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無衣》鑒賞及賞析

《無衣》鑒賞及賞析

《無衣》鑒賞及賞析1

 《無衣》

 先秦:佚名

 豈曰無衣?七兮。不如子之衣,安且吉兮。

 豈曰無衣?六兮。不如子之衣,安且燠兮。

 《無衣》譯文

 難道說我沒衣服穿?我的衣服有七件。但都不如妳親手做的,既舒適又美觀。

 難道說我沒衣服穿?我的衣服有六件。但都不如妳親手做的,既舒適又溫暖。

 《無衣》註釋

 七:虛數,言衣之多;壹說七章之衣,諸侯的服飾。

 子:第二人稱的尊稱、敬稱,此指制衣的人。

 安:舒適。吉:美,善。

 六:壹說音路,六節衣。

 燠(yù 玉):暖熱。

 《無衣》鑒賞

 此詩與《秦風·無衣》題目及首句皆相同,然思想內容與藝術風格卻完全兩樣。從字面上看,似覺並無深意,但前人往往曲為之說,《毛詩序》雲:“《無衣》,美晉武公也。武公始並晉國,其大夫為之請命乎天子之使,而作是詩也。”朱熹《詩集傳》雲:“曲沃桓叔之孫武公伐晉,滅之,盡以其寶器賂周釐王。王以武公為晉君,列於諸侯。此詩蓋述其請命之意”,“釐王果貪其寶玩,而不思天理民彜之不可廢,是以誅討不加,而爵命行焉。”(同上)這壹說法今人多表示懷疑,如程俊英《詩經譯註》就認為“恐皆附會”。

 從詩意來看,此篇似為覽衣感舊或傷逝之作。詩人可能是壹個民間歌手,他本來有壹位心靈手巧的妻子,家庭生活十分美滿溫馨。不幸妻子早亡,壹日他拿起衣裳欲穿,不禁睹物思人,悲從中來。詩句樸實無華,皆從肺腑中流出:“難道說我沒有衣裳穿?我的衣裳有七件,可是揀了壹件又壹件,沒有壹件抵得上妳親手縫制的衣裳,那樣舒坦,那樣美觀。”“難道說我沒有衣裳穿?我的衣裳有六件。可是挑了壹件又壹件,沒有壹件抵得上妳親手縫制的衣裳,那樣合身,那樣溫暖。”語言自然流暢,酷肖人物聲口。感情真摯,讀之令人淒然傷懷。

 對於詩中的句讀,舊說兩段的起句都作六字句,然今人徐培均認為應標點為:“豈曰無衣?七兮。”前四字為壹句,用以自問,後二字為壹句,用以自答,詩人正是在這種自問自答中,抒寫了壹腔哀思。另外在壹些字、詞的解釋上也頗多歧見。如“七”字、“子”字、“六”字,朱熹《詩集傳》以為“侯伯七命,其車旗衣服,皆以七為節。子,天子也”。又雲:“天子之卿六命,變‘七’言‘六’者,謙也,不敢以當侯伯之命,得受六命之服,比於天子之卿亦幸矣。”朱熹的解釋,完全服從於他對於這首詩主題的理解。這首詩既然是述晉武公向周釐王請求封爵之意,那末他就必然把“七”解釋為“諸侯七命”,把“六”解釋為“天子之卿六命”,而把“子”解釋為“天子”。前二者與晉武公的諸侯身份相當,後者則與周釐王的天子地位相稱。其說固然言之成理,不失為壹家之見,然與詩的本意可能相去甚遠。

 從對此詩主題的理解出發,“七”和“六”俱為數詞,也可以看作虛數,極言衣裳之多。而“子”則為第二人稱的“妳”,也即縫制衣裳的妻子。這樣的理解,應該是符合詩的本意的。

