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壹首豐富有趣的詩。它用非常通俗的語言道出了壹個道理:要全面地認識人和事,必須經過時間的檢驗,從整個歷史中去衡量和判斷,不能僅憑壹時壹事的現象就下結論,否則就是把周公當成篡位者,把王莽當成卑微的君子。詩人說,像他自己和他的朋友元稹這樣被陷害的人,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所以要保重自己,等待“玉試”和“質證”的期滿,澄清事實,辨別真假。這是以詩歌的形式總結自己的經歷。
《五言故事(三)》中的兩首詩,說明了三日試玉,七年辨材。其實這兩句話是用玉和材料來比喻生活中的善惡。說明判斷對錯,得出可靠的結論,往往需要長時間的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