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重陽節的傳統節日習俗(重陽節有哪些習俗和傳統)

重陽節的傳統節日習俗(重陽節有哪些習俗和傳統)

九月的重陽節是農歷九月的第九天,也稱為重陽節、中秋節和秋日。因為“九九”和“九九”是諧音,而九是數字中最大的數字,意味著長壽,所以古人認為重陽節是壹個值得慶祝的吉祥日子。

賞菊

重陽節歷來有賞菊的習俗,所以古代也叫菊花節。人們認為菊花是長壽的象征。重陽節期間,許多地方都舉行菊花大會和菊展,全城的人都會派人出去看菊花。自三國魏晉以來,重陽聚會飲酒賞菊、賦詩成了壹種時尚。

菊花酒

在古代,菊花酒被視為重陽必飲的消災祈福的“吉祥酒”。所以重陽節壹直保留著喝菊花酒的習俗。

九號釀的菊花酒在古代被視為延年益壽的長壽酒。菊花酒具有清熱解毒、明目祛風、平肝宣肺、益陰滋腎的藥用價值。宋代,人們用菊花和山茱萸泡酒,並把山茱萸命名為“辟邪”,菊花命名為“延壽客”。他們以為可以消滅“陽九之惡”。如今山東仍流傳著壹首民間童謠:“九月初九,重陽節,菊花作酒滿香”。直到明清時期,菊花酒仍很流行,明代郜璉的《尊生八記》中仍有記載。這是壹種受歡迎的健康飲料。

攀登高峰

重陽最重要的節日活動之壹是爬山。因此,重陽節也被稱為“升天節”。爬山沒有統壹的規則,壹般都是爬山,爬塔。

當然,人們爬山不僅僅是為了爬山,更是為了看山上的紅葉野花,喝酒吃肉來享受,這樣爬山和野炊結合起來,更有吸引力。

如隋代孫思邈《千嶽金方令》中說:“重陽節,必觀酒興,登山勢,以饗宴,享秋誌。酒必取山茱萸菊花,必飲之。”本文敘述了重陽賞菊登高的魅力。因為重陽節是秋節,節後花草樹木開始枯萎,所以有重陽節踏青叫“刺青”的說法,與三月春遊叫“踏青”的說法相對應。

清代潘榮弼在《景帝年間紀勝》中寫道:“(重陽)有治,終日飲於郊,名曰‘刺青’。”這也是壹個富有詩意的名字。

吃重陽糕

除了喝山茱萸、菊花酒、吃菊花食品,重陽還有很多飲食方式,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吃糕點。

北方吃重陽糕的風特別大。據《西京雜記》記載,在漢代,九月九日是吃彭餌的習俗,也就是最初的重陽餅。“粗花糕”的標誌是粘上壹些香菜葉,中間夾著橄欖、大棗、核桃仁等粗糙的幹果。精細的花糕有三兩層,每層都夾著精細的蜜餞幹果,如蘋果脯、桃脯、杏脯、棗脯等。錢花餅和細花餅基本壹樣,只是小壹點,就像“錢”壹樣,多是上層貴族的食物。

到了宋代,吃重陽糕之風盛行。餅與高諧音,吃餅是為了吉祥之意,所以受到人們的青睞。

紙鷂

重陽節習俗:放紙貓頭鷹是徽州慶祝重陽節的主要習俗。也就是說,徽州的民間重陽節,主要以紙飛鷂為特色。這種習慣不僅在徽州流傳的民歌中有描述,光緒的《徽州府誌》中也有描述。紙鷂現在也是風箏了。風箏是五代以後的稱謂。五代以前,北方習慣稱之為“紙風箏”,南方習慣稱之為“風箏”。徽州的“紙鳶”稱謂,明顯保留了五代以前的古稱,有“南北雜糅”的味道。徽州民間的紙鷂改變了原來的樣子,多為方平面,有尾巴,形狀與民間所附的門神、神位相似,故懷疑是神鳶的簡化。

裴山茱萸贊菊花

山茱萸是重陽節的重要象征。人們也喜歡在重陽節戴菊花。山茱萸的別稱是“辟邪翁”,菊花也被稱為“延壽客”。

山茱萸是壹種可以入藥的水果,因為以無棣(今江浙)出產的山茱萸品質最好。山茱萸入秋後成熟,果實嫩黃色,熟時變紫,有溫中、止痛、理氣的功效。《本草綱目》說它麻辣清香,性溫,能治寒驅毒。古人認為佩戴山茱萸可以辟邪消災。

九月九日,重陽之時,我錯過了漫長的時光;賞菊,登高,抒喜;夕陽裏,有幾只鵝,捷報頻傳。送上問候,訴說心聲,祝好運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