 全詩分為兩章,字句大體相同,唯兩起變動壹個字:“七”易為“六”;兩結也變動壹字:“吉”易為“燠”。這主要為的是適應押韻的需要。從全篇來說,相同的句式重復壹遍,有回環往復、壹唱三嘆、回腸蕩氣之妙,讀者在吟誦中自然能體會其中的情韻。

 《無衣》創作背景

 關於此詩背景,高亨《詩經今註》認為“有人賞賜或贈送作者壹件衣服,作者作這首詩表示感謝”。有人根據詩意猜測,詩人可能是壹個民間歌手,他本來有壹位心靈手巧的妻子,家庭生活十分美滿溫馨,不幸妻子早亡,壹日他拿起衣裳欲穿,不禁睹物思人,悲從中來,因作此詩。

《無衣》鑒賞及賞析2

 原文

 豈曰無衣七兮?不如子之衣,安且吉兮!

 豈曰無衣六兮?不如子之衣,安且燠兮!

 註釋

 ①七:表示衣服很多。②安:舒適。吉:好,漂亮。③燠 (yu):暖和。

 譯文

 誰說我沒衣服穿,

 至少也有七套衣。

 它們不比妳做的,

 又舒適來又漂亮。

 誰說我沒衣服穿,

 至少也有六套衣。

 它們不比妳做的,

 又舒適來又暖和。

 賞析

 睹物思人,這是人間最普通、最傷感、最動人的壹種情懷。

 壹方面,物本身的價值已變得不重要,無論它是壹件極其普通的用具還是壹件價值連城的首飾;物已變成了壹種象征,壹種引發無盡情思的觸媒。這樣,物本身的價值不知不覺中發生了轉換,由使用價值變成精神價值或審美價值,因而倍加珍貴和神聖。

 另壹方面,睹物思人的“人”,必定具有敏感的心靈,豐富的情感,忠誠的品質和執著的追求。這些條件缺壹不可。水性揚花的人,見異思遷的人,鐵石心腸的,心如死灰的人,心懷叵測的人,都不可能有睹物思人的高尚情懷。

 除此之外,長時期的朝夕相處,兩情相投,彼此間情同手足的親情,都是促使睹物思人的重要條件。

 如今,這種古典的情懷似乎已不時髦了。然而,它水遠不可能消失。斯人長已矣,此情仍依依。

《無衣》鑒賞及賞析3

 原文:

 秦風·無衣

 [先秦]佚名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譯文及註釋:

 譯文

 誰說我們沒衣穿?與妳同穿那長袍。君王發兵去交戰,修整我那戈與矛,殺敵與妳同目標。

 誰說我們沒衣穿?與妳同穿那內衣。君王發兵去交戰,修整我那矛與戟,出發與妳在壹起。

 誰說我們沒衣穿?與妳同穿那戰裙。君王發兵去交戰,修整甲胄與刀兵,殺敵與妳***前進。

 註釋

 1、袍:長袍,即今之鬥篷。

 2、王:此指秦君。壹說指周天子。於:語助詞。興師:起兵。

 3、同仇:***同對敵。

 4、澤:通“襗”,內衣,如今之汗衫。

 5、作:起。

 6、裳:下衣,此指戰裙。

 7、甲兵:鎧甲與兵器。

 8、行:往。

 賞析:

 這首詩充滿了激昂慷慨、同仇敵愾的氣氛。按其內容,當是壹首戰歌。全詩表現了秦國軍民團結互助、***禦外侮的高昂士氣和樂觀精神,其獨具矯健而爽朗的風格正是秦人愛國主義精神的反映。

 當時的秦國位於今甘肅東部及陜西壹帶。那裏木深土厚,民性厚重質直。班固在《漢書·趙充國辛慶忌傳贊》中說秦地“民俗修習戰備,高上勇力,鞍馬騎射。故秦詩曰:‘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其風聲氣俗自古而然,今之歌謠慷慨風流猶存焉。”朱熹《詩集傳》也說:“秦人之俗,大抵尚氣概,先勇力,忘生輕死,故其見於詩如此。”這首詩意氣風發,豪情滿懷,確實反映了秦地人民的尚武精神。在大敵當前、兵臨城下之際,他們以大局為重,與周王室保持壹致,壹聽“王於興師”,他們就壹唿百諾,緊跟出發,團結友愛,協同作戰,表現出崇高無私的品質和英雄氣概。

