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關於迎接世博會的詩歌朗誦稿

關於迎接世博會的詩歌朗誦稿

當奧運聖火映紅天安門廣場,

世博藍圖已經繪就浦江兩岸,

中華民族以空前的風采,

凝聚了全世界專註的目光。

我們炎黃子孫,龍的傳人,

敞開九百六十萬寬闊的胸膛,

吸納著五大洲四大洋的風雲,

為明天的盛會放聲吶喊。

為了這壹天的到來,

我們經歷了壹個半世紀的漫長;

為了這壹天的到來,

我們超越了時空的想像。

壹百五十年前的張裕、茅臺,

以及壹把小小梳篦獲得的獎項,

在滿目瘡痍的神州象點點星光,

照亮了幾代人奮發的希望。

五千年的文明是我們延續的根脈;

五千年文明也是我們前進的羈絆。

當我們打開了國門放眼世界,

才終於找到了通向未來的方向。

終於,我們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終於,我們把先行者的腳步追上,

終於,冒險家樂園展現出——

最前沿、最尖端、最綠色的時尚。

我,壹個新新的上海人,

為親臨世博的構建感到無比歡暢。

那偉大的和平盛會將融人我——

沸騰的血液所蒸發的壹滴汗。

我們不再癡迷那四大發明的驕傲,

也不再沈醉於壹瓶茅臺的酒香,

用雙手捧給世人壹座輝煌的城池,

濃縮起十三億人民的智慧之光。

我,壹個新新的上海人,

厚重的華夏禮儀將我滋養,

“與文明同行”,“讓生活更美好”,

***同把和諧城市的旋律唱響。

當我凝聚世博會徽三人相擁的圖像,

“理解、溝通、歡聚、合作”大放光芒。

浦江的水啊,又給了我壹個明天的夢

去承載那全人類的夢想。

引用2:

在世博會將近的今天, 知榮辱,學禮儀,已成為壹個十分熱門的話題。

何為榮?以何為恥?這樣的思考,人類從來就沒有停止過,並且必將隨著時代的發展而歷久彌新。 在社會主義條件下,榮辱觀包含著兩層含義:壹方面是社會用以評價人們行為的道德價值尺度;另壹方面,是個人對行為道德價值的自我意識。

春秋時期偉大的政治家管仲,可以說是在治國實踐中註重社會恥感的第壹人。眾所周知,他曾經輔佐齊桓公,使齊國盛極壹時,成為春秋時的第壹個霸主。正是這樣壹位十分成功的政治家提出了“禮義廉恥,國之四維”的思想。他認為,立國有四大綱,而恥居其壹。

如果壹個人具有正確的榮辱觀,知善知惡、知是知非、知榮知恥,就會有所為,有所不為。壹個民族也是如此,其成員能有正確的榮辱觀,尊道貴德、崇仁尚義,弱小也能變為強大。中華民族是壹個具有悠久的文化傳統和偉大精神的民族。在歷史的長河中,她雖然飽經憂患,雖然災難深重,但始終屹立不倒、不可征服,就在於她的人民受優良傳統文化的熏陶,在血液中流淌著仁義的精神,在心靈的深處凝結著正確的恥感。前人提倡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人格,誌士“不為五鬥米折腰”的氣節就是壹個例子。今天祖國的繁榮昌盛、人民的幸福生活,國家的尊嚴,都是與中華民族的這種寶貴的榮辱觀緊密地聯結在壹起的。

所以,人們的恥感絕不是壹件小事,它關系到壹個國家的生滅,關系到壹個民族的存亡。

在壹個國家中個人是主體。對於個人來說什麽最重要呢?我想首先應該是具備文明素質,也就是禮儀。只有當每壹個人都具備了文明的禮儀,那麽這個國家的整體素質才能提高。所以,在樹立榮辱觀的同時,我們還要註意各人禮儀。

不久前,曾看到這樣壹則報道,說的是新加坡,新加坡是壹個通用英語的國家,這個國家的公***場所的各種標語大多是用英語書寫。但其中的壹些文明禮貌的標語,如“不準隨地吐痰”、“禁止吸煙”、“不準進入草坪”等卻用中文書寫。為什麽呢?人家回答:“因為有這些不文明行為的大多數是中國大陸的遊客。”為此,到新加坡考察的壹位中學校長語重心長地說:“不文明行為也是國恥。” 不知大家是否記得,中央電視臺曾經報道,國慶節後的天安門廣場,隨處可見口香糖殘跡,40萬平方米的天安門廣場上竟有60萬塊口香糖殘渣,有的地方不到壹平方米的地面上,竟有9塊口香糖汙跡,密密麻麻的斑痕與天安門廣場的神聖和莊嚴形成了強烈反差。

