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明朝那些事兒》讀後感1500字「」

《明朝那些事兒》讀後感1500字「」

《明朝那些事兒》讀後感1500字「5篇」

 導讀:讀壹本好書就像和壹個高尚的人說話,我讀了《明朝那些事兒》後,朱元璋好像成為了我生活中的老師。以下是由我J.L為您整理推薦的《明朝那些事兒》讀後感,歡迎參考閱讀。

 篇壹 :《明朝那些事兒》讀後感1500字

 有人說中國古代的歷史是乏味與無聊的,僅是朝代的興盛到衰敗,再到被其他朝代所取代。我原先也抱有同感。

 可是,當壹本叫做《明朝那些事兒》的書出現在我的書架上後,我對這些看法改變了。

 的確,這本書很生動,很幽默。但這並不是重點。這本書告訴我,歷史是有情感的,時間是公正的。書中每壹個人物都有他自己的情感,比如寫朱元璋:當史料中告訴我們,每個開國皇帝是多麽英明偉大時,《明朝那些事兒》告訴我:其實他們很普通。

 朱元璋,僅出生於壹個農民家庭,出生時其實啥事都沒有,童年也很苦,按作者的說法,叫“在壹間冬涼夏暖,四面通風,采光良好的破茅草屋裏度過”的,那麽,這樣壹個人怎麽就當了大明帝國的開國皇帝?就是憑借著信念。這就是歷史,有趣的,但又嚴肅的歷史。如果有人只把《明朝那些事兒》當成小說看,那可能就錯了,因為我們應去看歷史的本質。

 元末的統治是極其貪腐的,元朝的統治階級,任何時候都可以找理由向人民要錢----盡管人民也沒錢。元末了,黃河泛濫,淮河旱災,元朝貪腐的F眼中的人民百姓,像牲口壹樣,被使來喚去,無數人的父親、母親、哥哥、姐姐被餓死、累死,朱元璋就是這樣壹個可憐的人,壹無所有,連做和尚都被欺負,但他活下來了,而且名垂千古----他有信念。

 他親眼見到了親人被餓死,災害的發生,他壹無所有,只剩信念。他不再是牲口壹樣的人民,他是能面對壹切困難的勇敢者,壹個堅持不懈的鬥士。長期困難、痛苦的生活可以改變壹個人,朱元璋就被改變了,成功地被改變了,他經歷過無數常人無法想象的磨難,災難給予其信念。用三個詞來形容壹無所有的朱元璋:可憐、可悲、可嘆。

 這樣壹個可憐的人,用他充滿悲哀的前半生,換來了無數的贊嘆----他已經把那顆脆弱的心,變成了世界上最強大的力量的來源。書中有壹名話也可形容那時的朱元璋:不要以為弱小的人,就沒有力量,不要以為卑微的人,就沒有尊嚴,弱者與強者的唯壹區別,就是信念的堅定與否。我想,這就是歷史想讓我們學到的吧。於是,明朝出現了,讓壹個雄心壯誌的農家孩子壹手支起。

 書中只寫了這個嗎?只告訴我們朱元璋的偉大經歷嗎?不,還有許多,明朝是壹個人才輩出的時代,無數偉大在這裏誕生、在這裏展現信念。世界上首個巨型遠洋船隊,鄭和的船隊名揚世界,展現了強盛的東方帝國那無法掩蓋的光輝,壹艘艘母艦般的寶船,“將士卒二萬七千八百余人”的無敵艦隊,七下西洋,沒有戰爭、流血、掠奪,而是四個字:以德服人。

 是的,中華民族那閃爍著光芒的品格就照向了西洋,書中說,為和平的使命,我說,為和平的信念,為了沒有欺壓,沒有痛苦。大家都是兄弟,朋友,彼此互相尊重。我們不宣揚自己是多麽高尚偉大的民族,不亂教說自己為和平而來,明朝人實在,直接帶給弱國小國豐富的商品,援助品,盡著大國的風範,大國強盛再去幫助弱小,用和平架起橋梁。

 這樣才會有美好的世界與未來。我想,這就應是全世界、全人類的偉大信念。這樣偉大的精神,再與那些後來的帝國主義國家相比,先進了多少?幾百年嗎?幾千年嗎?我看連現在的某些國家,可能都無法擁有這些精神。壹句話說的好,暴力不解決問題。這就是歷史,偉大的歷史,讓妳去看,去想,去贊嘆,也去對比。

 讀《明朝那些事兒》,讓我看到了世界的殘酷,人性的貪婪,但還讓我看到了信念,忠誠,仁德,堅持。書的最後,有寫“綱常萬古,節義千秋,天地知我,家人無憂!大明孤臣黃道周”的黃聖人,也有為了兌現承諾“故雖死,無憾!”的徐霞客,這些都是歷史,也只表達同壹個歷史的主題:信念決定成功,信念成就未來。就讓我們以歷史為鑒,讓信念帶領我們去愛,去感動,去創造奇跡!

