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傳承清聯寫作技藝 攀登楹聯藝術高峰

傳承清聯寫作技藝 攀登楹聯藝術高峰

曾小雲(江西瑞金)

(第十七屆中國(運城)楹聯論壇楹聯流派與楹聯傳承發展研討會獲獎論文)

在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開幕式上,國家領導號召廣大文藝工作者努力築就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時代的文藝高峰。作為文藝工作者的重要成員,楹聯工作者特別是創作者亦應以攀登楹聯藝術高峰為己任。為此,需要我們當前乃至今後相當長壹段時期做好大量工作。其中重要壹項就是,站在清聯藝術的峰頂上,站在清聯大家的肩膀上,傳承清聯的寫作技藝。

近年來,隨著征聯活動的興起和驅動,不少作者把獲獎楹聯作為主要效仿對象,獲得成功後又啟發了更多人競相效仿,形成惡性循環,產生了壹大堆“應征體”楹聯。其主要特點是:標語口號,空話套話,陳詞諛詞,沒有獨到的發現、真實的感情和個性的表達。這部分作者被劉太品先生比喻為“機械操作員”。劉先生指出,“從‘文學創作’異化為‘機械操作’之後,喪失的不僅是文學的靈性,更可悲的是還會喪失生命的精神價值”(《2013年佳聯三百副》序言)。如何走出“壹窩蜂去寫‘鋪宣、作序、上河圖’之類的俗套” (《2015年佳聯三百副》序言)的誤區?劉先生認為,“想把對聯文化推向無愧於前人的更高境地,唯壹的出路是繼承歷代對聯高手總結和使用過的最高妙的形式技巧”(《中國對聯作品集》<2013年卷>前言)。而清聯正是這樣壹座具備“最高妙的形式技巧”的藝術高峰。那麽,清聯到底有哪些值得借鑒和傳承的“形式技巧”呢?筆者認為,清聯最大程度上體現了楹聯的文學屬性、文體特性和文體優勢,今人應該至少從以下三個方面傳承清聯的寫作技藝。

第壹,傳承清聯工巧的對仗。對仗是楹聯最本質的屬性,是楹聯唯壹的文體要素。對此,清代聯家可以說高度認同並且自覺遵循,發掘和發展了各種對仗技法,有的對仗工巧幾至變(極)態(端)地步,令人炫目稱奇。以《對聯話》所錄兩副祝壽聯為例。黃碧川賀湘籍陜西提督李某之太公六十壽聯雲:“哲嗣李將軍,七二精英,百二鎖鑰;壽星柱下史,五千道德,八千春秋。”俞樾賀李鴻章七十壽聯雲:“嶽降崧生,溯道光三年,到光緒八載;羔炰酒載,先上元十日,祝元老千秋。”(此聯俞樾《春在堂楹聯錄存》題為“李少荃相國六十壽聯”)數字之對,重字之對,極為工巧,堪稱妙絕。筆者猜測,若未想到自認拿得出手的對仗手法,清代聯家是絕不肯輕易作壽聯的,否則恐被人恥笑。反觀今人楹聯的對仗運用,主要存在對字死板、相對寬泛、技法單壹的弊病。在壹些聯集中,很難找到精妙的顏色對、數字對等小類工對,自對、借對等特殊對法,重字、復辭等修辭手法,充斥的大多是“四海”對“千秋”、“錦繡”對“和諧”之類。暨南大學朱承平教授在搜集374個傳統偶格的基礎上,歸納總結出99種對偶修辭,而清聯幾乎囊括了對仗所有技法。可是今人傳承得如何呢?綜觀今聯對仗,看來看去就是那幾樣數得著的常規路數,清聯常見的對仗手法幾近失傳,極少有人拿來用過。究其根源,在於相當壹部分作者沒有深刻認識到:對仗是楹聯賴以立命的命根子,是楹聯得以前行的發動機,是楹聯引以為傲的獨門絕技。傳承清聯對仗技藝,就要打開清聯對仗的武器庫,十八般兵器都拿來壹用,力爭達到樣樣精通的程度。

第二,傳承清聯靈動的句式。楹聯發展到清代,句式呈現多彩多姿的風貌。有律句、散句、駢句,有長句、短句,有四字句、七字句甚至二十來字句,各種句式又有不同組合,形成萬紫千紅、鳶飛魚躍的情態。如陶澍題澧縣澧陽書院聯雲:“臺接囊螢,如車武子方稱學者;池臨洗墨,看範希文何等秀才。”兩個分句,壹分句四字,節奏為二二(亦可為壹壹二),屬律句;二分句八字,節奏為壹三二二,屬散句。可看出作者有意脫離律句束縛的嘗試。又如李秀成(壹說洪秀全)題忠王府寢殿聯雲:“馬上得之,馬上治之,造億萬年太平天國於弓刀鋒鏑之間,斯誠健者;東面而征,西面而征,救廿壹省無罪良民於水火倒懸之會,是曰仁人。”四個分句,前兩分句四言句式,且運用復辭手法,第三分句突然來壹個十五字長散句,最後又以四字作結,氣勢磅礴,讀來很是過癮。反觀今人的楹聯句式安排,很難見到如此搖曳多姿的變化,比如十五言大多是四四七的安排,五言、七言的律句壹度大行其道。傳承清聯句式技藝,就要根據內容、情感表達和實用懸掛的需要,敢於嘗試選用各種句式,練就無論長聯短聯都可盡情騰挪、從容處理句式句法的本領。

