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誌毅
靠陵寢的歲月是尷尬的,但多吃分蘗是甜蜜的。
天下雨才能響遍中外,臥龍在東南崛起壹個又壹個。
天邊鶴騎雲中,雲上詩帶海嵐。
又見門生應不認識,雪髯霜鬢。
做出贊賞的評論
李之儀成為元豐年間(1078—1085)第壹秀才後,跟隨蘇軾在定州幕府近三十年。在傅園統治時期(1098-1100),他因為被蘇軾剝奪了官職而被勒令停職。他與蘇軾既有師生之誼,又同受黨爭之苦,故感情深厚。這七法把作者聽到蘇軾從嶺南歸來時悲喜交加的心情和珍惜蘇軾風韻的願望融化在浪漫的想象和苦澀的嘆息中,深深地贊美了蘇軾在逆境中開朗的胸懷。
第壹副對聯概括了蘇軾流放生活的喜怒哀樂,看似安慰實則無比苦澀。“倚陵”就是脅迫的意思,寫蘇軾在政治鬥爭中的欺軟怕硬,在艱難歲月中所受的精神壓力,還是相當準確的。分蘗株為黃檗,落葉喬木,果實黃色,莖內皮,可入藥,味苦。古人常用黃小米來比喻痛苦。物極必反,不苦不甜。這兩句話是諷刺,就像人極度憤怒沒有眼淚只有苦笑,其實是壹種異常甜蜜來表達極度的苦澀。另壹方面,從蘇軾豁達的人生態度來看,這兩句話也表現了他在貶謫嶺南的逆境中從容不迫、甘於奉獻的精神。
蘇軾《赦歸》的背景是顓頊寫的。宋徽宗即位,進行了例行大赦。此時此刻,他掌管軍務,打擊改革派。曾被維新派流放到嶺外的袁有當,紛紛遷居並復職。在他們看來,滿場都是雨露。“蔡文”與“此起彼伏”的交鋒,說明老牌政黨迅速崛起。以“臥龍”為喻,以“時雨”為對照,歌頌了袁有當的政治手腕,反映了作者的政治傾向,生動地寫出了舊黨被赦免後復興的政治氣候,說明了蘇軾得以重返嶺南的原因。
借臥龍上升之勢,頸聯描寫蘇軾從天外歸來:鶴驅清風,仙子飄飄,雲上詩依舊帶著海邊濕霧。李誌毅喜歡把壹個骨頭清晰的人比作壹只仙女鳳凰(例如,“我看不見湛然兄弟居住的墻”)。在這裏,他既贊揚了蘇軾貶謫中曠達的胸懷和旺盛的創造力,又把他歷盡艱辛而清雅的形象升華到了成仙的高度。在離開蘇軾的日子裏,作者以這樣壹種如夢似幻的方式想起了他的老師:“驚夢窗下幾回,新來的人在雨中冷。”悲看東坡老,縱使鵝溪難寫。”(子楚許)蘇軾的回歸是他的幸事。所以,這種聯想是作者平時的夢境與蘇軾瀟灑的沈峰相結合而形成的浪漫想象,而蘇軾從天而降的形象是對他從天而降的幸福進行誇大和形象化的結果。
對聯從浪漫的想象中跳回現實,“應”字說明蘇軾的容顏漸老,歸來後再見到他的得意門生是作者的想象。“兩須”不僅指鬢角和胡須全白,還指兩人頭發和胡須都白了。連他的徒弟都這麽老了,所以蘇軾歷經坎坷後的晚年可想而知。其實蘇軾回來的時候已經66歲了,不久就去世了。這幅對聯真實地寫出了與大師同命運的學子們歷經苦難後的深情,表達了對蘇軾在貶謫中度過余生的不幸的無限同情。
在這首詩中,中間兩個連詞驚人的寬廣,開頭和結尾兩個連詞悲傷酸楚,卻毫無和諧感。主要是蘇軾的自由奔放的精神和苦難符合這兩種風格。前輩說李之意的詩豪放豪放,能從這首詩中統壹雅與苦的風格,與蘇軾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