 篇二:《明朝那些事兒》讀後感600字

 最近,班裏《明朝那些事兒》這本書特別火,聽同學說好看的不得了,我經不住誘惑,也買了壹套看。

 這本書語言風趣幽默,時不時蹦出來點《三國殺》之類的小插曲也讓人覺得十分親切,這才促使我再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裏看完了整整7本。

 《明朝那些事兒》講述了明朝從太祖皇帝朱元璋38年登基到年清軍入關,大明王朝近三百年的興衰,在這條長河中有於謙、楊漣這些忠臣,有死太監王振、魏忠賢這些奸臣,有浙黨和宦黨、東林黨和庵黨的明爭暗鬥,有嚴嵩和徐階、高拱和張居正的首輔之爭。

 在忠臣裏,我最喜歡於謙,壹年級的時候我就會背“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於謙小的時候就很聰明,可當他站在城樓上決定與也先決壹死戰的時候他還是沒帶兵打仗過得壹個小小的兵部侍郎。我想敵眾我寡,於謙絕對不會贏的。可是當他報出自己的作戰計劃時所有人都團結壹心,最終大獲全勝,也先不知道,這叫決心和信念。

 在皇帝裏我最喜歡朱元璋,從壹個幾乎壹無所有的貧農到建立了27年的王朝的明太祖。把元朝的領地壹點點的收入囊中,最後建立了明朝,表現出了他過人的能力。

 在奸臣裏,我最討厭魏忠賢,沒有他,明朝可能就不會滅亡。這都是因為不管事的木工皇帝朱由校,如果我是朱由校,早就把他拉出去淩遲滅九族了。

 當然了,歷史是不能改變的,歷史就是是用來借古喻今,告誡後人的。總之,《明朝那些事兒》是壹本難得的好書,大家可以去多看看哦!

 篇三:《明朝那些事兒》讀後感1500字

 思考;堅持;人生——讀《明朝那些事兒》有感《明朝那些事兒》寫得很好!非常好!

 這本書將我腦海中那點在課本上學到的歷史逐漸被喚醒,但當年明月(此書作者)講的卻不盡相同:朱元璋並不是壹個殺人狂魔,他只是壹個童年飽受磨難,並不希望自己的後代受難的父親;袁崇煥是位抗擊後金的名將,壹個優秀的戰略執行者,但並非大家認為的“明末關鍵先生”,孫承宗才是;張居正是位傑出的政治家、改革家,但也有獨斷、專權、狡猾的壹面;給嚴嵩貫以大奸臣的稱號也是相當靠譜的,但也應看到他在向權力高峰攀登的過程中是如何變質,從清廉變成貪腐的;崇禎並非只是昏庸無能的皇帝,相反他清除鬮黨,遏止黨爭,勤於政事,奈何“諸臣誤我”,而且經前幾任皇帝及幾個奸臣的鬧騰明朝內耗嚴重,已是強弩之末,氣數已盡;等等。

 不過作者曾講,他寫的百分之九十都是正史(參閱了大量的明史資料),因此書中所展現的歷史絕不是亂來的。難道歷史是被我們誤讀了?還是有人捏造了所謂“真相”?細細壹想,便覺有趣。

 更有趣的是作者采取的寫作方式:輕松幽默。枯燥的歷史就像壹潭死水,但在作者的筆下卻生動起來。用輕松的方式,將歷史寫得好看,讀起來很受用。有道是“歷史本身很有趣,歷史也可以寫得很好看”。

 當年明月還對壹些歷史謎案——朱允炆下落之謎、郭恒案等,做出了屬於自己的推理。他像是壹個傑出的偵探——從歷史的滾滾長河中找出壹根細絲,模擬人物當時心理的分析,找出事件發生時政局的變化,得到壹個完美的符合人性的答案。

 《明朝的那些事兒》無疑是成功的,突破五百萬冊的銷量,足以讓其成為十年內難以打破的暢銷書。據說自改革開放三十年來,這本書也可以排在前十五位。當年明月無疑也是成功的,他用實際行動證明,壹個人只要有勇氣,堅持做自己擅長的事,就會獲得成功,即便他只是壹個歷史的業余愛好者。(事實上,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擅長什麽,即使知道了,也有很多人不知道如何抉擇。)

 關鍵是我不得不思考這樣壹個問題---他是如何做到的?

