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豐不高不瘦。在他登基之前,他是壹個品德高尚的人,但當他成為皇帝後,他的惡習就暴露出來了。他這輩子做了太多錯事,甚至他死了,我們家也受牽連。1861年,英法聯軍經過通州,已經進攻北京。他們到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但鹹豐又怕又驚,毫無辦法。最後只好帶著慈安、慈禧、肅順壹批人連夜出京,到達承德,也就是人們所說的熱河避災。雖然害怕這個,但是在國家危機的時候,鹹豐還是整天沈溺於酒色,以至於突然咳血。沒想到,鹹豐這次咳血後不久就死了。死了就死了,留給歷史壹個笑話。"這條龍不得不在熱河裏洗澡,最後被燙死了."
他20歲登基,在位時間只有11年。他雖然是清朝最後壹個繼承皇位的皇帝,但並沒有給整個國家帶來什麽太平,招來了八國聯軍,連祖上留下的基業也幾乎喪失殆盡。他20歲繼位,不算太年輕,但除了放蕩和屈辱的條約,他的成就幾乎為零。當初的始祖順治6歲登基,14歲掌權。執掌帥印後,他對付了瑞親王多爾袞;康熙8歲繼位,14歲執掌大權。很快,他戰勝了鰲拜。康熙18歲時,頒布聖旨號召滿族王公貴族學習騎射和文化。康熙20歲時,親自主持平定三藩叛亂。戰爭結束時,他只有28歲。然後統壹臺灣省,反擊俄國侵略。兩次打贏jaxa自衛反擊戰,簽訂中俄《尼布楚條約》。比起我們的祖先,鹹豐簡直就是個“敗家子”。
最後,經過壹系列的考慮,道光選擇了鹹豐作為自己的接班人。有人說:鹹豐當皇帝的錯不是他自己,而是道光。因為道光在選皇太子的時候,沒有考慮德才兼備,只考慮德而不考慮才。但實際上,鹹豐後來在德國做得還不夠。其實鹹豐是壹個非常無能的皇帝,沒有遠見,沒有膽識,沒有才華,沒有作為。
在今天看來,鹹豐無能是因為他作為清朝的統治者,沒有把國家管好。但是,歷朝歷代,沒有壹個皇帝是在這樣內憂外患的狀態下離開國家的。鹹豐第壹。他削弱了全國,其中1851爆發了太平天國運動,1856爆發了第二次鴉片戰爭。
壹個在位僅11年的皇帝,改變了中國近壹個世紀的歷史。他是他家的敗家子。本來面對內憂外患,他應該挺身而出,但作為壹國之主,在英法聯軍入侵北京時,他卻臨陣脫逃。為此,北京幾乎滿目瘡痍,圓明園被大火焚毀,當時的百姓也是水深火熱。“從這些方面來說,今天說他平庸只是因為人們的情緒早已平復。就當時的情況來看,鹹豐帝是壹個真正的昏君。
樓主對回答滿意嗎?采納阿拉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