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女媧形象和外貌的具象描寫

女媧形象和外貌的具象描寫

女媧,上半身人,下半身蛇。

戰國中後期,女媧並沒有像漢代那樣形成相對固定的“蛇頭身”形象,這也可以從戰國中後期所寫的“有十神,名女媧腸,化為神,居野過道”的記載中反映出來。

涉及到女媧創造萬物(當然也包括人)的神話,但對於女媧的外在形象卻沒有具體的解釋。尤其是在《山海經》的描述中,並沒有關於伏羲的直接記載。也就是說“在大多數先秦典籍中,講伏羲的人不同時講女媧,女媧也不同時講伏羲”。

擴展數據:

神話進化

最早的壹批關於女媧神話的古籍是先秦時期的《山海經》和《楚辭》(雖然《說文解字》記載西周末年周宣王太史貞寫的著作中有壹個字,但已失傳,只是謠傳)。雖然這兩本書裏的記錄仍然模糊不清,但今天許多人都確信他們創造人類的神性意圖。

袁珂先生解讀《楚辭》中的記載:“女媧造了別人的身體,誰造了她的身體?”。丁山先生把這兩句話想得很清楚:“在戰國時期,女媧造人的故事就已經在中國廣為流傳了。”

至於女媧在《山海經·黃達·Xi經》中的說法:“有十神,名為女媧腸,化為神,在李廣之野,橫於道上。”而袁科則將郭璞的註釋解讀為“或為女媧腹”,說“女媧,古為女神、帝王,有蛇臉,其腹化為此神”,並以漢人許慎、劉安之言為證。

丁山也認為這“顯然是人類懷孕生育的又壹個寓言”。即便如此,這些記載中仍然沒有明確的說法是女媧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