 我無法想象,壹個白天在海關部上班的公務員,憑著多年來對歷史的愛好和積累,每晚筆耕不輟,寫就了足以讓專家汗顏,讓讀者驚喜的歷史暢銷書。他是如何做到的?

 首先,他有投資。投資什麽呢?答案是時間和精力,還有思考!註意,這是個關鍵問題。生活中的我們容易被各種誘惑肢解,具體表現為喜新厭舊,不能專註,思想分散,壹事無成。沒有全心全意的付出而奢望成功,這大都是蠢人幹的事。

 其次,他在寫史的同時註入了自己的情感。沒有情緒的歷史就是壹個個無精打采的故事,被我們壹翻而過。殊不知,被大家壹翻而過的是無數人的壹生。寫史即寫人,歷史人物也是人,有血有肉,有喜怒哀樂,也有思考。我想感同身受是作者之所以把歷史寫得如此深刻生動的關鍵原因。

 只有設身處地地為歷史中的當事人著想,才可能發現這些東西,比如:權力、希望、痛苦、憤怒、猶豫、冷漠、熱情、剛強、軟弱、氣節、度量、孤獨、殘暴、寬恕、忍耐、邪惡、正義、真理、堅持、妥協、善良、忠誠,等等。楊漣面對奸黨時不屈的吶喊,於謙面對冤告時淡定的表情,袁崇煥面對女真時堅定的決心,王守仁面對叛軍時睿智的目光。。。他寫的不僅是史,更是人心。

 再者,是堅持和勇氣。寫東西,不是吹牛,何況是寫史,是需要能量的。作者三年來壹千多個夜晚的筆耕不輟,換來今天的成功。沒有堅持,哪來成功?沒有面對外界幹擾和質疑的勇氣,怎會成功?有勇氣的人,會把事情堅持到底,只為證明他不是壹個淺嘗輒止的弱者。

 然後,他選擇了自己的壹個表達方式,來向世人表露他的所思所想。

 無需多言,正如他在書的末尾所講:成功只有壹個---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過人生!

 篇四:《明朝那些事兒》讀後感1000字

 大概是高壹上學期,同學們都瘋狂喜歡上了這本書。上課、自習、食堂、教室,不知道到底有什麽吸引力在吸引著他們。於是我在他們的耳濡目染下喜歡上了這樣的壹套書。

 在當時那個金戈鐵馬的世界裏,好像只有兩種選擇,第壹種:將對方殺死,腳下踩著敵人冰冷的屍體前進,並擦幹濺在臉上的血。第二種:屈服在別人腳下,當鋒利無比的斧頭向妳砍來時,妳也只有在這時做個深呼吸的份啦。或許我們真的沒有權力去評論那些已經逝去的人,既然他們已經逝去,那就讓他們安靜的走吧。我客觀的認為朱元璋不能算是壹位最好的皇帝,但是壹位較偉大的皇帝。

 壹生並無大過,有人會說他只因四樁案子就殺了那麽多人,但我認為雖說有些過分但還是有情可原,他只不過是十分痛恨貪腐,貪腐並且做事過激了壹點。但有壹點不可否認的是,他消滅了壹路上的眾多障礙建立了大明王朝,為中國歷史翻開了嶄新的壹頁。 “啊~~!”帶著壹點疲憊,帶著壹點回想,帶著壹點期待,帶著壹點遺憾,我進入了夢鄉,在我的夢中,我看見兒時的朱重八正坐在草地上數天上的星星,感到身後有人,轉身對我吃吃壹笑,那笑中有壹絲生活的淒苦,還有兒時的純真。

 場景突然又從野地中閃到了金碧輝煌的宮殿中,李善長腳步堅毅地走出大殿,皇帝朱元璋的眼中閃過了壹絲不忍和無奈,但隨之而來的是冰冷無情的眼神,令我不寒而栗,“我忘了!我忘了!妳已不再是那個天真的朱重八了,而是壹個看慣了身首異處,血濺七步的帝國統治者了。”大殿隨之離我遠去,壹切歸於黑暗,突然在黑暗之中出現了方孝孺,壹臉正氣盎然。

