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紫藤蘿瀑布》選自《鐵簫人語》,是女作家宗璞的壹篇散文。原名馮鐘璞,著名哲學家馮友蘭之女。短篇小說:《紅豆》、《桃園女兒嫁窩谷》、《不沈的湖》、《後門》、《知音》等。中篇小說:《三生石》。長篇小說:《野葫蘆引》。 5、《童趣》沈復(1763年—1825),字三白,號梅逸,清代文學家。著有《浮生六記》。本書文字清新真率,無雕琢藻飾痕跡,情節則伉儷情深,至死不復;始於歡樂,終於憂患,漂零他鄉,悲切動人。《浮生六記》是沈復的代表作,***六卷,每卷皆有標題,依次是《閨房記樂》《閑情記趣》《坎坷記愁》《浪遊記快》《中山記歷》《養生記道》。《浮生六記》中的“閑情記趣”壹章,本文的主旨是寫作者兒時的“物外之趣”。
6、《理想》流沙河原名余勛坦。當代詩人.著有詩集:《流沙河詩集》、《故園別》、《遊蹤》等。 7、《短文兩篇》
①《行道樹》是由臺灣女作家張曉風所作。中國作家之壹。散文集:《地毯的那壹端》《愁鄉石》《步下紅毯之後》《妳還沒有愛過》《再生緣》《我在》《思想》及《從妳美麗的流域》。 ②《第壹次真好》,由臺灣女作家周素珊所作。著作有《故國夢重回》、《風雨故人來》、《寂寞黃昏後》、《心燈集》。 8、《人生寓言》的作者是周國平。隨感集《人與永恒》、《尼采與形而上學》、詩集《憂傷的情欲》、《只有壹個人生》、散文集《善良豐富高貴》、 9、《我的信念》瑪麗·居裏波蘭著名科學莢冬研究放射性現象,發現鐳和釙(pō)兩種自然放射性元素,壹生兩度獲諾貝爾獎(第壹次獲得諾貝爾物理獎,第二次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10、《論語》 孔丘,字仲尼。年齡時期魯國人。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莢冬儒家學派創始人,編撰了我國第壹部編年體史書《年齡》。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載於語錄體散文集《論語》及先秦和秦漢保存下的《史記· 孔子世家》。整理《詩》《書》,刪修《年齡》註解《周易》創私人講學之風有***3000人、賢士72人。《論語》是記錄孔子和他的***言行的壹部書,***20篇,是儒家經典之壹。 11、《春》是壹篇寫景抒懷孤獨的散文,作是朱自清,字佩顯冬現代著名散文家、詩人、學者、***戰士。詩文集《蹤跡》,代表作品有《背影》《歐遊雜記》等,收在《朱自清全集》裏。 12、《濟南的冬天》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滿族,北京人,現代著名作家。代表作還有話劇《茶館》《龍須溝》,長篇小說《四世同堂》等,被稱為“人民藝術家 13、《夏感》作者:梁衡,著名的新聞理論家、散文家、科普作家。著作有《梁衡文集》,散文集《夏感與秋思》等。
14、《秋天》選自《預言》。作者何其芳(1912~1977)現代詩人、散文家、文藝評論家。原名何永芳,散文:《畫夢錄》,詩集《預言》《夜晚和白天的歌》等。 15、古代詩歌五首分別出自漢樂府、唐詩(五律、七律)、宋詞和元曲。
①《觀滄海》魏武帝曹操,字孟德,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詩人。廟號太祖。 ②《次北固山下》由唐代詩人王灣所作,作者通過對江南殘冬早春景象新鮮而又精致的描繪,表達出詩人無比熱愛江南水鄉和懷念家鄉及親人的思想感情。
