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不畏風雨》:哪有什麽歲月靜好,只不過我心無懼

《不畏風雨》:哪有什麽歲月靜好,只不過我心無懼

想來慚愧,自從高中畢業,竟從未認真地讀過幾首詩。曾經自詡也是熱愛詩歌的人,卻早就荒蕪了心靈的田園。

中國是個詩歌的民族,從詩經開始,中國人便在詩這壹類文學上展現了非凡的天賦。從詩經開始,到魏晉時期的古風,再到詩的巔峰——唐詩,這其中有多少傑出的詩歌呢?

在中國,現代詩歌似乎並沒有受到如古代詩壹般的重視。人們不讀現代詩,現代詩似乎也進入了壹個曲高和寡的小圈子。不信,說壹說妳知道的現代詩?恐怕很多人知道的就只有《再別康橋》了,這還要拜高中語文課文所賜。

當然,詩不獨中國才有,莎翁除了各種悲劇喜劇外,還寫了大量的十四行詩。我們的近鄰日本,會寫詩的文人也大量存在,除了詩,他們還創造出了俳句。想必看過日和動漫的人都會對其中而壹個重要人物——俳句之神印象深刻吧。俳句之神松尾芭蕉雖然在動漫中是壹個搞笑的角色,但在吉蔔力工作室出品的動漫《我的鄰居山田君》中,芭蕉所寫的俳句卻讓人回味無窮。

從詩經開始,詩也並不是全然陽春白雪的事物。相反,它是人們的有感而發,那些真正好的詩全都包含著人們的感情。人們能記住的詩絕大部分都是跟自己心裏的某種情感相暗合。就像,中二青年愛滿江紅和邊塞詩,文藝青年愛李商隱和納蘭性德。

對於詩的壹個重大誤解便是,看不懂的才是好詩。於是有很多人便追求寫壹些他人看不懂的詩,有段時間我也很喜歡這樣的詩,朦朧,飄渺,透露出壹種知音難尋的微妙感。時間壹長,便陷入了壹種不可自拔的自戀之中。

後來有個朋友壹句話便驚醒了我,“這東西都壹樣啊。”我開始憤怒,後來驚詫。因為重新檢視之後,便知道了自己是多麽的愚蠢。那些不為任何實際情感而寫的詩,他們並不具有長久的生命力。看多了,猶如吸食鴉片,只是麻痹自己。

壹首好詩,應該有力量,這種力量是由內而外的。壹首好詩,應該有情感,這種情感應該是源自靈魂的。壹首好詩,應該有未來,這種未來是恒久存在的。

經過這樣的篩選,宮澤賢治的《不畏風雨》赫然出現在我的面前。這首詩很短,詞語也很簡單。宮澤賢治用簡練的語言給我們描繪了壹幅桃花源般的景象。他將自己的想象和渴望投入其中。這首詩非常安靜,但安靜中自有壹種內在的力量。

最近看了兩本書,《安靜的力量》和《在時代的痛點,沈默》。現代社會的忙碌已經被看作是正常的事情。人們也意識到這樣的忙碌讓我們失去了自我。很多人更註意自我的感覺,有時候便不免陷於“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狹小視野中。

佛陀之所以為佛陀,是因為他的視野並不是從個人的角度出發,因此,佛經上說佛具有大智慧和大慈悲,因此,他也得到了大圓滿。而在繪本的前面,宮澤賢治也是壹個佛教徒,難怪他的詩裏有壹種普世的慈悲和感悟。

這首詩寫於上個世紀的三十年代,正好是從美國而起的經濟危機席卷全球的時候。整個世界都籠罩在壹種灰敗陰郁的氣氛中,日本則更是屋漏偏遭連夜雨,不斷地遭遇到各種自然災害。彼時的日本,充滿了各種失敗和沮喪。做於這個時期的作品,自然很容易帶著壹種頹喪的情緒,但是,從《不畏風雨》這首詩可以看到,宮澤賢治依然對生活和人生充滿了熱愛,這種熱愛是沈重的,是來自於詩人對外界的關懷。這也是這首詩過了這麽多年,依然被人們傳頌的原因。

這首詩也超越了那個時代,因為每個時代都會有它自己的問題,而對待問題的最好方式並不是視而不見,而是勇敢地前進。

我們不因自私而偉大,只有超越自身的狹隘我們才能看到更廣闊的世界。那些不寫給自己的詩反倒能夠從外部世界找到更多的知音。宮澤賢治用這首詩向我們昭示了壹個偉大人物的心胸和內心世界。

時隔將近壹百年,我們應該向他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