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鄉愁詩兩首》教學實錄

《鄉愁詩兩首》教學實錄

點評:

潘紀雲老師這節課和劉俊英的《沁園春 雪》曾雙雙獲得山東省創新課堂比賽壹等獎。也是這兩節課的光盤在今年5月份的全國中語會18屆年會中,又均獲全國課堂教學壹等獎。這節課有以下幾個特點:

二是突出體現了探究、創新的特點。在老師範讀、學生自讀整體感知的基礎上,老師沒有灌輸學生什麽,也沒有照搬教參限制學生思維,而是先讓學生自主學習提出問題,探究問題,做到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在學生明白了什麽是詩歌意象後,有壹個值得大家學習的教學環節:要求學生也為鄉愁打壹比方,仿說壹個句子,即找壹個意象。創新不是無中生有,而是在模仿的基礎上進行的。這個環節就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學生的創新思維的火花閃爍。例如學生們說:“鄉愁是枚青橄欖,苦苦的澀澀的”;“鄉愁是窗前的風玲,叮叮當當令人心傷”;“鄉愁是雨芭蕉,早也瀟瀟晚也瀟瀟。”;“鄉愁是雨中的泡桐,那次怎壹個愁字了得?”;“鄉愁是滿城風絮,壹川煙草,梅子黃時的雨。”……學生的想象力令人欽佩。

三是多媒體教學手段對課堂教學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現在許多語文課堂上使用的課件,還停留在幻燈片的水平上,線性結構的多;有的是鼠標壹點出壹個答案,機灌代替了人灌;有的是說星星出壹個星星,說月亮畫面上就是月亮,研究畫面代替了研究語言;有的幹脆放電影,屏幕形象代替了文學意境。而本堂課的課件從腳本設計、色彩的搭配、交互的效果等都有利於創設情景,有利於學生的互動和學習。妳看,底圖是淡雅的,字幕效果是明顯的,圖文出現和消失效果再配上那首牽心入耳的《思鄉曲》,這些都給人壹種審美的熏陶和藝術的享受。

當然,課堂教學沒有十全十美的,語文教育大家於漪老師說:“我上了壹輩子的課,壹萬兩千多節,但沒有壹節是自己滿意的,更談不上示範。”這是多麽高的境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