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特征和地位
楚辭標題。屈原的傑作。370多句2400字,是中國古代最長的抒情詩。王逸《楚辭章句》名為《離騷經》,宋代洪興祖在《楚辭補》中指出:“後世先人以其言述之,尊之為經。”也有人簡稱“離騷賦”或“騷”。從漢代到南北朝,《離騷》常被引為屈原所有作品的總稱。在文學史上,常稱“風”、“騷”,“風”用來概括《詩經》,“騷”用來概括《楚辭》。在《離騷》中,詩人運用了許多隱喻,無情地揭露了統治集團的醜惡,抨擊了他們的邪惡、淫欲、貪婪、淫蕩和暴力。同時,他還塑造了堅持正義、追求真理、不避困難、不怕迫害、愛國愛民的人物形象。《離騷》是壹首具有現實意義的浪漫抒情詩。在詩中,無論是對主人公形象的刻畫,還是對壹些事物的描寫,詩人都使用了大量誇張浪漫的表達方式。神話傳說的充分運用,展開了多彩的幻想翅膀,強化了《離騷》的神韻。在《離騷》中,比興的運用非常普遍。比如他用香草比喻詩人的高貴,用男女關系比喻君臣關系,用驅馬比喻治國。離騷的形式源於楚人的口頭創作,詩人將其轉化為長篇小說,包含了豐富的內容。它的語言精煉,吸收了楚語的許多方言,句子也頗有特色。《楚辭》匯集了戰國時期屈原和宋玉的詩歌,西漢時由劉向編纂,東漢時由王逸撰寫。這些詩用楚國的詩體和方言韻來描寫楚國的風土人情,具有濃郁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辭”。
寫作年份
司馬遷在《史記·太史公序》中說:“屈原被貶,寫《離騷》。”這被認為是流放之後。時至今日,人們對此說法不壹,有的說寫於被革職後,有的說寫於獲釋後,有的說寫於末年、王湘初年,還有的說寫於王湘初年時有發生,至今尚無定論。
創造理性
司馬遷引用《史記·屈原列傳》中劉安的《離騷傳》說:“屈平病王不聰不聽,乃諂媚明朝,邪曲害眾,方正之不能容忍,故以悲禪寫離騷”;他還說:“屈原在正道上直行,窮盡忠義智慧侍奉君主,窮天下。信而見疑,忠而謗,能無怨言?瞿平的作品《離騷》是自責的。”屈原的“悲思”和憤懣與楚國的政治現實密切相關。《離騷》是他根據楚國的政治現實和自己的不平所寫的壹首政治抒情詩。由於曲折描寫了詩人的人生經歷、思想和境遇,有人將其視為屈原人生歷程的形象記錄,稱之為詩人的自傳。
內容層次結構
《離騷》作為壹部長篇巨著,思想內容極其豐富。至於它的內容層次,壹直以來都有各種各樣的劃分方式。總的來說,詩的前部從他自己的身世、品質、修養、誌向入手,追溯他幫助楚王改革惡政的奮鬥歷程和被冷落的經歷,表現出他從不與人同流合汙的政治態度和“九死無悔”的堅定信念。中間部分,我用女兒的忠告,作了關於鐘華的陳述,總結了歷史上興亡的經驗教訓,闡述了“興才賦能”的政治主張,並由此引出了遊走天地、“上下求索”的幻想境界,表現了我對理想的執著追求;最後壹部分,在追求之後,轉向精神氛圍進行占蔔、巫術、占蔔,尋求出路,體現了走向鄉村與懷戀故鄉之間的思想矛盾。在崛起和遠行的過程中,我終於不忍離開祖國,最終決定為理想而死。前壹部分,作為對過去的回憶,重在描寫現實;後兩部作為對未來的探索,著眼於馳騁想象,最後以回歸現實而告終。通過這壹描寫,該詩塑造了壹個具有崇高品格的抒情英雄形象,反映了詩人實行“美麗政治”、振興楚國的政治思想和愛國情懷,表現了詩人高尚的氣節和嫉惡如仇的戰鬥精神,無情地揭露和斥責了楚國的腐敗政治和黑暗勢力。司馬遷評價《離騷》說:“屈原雖被流放,卻心系楚國,心系君王,不忘造反之誌。他希望妳能意識到這壹點,改變其中的壹個習俗。救國興國,卻又想故伎重演。在壹篇文章中,有三個誌向。”引用劉安《離騷傳》說:“國風淫蕩而不淫蕩,憤懣而不亂,離騷如是,可以說是兼而有之!說帝嚳,下壹個齊桓,唐舞,為了刺天下。明朝的道德是博大而尊崇的,治亂是壹貫的。其言含蓄,其誌幹凈,其行賤。正所謂文小而意大,舉壹反三,影響深遠。其誌清凈,故稱物香;其行賤,不容死。淤泥中蟬蛻於濁穢之中,不受浮塵汙染。-但是沒有我的泥。推此誌,亦是日月之榮也。”(《史記·屈原列傳》)基本講述了《離騷》作為政治抒情詩的精神實質和不朽價值。
後人評價
《離騷》是屈原用他的理想、經歷、痛苦、熱情乃至壹生寫成的壹首壯麗的詩篇,閃耀著詩人鮮明的個性,這在中國文學史上是第壹次。《離騷》的創作植根於現實,充滿幻想。詩歌中廣泛運用了古代神話傳說,現實人物、歷史人物和神話人物通過極其豐富的想象和聯想交織在壹起,大地與天國、世界與幻境、過去與現在交織在壹起,構成了壹個瑰麗、奇特、多彩的幻想世界,從而產生了強烈的藝術魅力。“香草美人”的比喻在詩中大量使用,生動地表現了抽象的意識和復雜的現實關系。所謂《離騷》,是以詩作喻,所以良禽奇草配忠義,劣禽臭物配驕橫,靈美人配王侯,宓妃之女配良臣”(王逸《楚辭》),這就是藝術特色。而且隱喻不僅僅停留在對個別事物的類比上,還體現在對整個意象系統的構思上,從而蘊含著整體的象征意義。在語言形式上,《離騷》突破了《詩經》中的四句格局,每句五、六、七、八、九字,三句交叉,句法層次參差不齊,靈活多變。“Xi”這個詞用在每個句子的末尾,虛詞如“之”、“於”、“乎”、“福”、“兒”等常用於句子中以協調音節,有些句子不需要虛詞。這種新的詩歌表現形式為《詩經》之後騷體文學的興起奠定了基礎。《離騷》中常用對偶。按照整體計劃,整個對仗是100多句;並且出現過錯綜復雜的對,如“定俗之工巧妙,規正;攜繩墨追宋,與爭勝。“壹句話裏,雙音常配雙音,疊韻配疊韻。前者如《與席》等,後者如《與羊閑扯》等。這就形成了《離騷》詩錯落有致、變化有序的特點。讀的時候,節奏和諧,音調悠揚,有壹種跌宕起伏,唱唱嘆息的感覺。同時,《離騷》使用了大量的楚語方言詞,如“魯”、“魯”、“莽”、“風”、“羌”、“衛”、“胡”等,而且經常。詩中形容詞的使用也很恰當,很有新意。比如,“□□”描述的是雲霓翻滾的樣子,“朝不保夕”指的是高冠的高聳之勢,“蜿蜒”龍遊,都可謂是循聲而望,音樂妙不可言。《離騷》的高度藝術成就與其豐富深刻的思想內容完美結合,使其成為中國文學史上的壹部傑作,並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魯迅先生曾稱贊它是“壹篇出色的演說”(中國文學史大綱),並給予了很高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