 由於此詩旨在歌頌,也就是說以“美”為主,所以對秦軍來說有巨大的鼓舞力量。據《左傳》記載,魯定公四年(公元前506年),吳國軍隊攻陷楚國的首府郢都,楚臣申包胥到秦國求援,“立依於庭墻而哭,日夜不絕聲,勺飲不入口,七日,秦哀公為之賦《無衣》,九頓首而坐,秦師乃出”。於是壹舉擊退了吳兵。可以想像,在秦王誓師的時候,此詩猶如壹首誓詞;對士兵們來說,則又似壹首動員令。

 如前所述,秦人尚武好勇,反映在這首詩中則以氣概勝。誦讀此詩,不禁為詩中火壹般燃燒的激情所感染,那種慷慨激昂的英雄主義氣概令人心馳神往。之所以造成這樣的藝術效果,第壹是每章開頭都采用了問答式的句法。壹句“豈曰無衣”,似自責,似反問,洋溢著不可遏止的憤怒與憤慨,仿佛在人們復仇的心靈上點上壹把火,於是無數戰士同聲響應:“與子同袍!”“與子同澤!”“與子同裳!”第二是語言富有強烈的動作性:“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使人想像到戰士們在磨刀擦槍、舞戈揮戟的熱烈場面。這樣的詩句,可以歌,可以舞,堪稱激動人心的活劇。

 詩***三章,采用了重疊復沓的形式。每壹章句數、字數相等,但結構的相同並不意味簡單的、機械的重復,而是不斷遞進,有所發展的。如首章結句“與子同仇”,是情緒方面的,說的是他們有***同的敵人。二章結句“與子偕作”,作是起的意思,這才是行動的開始。三章結句“與子偕行”,行訓往,表明詩中的戰士們將奔赴前線***同殺敵了。這種重疊復沓的形式固然受到樂曲的限制,但與舞蹈的節奏起落與回環往復也是緊密結合的,而構成詩中主旋律的則是壹股戰鬥的激情,激情的起伏跌宕自然形成樂曲的節奏與舞蹈動作,正所謂“長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禮記·樂記》)

《無衣》鑒賞及賞析4

 無衣-詩經原文

 無衣

 秦風〔先秦〕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註釋

 ①衣:古代上衣稱作衣②子:對人的尊稱。多指男子,相當於“您”。③袍:長衣。

 ④王:此指秦君。壹說指周天子。⑤興師:起兵。

 ⑥戈矛:古代壹種兵器。在長桿的壹端裝有青銅或鐵制成的槍頭。⑦澤:內衣。

 ⑧戟:壹種兵器。柄端為金屬槍尖,側邊為月牙形利刃,是戈與矛的合體,兼有直刺、橫擊的功能。

 ⑨作:起。

 ⑩裳:古人穿的'下衣。古代男女都穿“裳”,是裙的壹種,此處是指戰裙。

 ①甲兵:鎧甲與兵器。?行:往。

 無衣-詩經拼音解讀

 wú yī

 qín fēng 〔xiān qín 〕

 qǐ yuē wú yī?yǔ zǐ tóng páo 。wáng yú xìng shī,xiū wǒ gē máo 。yǔ zǐ tóng chóu!

 qǐ yuē wú yī?yǔ zǐ tóng zé 。wáng yú xìng shī,xiū wǒ máo jǐ 。yǔ zǐ xié zuò!

 qǐ yuē wú yī?yǔ zǐ tóng shang 。wáng yú xìng shī,xiū wǒ jiǎ bīng 。yǔ zǐ xié háng!

