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蟹》
皮日休
未遊滄海早知名,
有骨還從肉上生。
莫道無心畏雷電,
海龍王處也橫行。
皮日休詩鑒賞
螃蟹,素被視為橫行無忌、為非作歹的反面典型形象,皮日休在《詠蟹》中卻賦以蟹不畏強權的叛逆性格。在這首詩中,詩人熱情地贊揚了蟹的錚錚之骨、無畏之心和不懼強權、敢於“犯上”的壯舉,寄托了他對無私無畏、敢於“橫行”、沖撞人間“龍庭”的反抗精神的熱烈贊美和大聲呼喚。
這首詩在藝術表現技巧上很有值得稱道之處。
首先,是多側面的形象描寫。首句“未遊滄海早知名”,是通過詩人久聞螃蟹大名,從遠處來極寫蟹在詩人心中的崇高地位。壹個“早”字,既顯示了螃蟹所負盛名時間之久,又表現了詩人對螃蟹品格愛慕之日深。次句“有骨還從肉上生”,重在描寫蟹的外形。“有骨”有甲殼,是蟹與無骨軟體動物的重要區別,也是它賴以生存的手段。“有骨”二字暗寓了詩人對螃蟹身有傲骨的贊美之情。三、四兩句“莫道無心畏雷電,海龍王處也橫行”,是從心靈世界的角度為蟹敷彩。傳說天帝是宇宙的`最高統治者,海龍王是水族的主宰,雷電是天帝怒氣的產物。螃蟹不僅不怕天帝雷電,而且更不懼龍王的強權,即使在龍王的龍庭中,它也敢於“橫行”。正是由於這多方面的鏤刻,從而使螃蟹不畏強權的叛逆性格具有了立體感。
其次,把深厚的思想感情含蓄地寄寓在妙趣橫生的形象中,也是本詩的顯著藝術特色。封建秩序不容許叛逆思想的公開表達,詩歌的藝術規律也要求作者的思想傾向要盡力融入藝術形象中,這些都是詩人以“橫行”之蟹的形象寄寓反抗意識的原因。詩中,詩人頌揚蟹的叛逆性格,並未流於直露,而是從“名”、“骨”、“心”、“橫行”等側面逐層對蟹的形象賦之於人的品格、加以刻畫、讓讀者從蟹那具有立體感的形象中自行品味蘊含其中的主旨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