以上的兩個事例表明,禮儀其實是由細節構成的,反思我們的所作所為可見文明禮儀離我們還有壹段距離。在我們身邊,在壹部分同學身上,還存在著壹些不文明的行為。例如,在我們的校園內、樓梯上總能見到與我們美麗的校園極不和諧的紙屑,教室裏、校園內食品袋、方便面盒隨處可見,甚至有的同學認為:反正有值日的同學和清潔工打掃,扔了又何妨;再例如有的同學在教學樓走廊上追逐打鬧,走路推推搡搡習以為常;還有部分同學相互之間講臟話、粗話,甚至還有個別同學故意損壞學校的公***財物。我們很多同學把文化知識的學習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社會公德的培養,文明禮儀的養成,而這恰恰從本質上展現出壹個人的思想品質。事實上,良好的行為,是保證我們順利學習的前提,也是樹立健康人格的基礎。在學校沒有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同學就可能目無紀律,不講衛生,擾亂班級的學習環境。相反,如果我們養成了文明的行為習慣,學習環境就壹定是良好的、有序的。我們知道:壹個學校的學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才能構建出優良的學習環境,創設出優良的學習氣氛。現在,我們正處於人生中最關鍵的成長時期,我們在這個時期的所作所為,將潛移默化的影響到我們自身的心理素質,而文明的行為就在幫助我們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同時也完善了自身的道德品質。

要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做文明中學生。那麽請我們每壹個人管住我們的口,不說粗話、不隨地吐痰;管住我們的手,不亂扔垃圾、不打架鬥毆;管住我們的腳,不踐踏草坪。我相信,經過我們全體師生***同努力,壹定會營造出壹個文明美好的校園。試想假如全國每壹個校園都***同創建文明校園,那麽我們民族的整體素質將大大提高,國家的綜合實力將會大大加強,祖國的未來壹定是繁榮昌盛、燦爛輝煌!

文明禮儀是我們學習、生活的根基,是我們健康成長的臂膀。沒有了文明,就沒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線。千學萬學學做人,說的就是學習應先學做人, 學做文明人,學做社會人, 清潔環境,文明校園,從我做起,從每壹件小事做起,讓文明禮儀之花在校園處處盛開。

奧斯特洛夫斯基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書中寫道:“人的壹生可能燃燒,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渴望燃燒起來。”燃燒起來,讓明辨榮辱的智慧之光燃燒起來!讓禮儀之風吹起來!作為新世紀的中學生,我們肩負著現代化建設的艱巨重任,承載著民族興旺的光榮使命。在實踐榮辱觀,學習禮儀的過程中,應有我們的身影。 我希望有更多人能從現在開始,樹立正確的榮辱觀,改正陋習,培養各人禮儀,迎接日益臨近的世博會!

還有壹些資料 世界博覽會是由壹個國家的政府主辦,有多個國家或國際組織參加,以展現人類在社會、經濟、文化和科技領域取得成就的國際性大型展示會。其特點是舉辦時間長、展出規模大、參展國家多、影響深遠。

自1851年英國倫敦舉辦第壹屆展覽會以來,世博會因其發展迅速而享有“經濟、科技、文化領域內的奧林匹克盛會”的美譽,並已先後舉辦過40屆。

按照國際展覽局的最新規定,世界博覽會按性質、規模、展期分為兩種:壹種是註冊類(以前稱綜合性)世博會,展期通常為6個月,每5年舉辦壹次;另壹類是認可類(以前稱專業性)世博會,展期通常為3個月,在兩屆註冊類世博會之間舉辦壹次。註冊類世界博覽會不同於壹般的貿易促銷和經濟招商的展覽會,是全球最高級別的博覽會。2010年上海世博會屬於註冊類世博會。

國際展覽局是專門從事監督和保障《國際展覽公約》的實施、協調和管理舉辦世博會並保證世博會水平的政府間國際組織,目前有89個成員國。

上海成功申辦2010年世界博覽會,為上海的城市建設、環境保護、經濟和社會發展、提升城市品位和市民綜合素質帶來了巨大的機遇和挑戰。世博會將帶來的主要經濟效應有:推動上海產業結構的調整、帶動基礎設施建設的升級、對GDP的貢獻效應、增加就業機會以及後續經濟效應等。另外,世博會還將給上海帶來其他效應,如;推動發展中國家在國際經濟活動中的參與度,提高上海的知名度和區域輻射效應等。

改革開放的中國舉世矚目。20多年來,中國經濟騰飛,政局穩定,文化繁榮,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已成為世界上經濟發展最快和增長潛力最大的國家之壹,令世界刮目相看。世博會在中國舉行,不僅對中國的經濟發展和繁榮產生巨大影響,也會增強其他發展中國家申辦的信心。“中國如有壹份幸運,世界將添壹片異彩。”中國有信心辦好這樣壹個大型世界博覽會,給世界壹個驚喜,有信心展示中國,溝通世界,並對人類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時 間: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

地 點: 上海世博會場地位於南浦大橋和盧浦大橋之間,並沿著上海城區黃浦江兩岸進行布局。世博園區規劃用地範圍為5.28平方公裏,其中浦東部分為3.93平方公裏,浦西部分為1.35平方公裏。圍欄區域(收取門票)範圍約為3.22平方公裏。

主 題: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副主題: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

城市經濟的繁榮

城市科技的創新

城市社區的重塑

城市和鄉村的互動

目 標:吸引200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展,7000萬人次的參觀者

上海世博會的國際招展工作順利推進,截至2007年2月25日,已有117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確認參加上海世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