 相關翻譯

 誰言妳無衣穿?我與妳***享長衣。君王起兵征戰,修整我那長矛,願與妳***同抗敵。

 誰言妳無衣穿?我與妳***享內衣。君王起兵征戰,修整我那短戟,願與妳壹起殺敵。

 誰言妳無衣穿?我與妳***享戰裙。君王起兵征戰,修整鎧甲與兵器,願與妳***進退。

 相關賞析

 內容解析

 這首詩作為壹首激昂慷慨、同仇敵愾的戰歌,讀完讓人精神為之振奮。據考證,周幽王時期,王室內訌,戎族入侵,進攻鎬京,周王室土地淪陷,秦國靠近周王室京畿,遂奮起抗戰。詩中軍民團結互助、***禦外侮的高昂士氣和樂觀精神,是永不過時的愛國主義精神!

 全詩***三章,全部采用問答體形式。

 第壹章,兵臨城下,壹句“豈曰無衣”,看似發問,實則壹呼百應,與王室保持壹致,“與子同袍!”***享長衣,休整長矛,***同抗敵!

 第二章,戰鼓齊鳴,壹句“豈曰無衣”,不是重復,不是發問,“與子同澤!”***享內衣,休整短戟,無懼侵犯,壹起抗敵!

 第三章,大敵當前,壹句“豈曰無衣”,是飽滿的激情,是滿懷的憤怒。

 “與子同裳!”***享戰裙,拿起那精良的鎧甲和兵器,***同進退!

 “與子同袍”“與子同澤”“與子同裳”簡單的三句話,卻是軍民壹心,雲集響應,團結協作,***同作戰,表現出崇高無私的品質和同仇敵愾的精神。“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三句動作描寫,準備精良武器。壹致抗敵的軍群形象,躍然紙上。“與子同仇”“與子偕作”“與子偕行”王室命令已出,全體動員,本詩更像是壹首誓詞。

 這樣的詩句,可歌,可舞,堪稱激動人心!

 章法結構

 1.重章疊句的形式

 詩用重章登句的形式反復詠唱。三章詩的字數、結構都相同,只是在相對應的個別地方改換了少數不同的詞,使用了不同的韻調,借以壹而再、再而三地反復強調壹種思想和願望,並使之充實集中、逐層遞進深化,來加強主題的感染力。看似造語尋常,細味含義深遠。其次是章法變化,奇特有致。每章都是先用兩個偶句作基礎,接著緊加壹個奇句推向高峰。這就突破了壹般光用偶句的慣例,而又使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更加突出深入。

 2.問答式的句法

 詩的每章開頭都采用了問答式的句法。陳繼揆《讀詩臆補》說:“開口便有吞吐六國之氣,其筆鋒淩厲,亦正如嶽將軍直搗黃龍。”壹句“豈曰無衣”似自責,似反問,洋溢著不可遏止的憒怒與憤慨,仿佛在人們復仇的心靈上點上壹把火,於是無數戰士同聲響應:“與子同袍”,“與子同澤”,“與子同裳”。“豈曰無衣/與子同袍(澤、裳)”,這壹問是如此無畏,這壹答則有如氣吞山河。全詩塑造了壹群同仇敵愾的將士形象、決心與行動,與音樂式的節奏相結合,壹種戰鬥的激情在文字間震蕩。

 3.富有強烈動作性的語言

 詩的語言富有強烈的動作性,“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使人想象到戰士們在磨刀擦槍、舞戈揮戟的熱烈場面。這樣的詩句,可以歌,可以舞,堪稱激動人心的話劇!誦讀此詩,不禁為詩中火壹般燃燒的激情所感染,那種慷慨激昂的英雄主義氣概令人心馳神往。無怪乎吳闿生《詩義會通》評為“英壯邁往,非唐人出塞諸詩所及”。

