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是雪泥?紫砂壺種類繁多,有便衣的婀娜多姿的女神,有天生的花仙子,有幻影舞女——絞泥壺。
絞泥是紫砂工藝中的壹道特殊工序。將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顏色的紫砂泥混合在壹起制成壺。陶罐的紋理巧妙多變,給人強烈的視覺沖擊,非常具有美感。
絞泥上輩子紫砂絞泥技術原名絞瓷,又稱絞瓷、絞攪瓷、絞瓷。絞地技術始於唐代的河南,盛於宋代。
1956年,河南單縣劉家渠唐墓出土壹件絞胎枕。這個扭曲的輪胎枕頭是由黃色和棕色的粘土制成的,具有豐富的顏色和紋理。
唐絞殺枕
高:7.7厘米,長:14.7厘米,寬:10厘米。
除了常見的枕頭,還有杯、碗、盤、盒等等。絞胎的紋理比較簡單,壹般用花和木紋裝飾。到了宋代,撚胎技術基本成熟,出現麥穗紋、羽毛紋、木紋紋等多種花紋,撚胎技術完全成熟。
唐怪胎灣大英博物館
說了這麽多,都是瓷器的絞胎,那麽紫砂的絞胎是從什麽時候開始的呢?江蘇泰州出土了絞泥壺和絞泥壺。據專家鑒定,這兩件東西是明朝中期的。最重要的是這是壹個紫砂器,這是同類中的第壹個。但是這個過程在後來的發展中並沒有被發揚光大,幾乎是斷代。
唐宮縣窯黃釉絞胎碗
直到20世紀70年代中期,呂堯臣大師在研究了大量扭胎後,才決定制作紫砂扭胎。第壹件,八方淩雲壺,非常成功,至今還在故宮博物院收藏。陸大師還不斷設計新的絞泥紫砂,包括精致典雅的玉璽壺,突破了傳統的華靜壺和雨花提梁壺。質地如長江、黃河的天空壺,還有壹系列作品,如塑造山野間清泉、鵝卵石的小石冷泉壺等等,將絞泥紫砂技藝發揚光大。
呂堯臣八方淩雲膠泥湖
高:7.4cm直徑:5.2cm容量:250cc
絞泥工藝難點:紫泥、朱泥、綠泥、段泥等。不同的紫泥材質,收縮性和耐火性不同。但是陶罐需要用不同的陶土材料絞在壹起,需要考驗師傅對陶土材料收縮率的絕對控制。紫砂壺壹不小心,很容易開裂起泡,之前的所有努力都白費了。
絞泥壺還融合了“輕貨”的制壺技藝和“花貨”的奇思妙想,對色彩的要求還是很高的。不同的成型方式,不同的泥料會產生不同的花紋效果。泥色和搭配就像藝術家畫的顏料壹樣。要獲得迷人的魅力,妳需要準確地掌握火和泥,以呈現泥罐的適當顏色。
呂堯臣沙漠之舟
紫砂絞鍋的產生是必然的,也是偶然的。創作時要構思壺的造型,畫面的可行性等。,並考慮鍋能否達到預期效果。
每壹部絞泥作品都來之不易,好的絞泥勝過文人墨客的筆墨效果。看似虛,實則實,亦真亦幻。它自然而自然,像天空中流動的雲朵,或山峰,或大漠中的原野,或洶湧的江河波濤,千變萬化,妙不可言。
好茶不止是茶。
喝茶是件壞事,浪費時間。
茶遇好器,妙不可言。
做好茶具,讓喝茶更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