③《錢塘湖春行》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代表作品: 《白氏長慶集》,《長恨歌》,《琵琶行》,《賣炭翁》。 ④《西江月》辛棄疾,南宋愛國詞人,字幼安,自號“稼軒居士”。 辛棄疾存詞600多首。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和戰鬥精神是辛詞的基本思想內容。他是我國歷史上偉大的豪放派詞人、愛國者、軍事家和政治家。與蘇軾齊名,並稱蘇辛,歷史上與李清照並稱“濟南二安”。其詞熱情洋溢,慷慨悲壯。筆力雄厚,藝術風格多樣,而以豪放為主。代表作有《稼軒是非句》。 ⑤《天凈沙·秋思》馬致遠。與關漢卿、鄭光祖、白樸並稱“元曲四大家”,是我國元代時著名大戲劇家、散曲家。天凈沙是曲牌名。 16、《化石吟》張鋒是壹首贊頌化石的抒懷孤獨詩,“吟”是古典詩歌的和種名稱,這裏是“贊頌”的意思。作者以優美的語言,富有感情地贊頌了會講話的奇異的化石。本文先通過幾個疑問句啟發人們和作者壹起往想像億萬年前那神秘的世界,往傾聽化石講述那奇幻的神話。
17、《看雲識天氣》本文是朱泳焱根占有關資料改寫的。是壹篇科普文。作者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從兩個方面先容孤獨了雲和天氣的關系:不同形態的雲和天氣的關系;不同光彩的雲和天氣的關系。在結構上,全文運用了總分總的關系。
18、《綠色蟈蟈》是壹篇妙趣橫生的小品文。法布爾法國昆蟲學莢冬動物行為學莢冬文學家。被眾人稱為“昆蟲界的荷馬,昆蟲界的維吉爾”。選自《昆蟲記》,作者采用生動活潑的筆法,把蟈蟈寫得活靈活現。《昆蟲記》稱為“昆蟲的史詩“
19、《月球上的足跡》朱長超真實地記錄了美國宇航員登月的全過程。文章從“預備、登月、升空、返航”四個方面按時間順序作了記敘。這是壹篇饒有興味的科普小品。全文寫得清楚明白,生動形象,吸引人。
20、《山市》選自《聊齋誌異》。作者是清代文學家蒲松齡,字留仙,別名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 出生於壹個逐漸敗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直至71歲時才成歲貢生。 《聊齋誌異》是蒲松齡的代表作,“聊齋”是他的書屋的名字,“誌”是記述的意思,“異”指奇異的故事。全書有短篇小說491篇。多數作品通過談狐說鬼的手法,對當時的社會***、黑暗進行了有力的批判,在壹定程度上揭露了社會矛盾,表達了人民的願看山市,山中蜃景,與“海市蜃樓”相似,是壹種因折光反射而形成的自然現象。本文再現了山市由天生孤獨到消失的全過程,描述了山市的美景。
22、《羚羊木雕》張之路,著名作家。電影文學劇本:《霹靂貝貝》《魔表》《傻鴨子歐巴兒》。話劇:《雙龍花盆》。童話劇:《野豬的首領》《大鼻頭和黑眼圈》。小說集:《在樓梯拐角》《題王》。長篇小說:《第三軍團》等。
21、《鷂子》選自魯迅的散文詩集《野草》。魯迅: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莢冬代表作有:散文詩集:《野草》; 短篇小說集:《吶喊》、《仿徨》;歷史小說集:《故事新編》 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往事孤獨重提》);小說集:《吶喊》《仿徨》; 中篇小說:《阿Q正傳》; 雜文集:《熱風》、《墳》、《華蓋集》、《而已集》、《南腔北調集》等;學術著作:《中國小說史略》;書信集:《兩地書》;反駁文《中國人真的失掉自信力了嗎》、《墓碣》;第壹篇口語孤獨小說:《狂人日記》。 23、《散步》作者:莫懷戚,重慶作家。著有系列小說集《大律師現實錄》。 24、《詩兩首》①《金色花》泰戈爾(1861~1941)印度作家、詩人、社會活動家。詩集:《暮歌》《晨歌》《吉檀迦利》《新月集》《園丁集》《飛鳥集》。