 不管從如今歷史講述者的自述,還是公眾對歷史的追捧,都不難看出,公眾喜歡並需要歷史,只是痛恨“教科書”式的表達。

 有人說,歷史不可以幽默不可以白話,因為歷史是嚴肅的,這話沒錯,但我認為必須要加個前提,那就是妳寫的'是給專業人士看的學術論文,而不是給老百姓們看的歷史書。

 給老百姓們看的歷史書,它就應該是幽默有趣的,精彩的說著大白話的歷史書。因為現如今的老百姓們雖然大都有文化有文憑,可他們畢竟不全是歷史專業出來的,沒有那麽多關於歷史的基礎專業知識,如果妳給他們看的書,要先讓大家夥都去預習壹回歷史基礎課,看完通史或通鑒才可以看,這玩笑就不免開大了。

 我喜歡這種方式,可能是和我自己水平有限有關吧,從小讀書就不認真的我,平時壹看到文言文的東西就頭痛,現在好了,讀歷史居然可以這樣輕松。

 我想,那些認為歷史書不可以幽默、白話,必須要嚴肅的先生們,顯然是不屑於做這事的。既然他們不願意做,那還有誰願意用老百姓能聽明白的語言,給我們這些草根們說說歷史上的那些事兒,說說漢朝、唐朝、宋朝、明朝那些事兒呢?

 暑假還在繼續,然而書早就已經看完了。

 篇五:讀《明朝那些事兒》有感

 迄今為止唯壹全本,白話正說明朝大歷史—《明朝那些事兒》,作者:當前明月,他是壹位幽默風趣的作家,曾說:歷史本身很精彩,歷史可以寫的很好看。所以,他就這樣做了,將枯燥無味的歷史寫得栩栩如生。

 《明朝那些事兒》主要講述的是從3年到年這三百年間關於明朝的壹些事情,以史料為基礎,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並加入了小說的筆法,對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權貴和小人物的命運進行全景展示,尤其對官場┱稭?帝王心術著墨最多,並加入對當時政治經濟制度、人倫道德的演義。

 這本書溶入了現代的話語,溶入了現代的風趣,也溶入了人們的眼中。它不像記錄片看得讓我直打瞌睡,不像歷史學家講得讓人毫無興趣可言,也不像小醜讓人捧腹大笑,而吸取不了知識。它用瑞士表匠的耐心,德國制造工人的嚴謹,法國釀酒師的情懷,美國戲劇演員的幽默(化身為魔語)講述了多年前那段波瀾壯闊的元末農民起義,並將繼續進至明末的27年歷史。此文做工嚴謹而又不乏幽默。

 有兩位名人評價著它:

 1、《明朝那些事兒》是我自認為所讀過的最好的書。這樣的奇書,亙古少有,多壹字是狗尾續貂,少壹字又言猶未盡,文字表達渾然天成,幾乎十全十美。

 或許正是因為這樣的底氣,作者不露廬山真面目,沒有借助任何學歷、經歷、名號、頭銜的光環效應,卻能在充訴著“假、大、空”的出版市場脫穎而出,僅以文字的魅力(甚至連壹幅插圖都沒有)就能深深地吸引讀者,使千萬人趨之若騖,為世間又創造出壹例“酒香不怕巷子深,是金子總會發光”的典型。

 2、《明朝那些事兒》註定會成為壹個裏程碑事件。這不在於明月的文學功底有多好,而在於這套書以足夠有趣的筆法還原了歷史相貌,吸引了像我這樣每天追蹤的讀者。可以說沒有《明朝那些事兒》,“明礬”對於朝代的印象,肯定還是電視劇裏胡編亂造的片斷。

 可能由於小時候,曾嘗試著讀中國古代四大名著,看得頭昏眼花、壹竅不通。由此,小學時代極其痛恨古代文言文小說!有壹位人對這本書的評價是這樣的:“我覺得喜歡看的人都是有思想,願意想事情的人。這是本好書,除了把史實擺出來,還要評論、挖掘,用現代的語言去說,他有他的角度。”是的,我們不可以篡改歷史,但是我們可以篡改訴說歷史的語言!

 《明朝那些事兒》第壹部,從朱元璋的出生開始,到永樂大帝奪位的靖難之役結束為止,敘述了明朝最艱苦卓絕的開國過程。朱元璋K陳友諒,在戰太平大湖大決戰上,我引壹段,讓大家見識見識、開開眼界:

 “這實在是不應該的,據說陳友諒和施耐安的關系很好,如此說來,他應該也認識羅貫中,那就實在不應該犯這個錯誤。不知何故,陳友諒竟然會采用當年曹操的昏招,看來羅貫中可能當時並未完成《三國演義》,或者寫完《三國演義》,出版後忘記送他壹本了。”

 這壹段寫得不僅妙趣橫生,而且博古通今,還牽連了中國古代四大名著的作者。羅貫中和施耐庵是什麽關系?陳友諒、施耐安和羅貫中又是什麽關系?曹操、陳友諒、施耐安和羅貫中又又是什麽關系?可見真是含有“化學”武器!

