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居客棧小樓,夜不能寐,索性聽起了淅瀝春雨聲,那點點滴滴的聲響,陪了他整宿。深巷清晨怡然,有販賣杏花的吆喝傳至他耳朵。個人理解,整個畫面連貫又反差,從百無聊賴到清心自適,意境朦朧、細膩、唯美。
1、壹翁老朽,半紙清閑。不眠長夜,雨落陌枕,杏拂心尖。南宋朝廷的軟弱與陰翳摧殘了陸遊的英姿華發,少年意氣風發,老翁胡髭低垂,從邊陲州巷到偏安壹隅,他無奈地踏足、停駐、再啟程,《臨安春雨初霽》就是他在西湖邊客棧等待召見寫下的名作,?小樓壹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更是將老朽深沈和歲月灑脫嵌進了畫裏。他百無聊賴,又樂在其中,因為時光撫平了固執與較真,讓他與抱負和現實達成了和解。
2、年少追逐金戈鐵馬,年邁接納閑草分茶。時光雋永,落寞待晴。春深了,雨落了, 天亮了。雨後深巷裏杏花清新,販賣著消愁的明媚,乍看詩人心上積郁之塵被壹點點拂去,卻忽又露出了馬腳。他還是愁啊,憂思國事,難以安眠,即使晨景治愈,也難以將愁思洗凈,那些和諧美好的聲音與畫面,更襯得現實惆悵惋傷。單從標題這句甚至詩歌頸聯來看,草書塗塗寫寫,分茶品茶不亦可乎,簡直閑適得不能再閑適了,然而詩歌結尾只是輕嘆壹句?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就道出了他真實的清醒與無奈。
當然,我們也可以忽略掉那些薄紗世味,只單純地為春雨與杏花癡迷。望壹眼寧靜的夜,恬靜的街,可愛的小販,嘆壹句時光正好,還有大把美好閑適可以消磨,就這樣行走在純真浪漫的幻想裏,也很奈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