第三,傳承清聯多樣的技法。楹聯的寫作技法林林總總、細之又細,沒有哪壹種文體技法像楹聯這樣繁復多樣,有時甚至讓人覺得瑣碎。前面我們已經從對仗、句式中領教到清聯技法的多樣性。實際上,清聯的每壹個毛孔都浸透著技法的血液。為窺斑知豹,重點談談楹聯特有的表現手法——拉人作襯。拉人作襯是清代人物聯最常用的技法之壹,曾國藩將此法發揮得淋漓盡致,臻於爐火純青。說到拉人作襯,有人首先會想到山西永濟關帝廟聯:“先武穆而神,大漢千古,大宋千古;後文宣而聖,山東壹人,山西壹人。”或許正是從這副名聯中,人們產生這樣的印象:拉人作襯的雙方,身份、地位、功績、名氣應該相當對等,至少應該接近。但筆者經過對大量清代名家聯作的初步研究,發現情況並非如此。理論上,根據事物是普遍聯系的這壹哲學原理,任何兩個(組)相比的人物都可以相拉相襯。關鍵要做到兩點:壹是找準相比點(相同、相似、相近、相類、相反、相關等);二是拿捏好分寸,註意表示程度、性質等的用詞。相比點只需壹點即可,實踐中多是兩點或以上。考察清聯拉人作襯的相比點,有名類,如姓、名、字、號等;有地類,如籍貫、郡望、宦所、葬地等;有時類,如生年、卒年、享年、年份、年齡等;有事類,如身世、才能、官職、業績等。以兩副挽聯為例。曾國藩挽劉松山聯雲:“勛業略同馬伏波,骨歸萬裏;精誠差比嶽忠武,壽少二齡。”上聯將劉氏比諸馬伏波,相比點為職業(軍人,相同)、功勛(安邊平亂,相同或相近)和死因(戰死,相同);下聯將劉氏比諸嶽飛,相比點為職業(軍人,相同)、品格(忠誠,相同)、享年(嶽三十九歲、劉三十七歲,相近)。黃道讓挽塔齊布聯雲:“溯七百余裏潭州,八日捷,五日更捷,何物井蛙自大,妄說飛來,奇哉今古雙忠武;數三十九歲名將,嶽家哀,盧家猶哀,惟公戎馬善終,允膺恩遇,愧殺宋明兩思陵。”全聯將塔齊布與嶽飛、盧象升相比,相比點主要有以下七點:職業(軍人,相同);品格(英勇、忠誠,相同);享年(三十九歲,相同);謚號(嶽、塔謚忠武,相同);戰場(嶽潭州、塔湘潭;相同或相近);戰功(平亂,嶽、盧另禦侮;相同或相似);死因(嶽、盧因私橫死,塔因公殉職,相同或相反)。又將鹹豐帝與宋高宗、明懷宗相比,相比點主要有兩點:態度(鹹豐恩遇塔、高宗冤殺嶽、懷宗不恤盧,相反);陵名(高宗為紹興之永思陵、懷宗為明十三陵之思陵,相同)。兩副挽聯主要相比之人身份、地位、功績、名氣肯定不能完全相提並論,說接近也很勉強,但找準了相比點,又有“略”“差”這類副詞體現分寸感,故讓人不覺過譽溢美。反觀當今人物聯,無論是抗戰英烈還是當代名人挽聯,大都是從正面歌頌,拉人作襯難得壹見,未免顯得單調。如能從清聯技法寶庫中拿來壹兩件像拉人作襯這樣的兵器,庶幾可以改變人物聯千篇壹律、缺失個性的面貌。

近年來,筆者視吳恭亨《對聯話》為寶典,以曾氏先祖曾文正公為宗師,立誌以弘揚對聯文化祖業為己任。在聯壇獲獎聯廣告味越來越濃、老套路越來越濫的趨勢下,筆者努力摒棄“應征體”和“老幹體”常有的俗套化、口號化的弊病,並盡量避免“高仿體”可能的浮華、陳腐氣息,從而走上壹條去廣告化、重個性化的應征聯創作新路,初步形成自己的風格。當然,傳承清聯寫作技藝,攀登楹聯藝術高峰,於筆者而言,永遠在路上。無論是否應征,筆者都將以“清聯風味”作為楹聯創作矢誌不渝的藝術追求,永不止步。

“東方太陽城”征聯,曾老師是這樣寫太陽神殿對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