 讀這本書不言而喻,真是受益匪淺!或讓人開懷大笑,或讓人笑岔了氣······心領神會、猶言未盡、幽默詼諧!這本書,直得壹看!!!

 萬裏江山,正邪自論——讀《明朝那些事兒》有感

 朱元璋殺遍賢臣血染朝堂,永樂帝屠遍忤逆哀鴻遍野,朱厚照不務正業民心忿忿,崇禎帝有心無力迫死煤山……歷史上總在討論是明朝的荒唐皇帝多呢,還是清朝的荒唐皇帝多呢。但是設身處地的去想。沒有壹個好人能當上好皇帝,反而言之,能當上皇帝的沒有壹個是好人。這樣看來,兩者都是荒唐的。要不當不成好皇帝,要不當不成好人。這樣才是最可笑最荒唐的事情。

 妳看那歷史,總是紛紛擾擾,霧裏看花。

 “吾皇萬歲萬萬歲——”想妳端坐在皇位上時,凝視著座下每壹個大臣,無壹不是當初和妳出生入死的好兄弟。妳們壹起聊天,壹起喝酒,甚至許諾半壁江山。陳友諒死了,張士誠已化為枯骨。留在妳身邊的都是那些要與妳分享榮華富貴的人。他們的能力與妳相仿,他們的聲望直逼妳而去,妳身為壹介布衣,坐立不安。妳當過和尚,當過乞丐,就是沒有當過這樣的人:壹手遮天,萬人敬仰,舉世無雙。

 妳或許現在坐得安穩,但是皇帝輪流做,明日到我家,妳生怕妳的子孫皇位不保。妳頭疼,妳心痛,妳無奈。除了盡量去殺戮,去除掉那些或許能威脅到子孫安全的人之外,妳毫無辦法。看朝堂中絕望的眼神,聽午門前那淒厲的愛好,嗅空氣中那隱隱的血腥。妳只能攥緊拳頭,不看,不聽,不聞。

 “妳就別做夢了!妳的皇位沾染了多少人的枯骨妳心知肚明,建文帝壹定還活著!妳等著那壹天!妳就算誅我十族,也是無濟於事的!哈哈!”妳皺眉,看著方孝孺因憤怒和絕望已經變形的臉,妳拂袖而去。坐在曾經夢寐以求的皇位上,如坐針氈。妳以前只是個小小的燕王,不被父親重視並且註定從今以後再不會登上那王位。因為妳親愛的侄子已經被定為未來的皇上。妳不想這樣,妳有野心,有能力,有人才。

 妳身邊的姚廣孝隨時會為妳出謀劃策。他不想要皇位,他只想要成功,他唯壹的愛好就是擴大自己的野心,所以,妳決定了,妳不想再被人忽略。哪怕從歷史上抹去我母親的身份!馬皇後從今以後才是我的母親!妳在心中暗暗悼念以死的母親,妳才是我真正的母親。

 妳看那自封為威武大將軍的朱厚照,他實在是不適合當皇上。他壹生都只是個頑童。要是沒了王守仁,說不定妳的王位早就沒有了。但是妳不擔心。

 妳親自出邊境去殺蒙古小王子,還親自殺了壹個人。壹高興的手舞足蹈,作為壹個頑童,這已經夠了。妳只是想要壹個玩伴,但是身邊都是些滔滔不絕的腐朽的快要爛掉了的老臣,整天在妳的耳邊嘮叨:國事為重。妳不想去想這些,妳只想玩。但是生在帝王家的妳註定是個悲劇,註定被後人百般責罵,遺臭萬年。

 再看那只想做木匠卻便宜了九千歲的朱由校,成天煉丹不亦樂乎還偏偏年相安無事的朱厚熜,夢醒時分手心只剩下“有”字驚覺大明丟了半江山的朱由檢……

 想那荒唐皇帝那麽多,輪流被人責罵被人嘲諷,但是,那就說明他們是邪惡的?荒唐糊塗的?視命於草芥的?

 只是不適合做皇帝罷了,只是天賦不同罷了,只是無心做皇帝罷了。只是手段殘忍罷了,卻被人唾罵了百年!

 再反觀弒兄登基的李世民,奸詐狡猾的劉邦,趁亂篡位的趙匡胤……都不算是好人,卻被人贊揚了百年。

 當年明月換撥人看,霧裏看花總讓人無奈,正邪之辨早已分辨不斷,後人斷論只是大夢壹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