 結構的相同並不意味簡單、機械的重復,而是不斷遞進,有所發展的。如首章結句“與子同仇”,是情緒方面的,說的是我們有***同的敵人。二章結句“與子偕作”,“作”是起的意思,這才是行動的開始。三章結句“與子偕行",“行”訓往,表明詩中的戰士們將奔赴前線***同殺敵了。這種重登復沓的形式固然受到樂曲的限制,但與舞蹈的節奏起落與回環往復也是緊密結合的,而構成詩中主旋律的則是壹股戰鬥的激情,激情的起伏跌宕自然形成樂曲的節奏與舞蹈動作,正所謂“長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5.賦的手法的使用

 本詩鋪排敘述了壹群將士齊心備戰的場面,氣勢充沛,並能烘托出壹種氛圍,使詩歌充滿了慷慨雄壯的基調。用“賦”的表現手法,在鋪陳復唱中直接表現戰士們***同對敵、奔赴戰場的高昂情緒,壹層更進壹層地展示戰士們崇高的內心世界。他們互相召喚、互相鼓勵,舍生忘死,同仇敵愾,演繹出壹首慷慨激昂的從軍曲!

 鑒賞:

 《毛詩序》評此詩為:《無衣》刺用兵也。秦人刺其君好攻戰。”讀過這首詩的人都可以感覺出《毛詩序》此評顯得偏頗。整首詩從頭到尾都洋溢著壹種高亢的激情,只有贊美。沒有諷刺。《毛詩序》此評驅散了詩歌本有的藝術魅力。朱熹在《詩集傳》中也說:“秦人之俗,大抵尚氣概,先勇力,忘生輕死,故其見於詩如此。”在這首詩上朱熹眼光獨到,壹語中的,他看出了這首詩意氣風發,豪情萬丈,秦地人民好戰尚武的精神勢不可擋。

 這首詩是整齊的四言句式,從第壹章中“修我戈矛。與子同仇”可以看出這是秦地人民為了作戰的心理活動,他們現在挺身而出,不管環境有多艱難都視死如歸、同仇敵愾。第二章就可以看出情感有所變化“修我矛戟。與子偕作”,這壹章秦兵似乎躍躍欲試。修好各種武器,全面做好迎戰的準備,只等君王壹聲令下。到了第三章感情激烈如泉湧,"修我甲兵。導子偕行”,修好武器大家團結壹心上前線,如果說第二章是待發的箭,那這壹章他們便像離弦的箭壹般沖向前去,所向披靡。整首詩無不滲透著那種慷慨激品的英雄氣概,大家有著壹顆同仇敵愾的心,他們同穿壹個戰袍,同穿壹件外衣,甚至是同穿壹件汗衫。戰士們連戰衣都備不齊,但是大家團結互助,什麽都不計較。就憑著這種執著勁,還有什麽東西是不可摧毀?相信每壹位讀者都會被詩中這種鬥誌昂揚、眾誌成城的精神所感動。在那樣壹個年代,那樣艱苦的環境下戰士擁有的就是心之所向,這股熱情令人心馳神往。

 作者介紹

 詩經《詩經》是我國古代最早的壹部詩歌總集,反映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約500年間的社會面貌。《詩經》***311篇,因此在先秦時期又名《詩》或《詩三百》。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的經典,始稱《詩經》,並沿用至今。《詩經》在內容上分為《風》《雅》《頌》三部分。《風》是周代各地的歌謠;《雅》是周人的正聲雅樂,又分《小雅》和《大雅,《頌》是周王廷和貴族宗廟祭祀的樂歌,又分為《周頌》《魯頌》和《商頌》。《詩經》的內容豐富多彩,其中有先祖創業的頌歌,祭祀神鬼的樂章;也有貴族之間的宴飲交往,勞逸不均的怨憤;更有反映勞動、打獵,以及大量戀愛、婚姻、社會習俗方面的動人篇章,可以說是壹部百科全書。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