劇本:《修羽士》《國王和皇後》《摩吉多塔拉》《郵局》《紅夾竹桃》。長篇小說:《小沙子》《沈船》《戈拉》。歌曲:《人民的意誌》被定為印度國歌。他的創作對印度文學的發展影響很大。1913年獲諾貝爾文學獎。 ②《紙船》冰心1900~1999)現代散文家、小說家、詩人、兒童文學作家。翻譯家。原名謝婉瑩,,主要作品短篇小說集《超人》,詩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讀者》《再寄小讀者》《往事》等,她的散文,委婉、秀麗、清新、自成壹莢冬被人稱為“冰心體”或“閨秀體”。 25、《世說新語》兩則。《詠雪》選自南朝宋時劉義慶組織職員孤獨編寫的《世說新語》,它是六朝誌人小說的代表作。全書***8卷,分為德行、言語、文學、政事等36門。 26、《天子的新裝》安徒生,丹麥著名童話作莢冬代表作有:《天子的新裝》、《賣火柴的小女孩》、《醜小鴨》、《夜鶯》、《海的女兒》、《拇指姑娘》、《白雪公主》、《小克勞斯和大克勞斯》等。
27、《郭沫若詩兩首》。郭沫若(1892~1978) 原名郭開貞。中國現代傑出的作家、詩人和戲劇莢冬馬克思主義歷史學家和古文字學家。歷史話劇:《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漸離》《孔雀膽》《蔡文姬》《武則天》等,另還寫有詩集《戰聲》《蜩螗集》《女神》,歷史論著《甲申三百年祭》《青銅時代》等。學術論著《李白與杜甫》等。現有《沫若文集》行世。《天上的市井孤獨》取材於我國古代有關牛郎織女的傳說。它借豐富新奇的聯想和想象,描繪了美妙的天街景象,表達了詩人擺脫封建束縛、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的思想感情。《靜夜》在寫法和風格上和《天上的市井孤獨》很相似,都是在前面寫景的基礎上,轉而進進想象的世界,掃尾出人意料,讓人產生無盡的回味和向往。這首詩立足“靜夜”,描繪月光、松樹、疏星等景物,展開聯想,有壹位鮫人在天河岸邊對著月夜無聲地流下了珍珠淚。寄托詩人的失看情緒,隱含對祖國、家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
28、《女媧造人》袁珂—《神話故事新編》:以時間為序,記敘了女媧造人的全過程,表現了原始初民對人類自身來源的好奇、追索,以及在當時社會生活條件下所做出的極富想象力的解釋。文中處處布滿孤獨了人類誕生的喜悅之情。
29、《盲孩子和他的影子》——《金波作品精選》——金波:是壹篇美麗的抒懷孤獨童話,它營造了壹種純真、友好的氛圍,具有詩情畫意的境界。文章從“影子”“螢火蟲”對盲孩子的關愛、幫助中,啟示我們都應該來關愛弱者,只有“愛”才能使他們感受到生活的光明和美好。
30、《伊索寓言》①《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伊索寓言》——伊索——公元前6世紀古希臘人,善於講動物故事對盲目自高自大的赫耳墨斯進行了諷刺,告訴我們要重視事物的本質,不能愛慕虛榮;②《蚊子和獅子》則提醒我們,取得成績後不要驕傲自滿,自得忘形。③《智子疑鄰》——《韓非子·說難》——韓非,戰國末期韓國人,著名思想家。他出身貴族,屢次上書向韓王進諫,都未被采納。後來,他得到秦始皇的欣賞,在秦國任客卿。不久便被他的同學李斯等人讒言所陷,下獄後***自殺,著有《韓非子》壹書,常用寓言故事闡明事理提醒我們不能根據親疏遠近往判定人和事情,不能心存偏見。④《因禍得福》——《淮南子·人間訓》(《淮南鴻烈》),西漢淮南王劉安等編著告訴我們,禍福在壹定條件下是可以相互轉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