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什麽是現實主義詩歌

什麽是現實主義詩歌

現實主義詩歌作品大多數是以同情民眾的疾苦,揭露社會腐朽昏庸為主題的,彰顯的是詩人的家國意識、憂國憂民心態。

例如杜甫的詩歌被譽為“詩史”,透過具體的現實主義作品可以感知當時的社會情狀。

另外,現實主義作品還有表現對國土淪喪的傷痛、渴望收復失地的信念、失地不能被收復的悲憤。

這主要體現在陸遊等愛國詩人的作品中,例如《關山月》:“和戎詔下十五 年,將軍不戰空臨邊。朱門沈沈按歌舞,廄馬肥死弓斷弦。戍樓刁鬥催落月,三十從軍今白發。

笛裏誰知壯士心,沙頭空照征人骨。中原幹戈古亦聞,豈有逆胡傳子孫!遺民忍死望恢復,幾處今宵垂淚痕。”

敘寫了皇帝下詔主和、朱門之內醉舞酣歌、士兵希望報國、遺民渴望回歸故國。詩人對偏安壹隅、茍且偷安的南宋朝廷的文武百官進行了嘲諷。?

現實主義詩人杜甫:

杜甫走向現實主義,是從三十五到四十四歲長安的困守開始的。

這是安史之亂的醞釀時期,當權的是奸相李林甫和楊國忠,杜甫不僅不能實現他的“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政治抱負,而且開始過著“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的屈辱生活,以至經常挨餓受凍:“饑餓動即向壹旬,敝衣何啻懸百結。”

在饑寒的煎熬下,杜甫也曾經想到退隱,作壹個“瀟灑送日月”的巢父、許由,杜甫沒有回避艱苦,還是堅決走上積極入世的道路。

生活折磨了杜甫,也成全了杜甫,使他逐漸深入人民生活,看到人民的痛苦,也看到統治階級的罪惡,從而寫出了《兵車行》《麗人行》《赴奉先詠懷》等現實主義傑作。

杜甫也曾有這樣的詩句“男兒生世間,及壯當封侯”;“丈夫誓許國,憤惋復何有?功名圖麒麟,戰骨當速朽。”

又如“丈夫四方誌,安可辭固窮”等,這些詩句無壹不反映出杜甫身上那種渴望濟世揚名,渴望建功立業的雄懷大誌,但是杜甫的這種理想和抱負建立在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以及憂患意識之上的。

十年困守的結果,使杜甫變成了壹個憂國憂民的詩人。這才確定了杜甫此後生活道路和創作道路的方向。

擴展資料:

現實主義文學:

現實主義側重如實地反映現實生活,客觀性較強。它提倡客觀地、冷靜地觀察現實生活,按照生活的本來樣式精確細膩地加以描寫,力求真實地再現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

世界各國的文學藝術自始就在不同程度上具有現實主義的因素和特色,並隨著社會歷史條件而發展變化。在文學藝術領域,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這兩大主要傾向是源遠流長。

但作為壹種比較自覺的文藝流派,現實主義通常是指19世紀30年代以後在歐洲文學藝術中取代浪漫主義而占主導地位的壹種主要文藝思潮和運動。

現實主義屬於純文學的壹種寫作手法,它符合純文學的特征。何謂純文學?謊言去盡之謂純,把作品中的政治謊言、道德謊言、商業謊言、維護階級權貴謊言、愚民謊言等謊言去幹凈是純文學的基本特征,因此現實主義手法最基本的就是要去盡謊言。

客觀地呈現現實生活、人性特征等,當然這並不是說現實主義就不能虛構,恰恰相反,要把謊言去幹凈,表達得客觀必須借用虛構等藝術手法,虛構不損害現實主義。

百度百科-現實主義文學

百度百科-中國現實主義詩歌

百度百科-杜甫