南衛視這次的粵語經典歌曲綜藝,做到了壹個至關重要的壹點,那就是沒有“胡編亂造”。反觀很多音樂綜藝,用嘻哈改編經典音樂,用流行篡改民族音樂等等,都是狗尾續貂的。尊重原版,有壹唱壹,基本上就不會錯。
與此同時,不得不說,湖南衛視在音樂綜藝的制作能力上,是可以實現近乎零瑕疵的。如果說其它平臺的音樂綜藝節目,還能指出壹些毛病的話,那湖南衛視的很多音樂類綜藝,都是各個方面上見長,表現出自己超出平均水平的能力。比如說,在《聲生不息》的舞臺上,從舞美到鏡頭語言運用,尤其是運鏡對於歌曲旋律內容的配合等等,是真的找不出瑕疵的。
基於首期內容來看,《聲生不息》采用了女隊和男隊1V1對抗賽的方式進行歌曲演唱,而其現場並不馬上公布對抗結果,留給演唱嘉賓們後臺去看。這也是壹個較為有趣的節目環節。對抗賽的意義則是保障了節目看點的密集程度。而後臺去看,又不過分強調對抗,讓觀眾把註意力更多的放在歌曲上。這算是壹種取中的節目制作方案了。
何炅和王祖藍的主持,也算是相得益彰。當然,更好的則是何炅。這似乎也是湖南衛視音樂綜藝的招牌主持人,沒有何炅,這檔音樂綜藝似乎就顯得少了壹點什麽壹樣。而有了何炅,則也並不顯得多點什麽。好的主持人,顯然就應該是這種存在方式。整體來講,湖南衛視這次的《聲生不息》算是近期音樂綜藝當中的佼佼者之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